▲ 补贴标准划分
在河南公车改革中,补贴标准根据不同级别进行了明确划分。具体而言,厅级干部每人每月可获得1690元的补贴,处级干部每人每月可获得1040元,科级干部每人每月可获得650元,而科员及以下级别的员工每人每月可获得600元的补贴。值得注意的是,科员及以下这一级别的补贴标准,相较于全国不少省份而言,显得尤为优越。
▲ 与其他省份对比
在众多已经公开车改方案的省份中,各地区的车改补贴标准差异显著,有的地方分为四档,有的分为七档,还有的分为八档,这一话题始终引发着广泛的讨论。据河南商报记者了解,河南省的车改补贴政策同样分为四档:厅级干部每人每月可获得1690元的补贴,处级干部每人每月可获得1040元,科级干部每人每月可获得650元,而科员及以下级别的员工则每人每月可获得600元的补贴。此外,我们还整理了全国多个省份的车改补贴标准,供大家参考。
在车改补贴方面,不同省份的标准各有差异。以河南省为例,车改补贴政策同样分为四档:厅级干部每月可获得1690元的补贴,处级干部为1040元,科级干部为650元,而科员及以下级别的员工则为600元。这一标准与湖北省、贵州省、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陕西省以及广东省的补贴标准有所不同。
▲ 改革涵盖范围
根据《河南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此次车改将涵盖省级及以下各级党政机关,在编在岗的厅(市)局级及以下工作人员,包括行政编制工勤人员,都将受到改革的影响。具体涉及到的岗位广泛,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和事业单位。
▲ 未参与改革人员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鼓励厅局级正职主要负责人参与改革,但若因环境限制或工作需要无法取消公务用车,则不得领取公务交通补贴。换言之,厅级正职、市、县、乡党政正职既可选择参加车改,也可选择不参加,但若选择不参加,则无法享受车补。
另一方面,事业编制人员此次并未被纳入改革范围,因此无法领取公务交通补贴。这一规定旨在防止滥发车补现象,然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毕竟,许多事业编制人员与行政编制公务员从事着相似或相同的工作,却因无法参与车改而面临报酬上的差异。
此外,对于非参公事业单位、省属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的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政策,相关部门将另行研究制定。
▲ 车辆分类与保留比例
此次车改涉及到的公务用车主要包括:一般公务用车、执法执勤用车、机要通信用车、应急用车以及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其中,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如防爆车、囚车等,是专门用于执行特殊工作任务的车辆。
根据《方案》,在整体节支率达到7%的前提下,一般公务用车的保留比例原则上不得超过原有编制数的40%。然而,这并不包括实物保障用车、机要通信用车、应急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以及离退休干部服务用车等。因此,除上述类型车辆外,其他被保留的公车数量将会有所减少。
▲ 执法执勤用车的保留情况
此外,《方案》还特别强调,车辆配备必须严格限制在一线执法执勤岗位。本次车改将致力于满足执法执勤一线的实际工作需要,力求在保障与改革之间找到平衡。具体来说,省级层面将保留12个部门的执法执勤用车,包括公安、检察院等。而各省辖市在满足节支率要求的前提下,执法执勤用车的保留比例也有明确规定,原则上地级市不超过60%,县区及以下不超过70%。
▲ 跨区域公务出行管理
对于跨区域出差、下乡等公务出行需求,《方案》提出各地可以建立公务用车服务平台,实行统一管理。这样既可以用于部门机要和应急保障,也可以满足各部门跨区域出差、下乡等公务出行的需要。然而,一些公务员提出,由于基层不同业务科室的工作内容差异,用车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他们希望未来的公务用车改革能够更加灵活地考虑这种差异,以确保公平性和效率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