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但凡是关心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朋友们,可能都被一条消息刷了屏。
理想汽车的负责人,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一项大计划,说要给他们还没上市的纯电新车理想i8,配上一份特别的“嫁妆”。
这份“嫁妆”不是现金优惠,也不是什么酷炫的内饰,而是一张覆盖全国主要高速公路的超级充电网络图,名字叫“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
这事一出来,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很多人心里都在犯嘀咕:这到底是厂家为了卖车画的一张大饼,还是说,咱们普通人开电动车跑长途,真的要告别那种找不到充电桩、找到了又得排大队的焦虑日子了?
这事儿值得咱们好好说道说道。
首先,咱们得弄明白这个“九纵九横”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它听起来挺唬人,其实说白了,就是理想汽车下大力气,把中国最重要、车流量最大的那18条高速公路,给串联了起来。
这其中包括了像从北京一直通到港澳的京港澳高速这样的南北大通道,也包括了像连接江苏连云港和新疆霍尔果斯的连霍高速这样的东西大动脉。
理想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就在这些咱们平时南来北往都要经过的主干道上,密密麻麻地建起了自家的超级充电站。
这可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金白银砸下去,用钢筋水泥和电缆铺设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基础设施。
这里面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细节,就是他们宣传的“平均152公里就有一座超充站”。
为啥是152公里?
不是150公里整数,也不是200公里?
这里头的学问,其实跟咱们每个开车的人的习惯都有关系。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开高速的经历,是不是基本上开个两个小时左右,大概也就是跑了二百来公里,就会觉得腰酸背痛,眼睛也发涩,就想赶紧进服务区,下去活动活动腿脚,上个厕所,买瓶水喝。
这个过程,快的话十分钟,慢一点也就二十分钟。
理想就是抓住了咱们这个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点。
他们把充电站的布局,设计得正好能跟你这个休息的节奏对上。
你刚觉得累了想歇会儿,一抬头,前方服务区的指示牌上就有理想超充站的标志。
这样一来,你把车停好,插上充电枪,然后安心去休息、去消费,等你回来的时候,车子的电可能比你恢复得还快。
充电这件事,就从一个让人焦虑的负担,变成了旅途中一个顺理成章、轻松自然的环节,那种总担心车子半路没电的恐慌感,自然就减轻了很多。
当然,光有站还不行,充电速度跟不上也是白搭。
过去大家最怕的就是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桩前面排长龙,好不容易排到了,充个电又得一两个小时,后面的行程计划全被打乱。
理想这次主打的,就是所谓的“5C超充技术”。
这个“C”是充电倍率的单位,数字越大代表充电越快。
按照官方的说法,最快能做到充电10分钟,增加500公里的续航。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你下车去便利店买杯咖啡加个面包的功夫,你的车就已经从“电量告急”的状态,变成了可以再跑好几百公里的“满血”状态。
有实际测试过,一辆电量只剩下百分之三,眼看就要趴窝的车,接上理想的5C超充桩,也就十二三分钟的时间,续航里程就直接显示可以再跑五百多公里。
这种速度,几乎和燃油车去加油站加油的时间差不多了。
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他们在高速站点的充电桩峰值功率做到了惊人的520千瓦,就算是在城市里的站点,也普遍保持在250千瓦的高效水平。
这让“充电像加油一样快”这句口号,第一次让人感觉不再是遥远的梦想。
能这么大规模地铺设充电网络,背后肯定得有雄厚的财力支持。
根据公开的财务报告,理想汽车手头上的现金储备超过了一千一百亿元。
正是因为有这份底气,他们才能像“基建狂魔”一样,以平均每天在全国新增4座超充站的速度在推进。
截至今年六月中下旬,他们在全国已经建成了超过2800座超充站,拥有超过一万五千根充电桩,其中专门服务于高速公路的站点就有近千座,覆盖了全国二百五十多个城市。
这已经不是一个未来的规划了,而是已经摆在眼前的事实。
有车主分享说,今年春节期间,在车流量巨大的京港澳高速上,使用理想超充站,平均排队等待时间也就五分钟左右,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的。
除了速度和数量,很多贴心的小设计也体现了他们的用心。
比如,你开车到充电车位前,不用自己下车去解锁地锁,车位上方的摄像头会自动识别车辆,然后地锁就自动降下去了,非常方便。
再比如,你也不用担心开到地方发现充电桩是坏的白跑一趟,因为每一个充电桩的状态都在被云端系统实时监控着,一旦有问题会马上处理。
为了应对一些突发的极端天气,很多站点还配备了双电路供电系统,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这些平时可能不太引人注意的细节,组合在一起,就保证了整个充电过程的顺畅和可靠。
当一个从广州开车去西藏自驾游的车主,可以开心地说,他再也不用为了充电特意绕几十公里下高速去找县城里的充电桩,而是可以沿着国道一路从容补能的时候;当一个上海的家庭周末出游,爸爸妈妈带着孩子在服务区的游乐区玩耍,车子就在一旁悄无声息地充满了电的时候,我们就更能理解这张充电网络的意义。
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技术和数据,更是转化成了千千万万普通人方向盘后面的那份安心和从容。
这场由一家汽车公司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或许真的在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那就是纯电动车长途旅行的“里程焦虑”,正在被一步步地彻底终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