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SU7标准版,OTA升级只涉及低配,激光雷达成分水岭

小米最近宣布要召回116887辆小米SU7标准版,这个事儿一出来,热议不断。大家都在琢磨:为什么只有标准版召回,Pro、Max就啥也不说?有没有想过,是不是买了高配的就能高枕无忧,低配的就认了命?话说回来,这事其实不单是小米一家,整个汽车圈,尤其是智能驾驶这一块,谁家没点召回经历?只是这次,小米成了风口浪尖上的“主角”而已。

咱先说说这回召回的原因。官方解读是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在一些极端场景识别、预警、处置能力不够,驾驶员要是没来得及干预,增加了碰撞风险。这听着挺吓人,毕竟大伙买智能车买的不就是“安全省心”吗?结果买完发现,其实有时候还是得靠自己多盯着点,不能全指望机器。

小米这次用的是OTA远程升级,说白了就是通过网络直接给车系统升级,不需要你跑4S店。这看起来挺方便,隔空修车像玩手机一样。但这个操作其实就像玩移动游戏,动不动就给你推个“补丁包”,让你觉得本来就该有的功能怎么老是要修修补补。如果硬件层面压根达不到新要求,软件打多少补丁也救不回来。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激光雷达缺不缺、算力跟没跟得上。你看这次只召回标准版,就是因为它没装激光雷达,算力也只有84TOPS,比中高配低了不少。智能辅助驾驶的“眼睛”不够“亮”,软件再强,也没法变出硬件来。

其实这事儿冷静分析一下,问个直白问题:智能驾驶到底是谁的责任?是车企保证“万无一失”,还是驾驶员本来就该“随时备战”?这个道理和炒菜似的,给你高配的刀你能切、低配你还得手工剁。技术归技术,你自己也是最后关口。铺天盖地宣传“自动驾驶”牛逼的同时,是不是其实还藏着很多“需要人工救场”的隐患?这一点,小米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中招的。

再深挖一下,为啥只召回标准版?是不是说明高配机型的安全性真的就高?激光雷达加持摆在那里,理论上确实识别障碍和极端场景能力强得多。但说白了,再牛的硬件,也会遇到设计缺陷、理解失误。而且市面上不少竞品其实都把高端配置才开放给自动辅助驾驶,低配就让你自己“手动智能”。这其实也是一种思路——花更多钱买安全感。但安全这回事,真能跟钱直接挂钩吗?万一哪天高配也出事,是不是还得全员召回?所以这次行动看上去是“精准解决”,但说穿了其实还是技术短板暴露了。

这两年汽车召回越来越多,前面大众、捷豹路虎、兰博基尼都在被“点名”。刚开始大家都觉得召回就是“质量不行”,但现在其实更多是软件、算法、零部件适配席卷整个行业。召回编号一长串,咱也不用全懂,但有些细节可以琢磨下。比如这次小米的编号“S2025M0149I”,S就是安全隐患,I代表受调查影响召回,不是厂家主动,更不是被强制。为什么不是厂商主动发现问题提交?是谁调查、又是谁盯着车企?这个背后其实是监管逐渐变得更“细致”。

你看现在OTA升级也要备案,厂商不能再随便给你推补丁了。以前你开车,突然收到个“升级包”,点一下就升级,谁知道系统到底改了啥?有些厂商说升级,其实是在给问题打补丁,甚至“掩盖”底层缺陷。新规出来后,每次OTA都得向监管部门报备——哪儿动了、为什么动,就像做手术前签字一样必须有清单。这个变化,对消费者其实是好事儿,厂商再也不能偷偷摸摸地搞升级、隐形降级,出了事儿责任更明了。以前你出了状况,厂家一推六二五,说是你的操作问题,你说是软件问题,两边扯皮,现在有备案,一查升级内容,谁的责任立马清楚。

但这事也说明一个大问题——“智能汽车不是软件行业能随便玩的游戏”。很多互联网企业跨界造车,带着“迭代思维”来,大胆创新说今天升级明天又有新功能。但汽车是“跑在路上的硬件”,安全隐患可不是手机卡顿那么简单,一次失误就是一条人命。从这个角度说,消费者不该成为解决缺陷的“小白鼠”。你买回来的应该是准备好的产品,而不是“买回去再试试”的样品。

再说车企和监管的关系。这次召回也是受调查影响,说明国内市场的监管已经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老路了。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工信部联手发文,你车企要是敢偷偷搞OTA升级、瞒报缺陷,分分钟“查水表”。这是行业成熟的信号。就像小区保安升级成了智能门禁,外面进来的都得录指纹一样,整个汽车行业也开始“实名制管理”了。对消费者来说,这就是多了一道保障线。

那么问题来了,智能驾驶的未来是不是越智能越安全?别看现在讨论的都是L2、L3的辅助驾驶,未来要是真到了全自动驾驶,安全责任归谁?一旦真的出了事故,是技术厂商背锅,还是消费者自认倒霉?大家都希望自己开的是“放心车”,可真的到了高度智能化那一天,这个“放心”的定义其实没那么简单。车企和软件商应该提前把责任边界划清楚,不能先让技术飞起来,出了事儿再两个部门踢皮球。

有意思的是,大家天天盯着“智能辅助驾驶”,其实更本质的问题是,人越来越依赖系统,久而久之自己的判断力和应急能力反而退化了。你习惯车子自动帮你刹车、居中、变道,下次出现没识别到的极端状况你反应得来吗?技术进步是一种福祉,但安全感不能被技术绑架。开车还是要有点敬畏心,不能全信系统瞎转悠。

小米召回SU7标准版,OTA升级只涉及低配,激光雷达成分水岭-有驾
小米召回SU7标准版,OTA升级只涉及低配,激光雷达成分水岭-有驾

最后,这次小米召回的事也称得上是一次对智能汽车行业的警钟。厂商不能靠“OTA补丁包”做万能药,更不能用“技术话术”来糊弄用户。监管部门上线备案机制,是逼着大家回归本质,把安全问题敞开了说、升级内容明明白白讲。消费者花钱买一辆车,买的不仅仅是科技产品,更是一份对家人的责任。当技术驱动行业往前跑的时候,永远要记得加一道“安全护栏”,别等出事了才发现路边没扶手。

对用户来说,不要光看配置和宣传,更要学会问几个关键问题:这个辅助驾驶真的安全吗?升级包说明里写了啥?出了状况责任到底是谁?这些问题也许很多人习惯性略过,但未来真的有一天,我们的出行交给汽车自己时,一定要问清楚,要明明白白。不是“信仰科技”,而是“相信安全”。别让自己的安全变成厂家和监管机构“你来我往”之间的牺牲品。

小米召回SU7标准版,OTA升级只涉及低配,激光雷达成分水岭-有驾

这次小米召回,也许技术上只是一步小调整,但对整个行业和每一个用车人的思考,却值得拉长视线去看。安全,是给自己和家人的底线,不是信任补丁,也不是版本更新。谁都想开车舒心,不想凑合。技术精彩,但安全更重要。

小米召回SU7标准版,OTA升级只涉及低配,激光雷达成分水岭-有驾
小米召回SU7标准版,OTA升级只涉及低配,激光雷达成分水岭-有驾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