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韩国媒体《文化日报》发表文章称,今年年初登陆韩国市场的中国电动汽车品牌比亚迪,一举跃居进口电动汽车销量第三位。极氪、长安汽车等其他中国品牌也宣布以“性价比”为武器进军韩国市场,有人指出,韩国汽车产业要想保持竞争力,亟需政府层面的积极扶持。
韩国汽车移动产业协会(KAMA)透露,比亚迪4月和5月两个月共销售1056辆电动汽车,位居进口电动汽车销量第三位(市场份额为8.0%)。特斯拉排名第一(8017辆,60.5%),宝马排名第二(1216辆,9.2%),紧随其后的是Polestar(644辆,4.9%)、奥迪(501辆,3.8%)、保时捷(499辆,3.8%)。
比亚迪仅凭一款紧凑型电动SUV“ATTO 3”车型就跻身前三,该车型于4月正式上市。据悉,比亚迪ATTO 3的售价为3000万韩元出头(不含补贴),约为竞争车型售价的70%至80%,以此瞄准注重性价比的用户。
比亚迪计划乘势而上,年内推出电动轿车“海豹”和中型SUV“海狮 7”。
预计中国企业的攻势将会加剧。中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吉利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极氪已于今年2月在韩国成立销售子公司。据悉,长安汽车、小鹏汽车和小米汽车也在考虑进军韩国市场。
KAMA相关人士表示,“未来包括比亚迪在内的中国企业可能会在各个车型上采取积极的价格策略,为了在以中国为主导的未来全球汽车竞争中确保产业竞争力,需要持续且系统的政策支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