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销近十万到跌至2.66万辆,奔驰在中国的寒流
那天在修理厂等换机油,隔壁工位一个老李正和师傅唠嗑,说他2019年提的E级,那会儿满大街都是新车味儿。销售还吹牛说,“咱这牌子啊,在国内豪华车里是一哥。”我记得2021年初的时候,他们单月销量快顶到10万台,真是有点“走路带风”的意思。
可今年7月份的数据出来,他自己都愣了——2.66万辆,还没赶上隔壁造车新势力的节奏。老李叹口气,说现在去加油站排队时,看着前面一溜电动车充电桩闪灯,就觉得时代变了。
奔驰总部显然也坐不住。据说CEO康林松接受德国那边商报采访时,用了一串天气词:暴雨、冰雹、风暴、降雪,全砸一起。他嘴里的中国市场,有上百家品牌挤在同一条赛道,中高端区间最近几年需求疲软,这竞争劲头,他们叫“内卷”。他说要守住中国,但不能无休止地烧钱,要找个销量和现金流之间的平衡,不想只剩下苟活。
我前几天跟一个做二手车评估的小伙聊,他说最近收来的豪华燃油轿车价格掉得厉害,新款混动或者纯电中高端车型反而保值些,因为买这些的人图的是体验感——智能座舱、大屏交互,还有开高速时能自动变道这种功能。而传统豪华品牌就算加了辅助驾驶,也还是那个调性:贵,而且配置看着寒酸。
记得去年冬天,一个朋友开他的老款GLC去东北出差,下雪天自适应巡航频繁失灵,他气得回来说:“花这么多钱买回来,还不如我同事那台国产新能源稳当。”这话搁五年前根本没人信,可现在年轻人尤其95后、00后,对这些老牌子的滤镜淡多了。他们是互联网长大的,对新鲜玩意接受快,你给他更好的交互、更安静的舱内环境、更低用车成本,他就能立马转向别家。
其实奔驰也不是没推新能源,但骨子里的利润逻辑还在。有次进店看EQ系列,销售顺嘴提了一句:“虽然是电动车,但定价不会太低,我们有自己的价值体系。”听完心里就明白,这可能也是他们调整不过来的地方之一——市场已经变成“达尔文式”生存法则,你不弯腰,就只能眼睁睁看份额被蚕食。
写到这想起楼下邻居阿彪,上个月把他的C级卖掉换了一辆国产纯电SUV。我问他为啥这么干,他笑着说:“早晚要换,与其等它贬值,不如趁还能卖个好价儿。”后来听群友八卦,那辆C级最后去了外地婚庆公司跑接亲业务,也算另谋生路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