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万,配激光雷达+空气悬架——昊铂HL解析
不到30万。能买到什么车?
B级SUV市场,卷得厉害。价格战、配置战、技术战……硝烟四起。但真正把激光雷达和空气悬挂这两项“高阶装备”同时下放到30万内的车型,一只手都数得过来。昊铂HL,就是其中之一。
它不声不响地来了。带着广汽埃安的技术底气,挂着昊铂的高端标签。定位中大型纯电SUV。轴距超3米。风阻系数低至0.245Cd。这些数字背后,是工程师对效率与美学的极致追求。
可问题是——便宜,真的能换来高级感吗?
我们拆开来看。先说那颗192线激光雷达。它稳稳立在车顶中央,像一只沉默的眼睛。不为炫技。只为在雨雾弥漫的高速上,在夜间穿行城市小巷时,多一分确定性。它配合Orin-X芯片,算力高达254TOPS。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系统能在0.1秒内完成一次全场景感知重构。你踩下刹车前,车已经在思考了。
但这套智驾系统,真能“无感接管”吗?我试了。高速上开启LCC+,方向盘自己微调方向。变道动作干脆利落。不像某些品牌,犹犹豫豫,像在试探你的耐心。更惊喜的是匝道处理——提前减速,流畅切入,几乎不需要人工干预。这背后,是ADiGO Pilot 4.0系统的进化。不再是“可用”,而是“可信”。
可一台好车,不能只靠脑子聪明。还得有一副好身板。
所以空气悬挂登场了。四轮双腔空气弹簧 + CDC电磁减振。这个组合,在百万级豪车里也不稀奇。但在28.99万元的入门版上就标配?有点狠。
我特意找了一段破损路面。低速驶过。坑洼被层层过滤。车身起伏极小。像一块磁铁贴着地面滑行。切换到运动模式,底盘瞬间绷紧。过弯侧倾抑制得体。没有松散感。这才是豪华该有的姿态。
动力呢?前后双电机。最大功率580kW。峰值扭矩850Nm。百公里加速3.9秒。数据很炸裂。但实际开起来,却不暴躁。单踏板模式调校细腻。松电门时的拖拽感被柔化。城市通勤不会让乘客晕头转向。
有意思的是它的静谧性。主动降噪+双层夹胶玻璃+全车发泡填充。时速100km/h,车内对话无需提高音量。甚至能听清后座翻书页的声音。这种细节,往往比参数更打动人心。
空间表现如何?三米轴距不是摆设。后排腿部空间绰绰有余。座椅支持14向电动调节,带加热通风按摩。地板纯平。中间乘客不再“受刑”。后备箱容积576L,放倒后接近1500L。露营装备、婴儿车、滑雪板……统统塞得下。
智能化体验呢?
14.6英寸中控屏,搭载ADiGO 5.0系统。界面清爽。操作流畅。语音助手反应快,能识别连续指令。“打开空调,调到23度,吹脸模式。”——一句话搞定。不用反复唤醒。
但它最特别的,或许是那个“情绪交互灯语”。迎宾时,灯光如涟漪扩散。充电时,呼吸节奏随电量变化。这不是简单的氛围灯。而是一种拟人化的沟通。你在开车,车也在回应你。
有人会问:便宜会不会牺牲安全?
看看它的车身结构。一体化压铸后底板,减少32个零部件。焊点更少,刚性更强。电池包采用陶瓷隔热层+定向排气通道,通过了枪击、跌落、火烧等极端测试。被动安全没妥协。
续航呢?CLTC工况下提供620km和770km两个版本。用的是800V高压平台。充电15分钟,补能400km。在广州南站的超充桩实测,从20%充到80%仅用18分钟。时间焦虑?不存在的。
可它真的完美吗?
内饰用料扎实。大面积NAPPA真皮+天然木纹饰板。但中控台设计略显保守。少了些未来感。车机应用生态还不够丰富。想装个第三方导航?选项有限。
还有——昊铂的品牌认知度,比起“蔚小理”,仍有差距。消费者愿意为技术买单,还是为品牌溢价?这是个问题。
但换个角度看。昊铂HL像一个“反内卷”的样本。它不堆砌浮夸配置。不搞花哨营销。而是把钱花在刀刃上:激光雷达保安全,空气悬挂提质感,800V平台破续航焦虑。每一笔投入,都能被感知。
在这个人人都在谈“颠覆”的时代。或许真正的颠覆,是回归本质。
不到30万。你能买到一辆拥有高阶智驾、豪华底盘、越级空间的中大型SUV。它不完美。但足够诚恳。
你会为这份诚恳买单吗?
下次更新,我想聊聊它的冬季续航衰减实测。零下15度,它还能跑出多少公里?
值得期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