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每次看到这种二手车信息,我都觉得特别魔幻。
一台准新的福特蒙迪欧,一年多的车,跑了5万7公里,新车办齐了快20万,现在直接腰斩,11万多就扔出来了。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行为艺术,主题就叫《论内燃机的最终挣扎与自我放弃》。福特不装了,摊牌了,它可能自己都悟了,搞这些花里胡哨的B级车,在现在这个时间点,约等于在诺基亚发布会现场推销最新款的BP机,主打一个复古情怀。
这事儿的切入点非常有意思。不是车不好,恰恰是车太“正常”了,才显得这么不正常。你看这个2023款蒙迪欧,2.0T发动机,187千瓦,393牛米,配8AT变速箱,L2辅助驾驶,OTA升级,全速自适应巡航。放五年前,这配置,这动力,妥妥的B级车小霸王,年轻人第一台“西装暴徒”,开出去相亲都能多要两个菜。但现在呢?这些东西在电车大军面前,就像是武林高手在给马克沁重机枪表演胸口碎大石,勇气可嘉,但毫无意义。
电车是怎么玩的?掀桌子。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不是把你的客户抢过来,是直接把整个餐厅都给你爆破了,让大家都没得吃,只能来我这喝营养液。你看人家小米,上来就是“我全都要”,把价格打到地核里去;你看人家乐道,直接把换电站的底裤都给你看,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大家都在修仙,讲究的是一个“渡劫飞升”,要么一步成仙,要么直接成盒。你福特还在搞什么“百年车企的沉淀与从容”?不好意思,现在流行的是闪电战,是雷电法王杨永信式电疗,你的“从容”在别人眼里就是“迟钝”。
所以我作为一个被社会毒打多年的中年人,我看这台二手蒙迪欧的感觉就非常分裂。一方面,我的理智告诉我,11万多,买一台这么大、这么新、动力这么好的合资B级车,还要啥自行车?这性价比直接拉满,买回去开个三五年,风里来雨里去,它就是一个忠实可靠的钢铁伙伴。但另一方面,我的魔幻现实主义直觉在疯狂报警。它在说,兄弟,醒醒,时代变了。你现在买这个,就像49年加入国军,不是说你个人能力不行,是整个副本的难度都调成了地狱模式。
你以为你买的是一台车,其实你买的是一个时代的眼泪,一个巨大的、烧油的、会产生悦耳轰鸣声的“压缩毛巾”。新车落地近20万,是它膨胀的样子;一年打对折,是它被现实泡过水之后的样子。
而且这里面最骚的操作是啥?是它的那个L2辅助驾驶。这玩意儿在营销嘴里,是通往未来的任意门。但在现实的道路上,它的作用约等于给一个修仙者配了一把冒蓝火的加特林,看起来很猛,但真遇到妖怪,你还是得靠自己的肉身去硬扛。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小鹏,而在中国城乡结合部的老头乐。只要大爷的电动轮椅走位够骚,只要阿姨的买菜车转弯够神,任何L2都得当场宕机,请求重启。你的前方碰撞预警,能预警一个从绿化带里闪现出来的外卖小哥吗?你的车道保持,能保持住一颗被熊孩子支配的篮球突然滚到路中间时你那颗想骂娘的心吗?
不能。但能过,就是能过。这就是现实的粗粝感。
再看这台车的检测报告,说“主驾座椅滑轨、副驾座椅滑轨处有拆卸痕迹,但不是泡水导致”。这句话本身就是个艺术品。它充满了想象空间。为什么好端端的要拆座椅?是前车主在车里搞装修,想改成日式榻榻米?还是说他在里面进行什么神秘的玄学仪式,不小心把罗盘掉进去了?这就像一部悬疑电影的开头,买下这台车,你就成了主角,要去解开这个“座椅拆卸之谜”。当然,我更倾向于相信,前车主可能只是想深度清理一下陈年的薯片渣。对,一定是这样。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这个市场的疯狂程度,已经让我放弃了寻找精妙比喻的努力。
我们再聊聊品牌。福特,曾经也是有“玄学”光环的。什么操控之王,什么美式肌肉。但现在这个光环,在新能源的“科技玄学”面前,显得有点黯淡。现在真正的品牌玄学是什么?是奔驰。买奔驰的人,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标带来的“社交硬通货”属性,是“我虽然不懂车,但我知道这个很贵”的朴素认知。是特斯拉。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说内饰简单,他说这是极简主义;你跟他说刹车硬,他说这是战斗风格。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这种信仰,是福特这台11万的二手蒙迪欧给不了的。它只能给你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和越来越不值钱的油价。
所以,这台5.7万公里,11万多的蒙迪欧,到底是什么?
它是一个坐标。一个标记着燃油车黄金时代彻底结束的坐标。
它是一次抄底。一次用真金白银,去赌内燃机还能再战几年的抄底。
它更像是一场赌博。你赌的不是这台车的质量,而是你和整个新能源浪潮,谁能先熬死谁。
这性价比高吗?高到离谱。这车能买吗?当然能。但你买了之后,每次开着它路过充电站,看着那些“电车侠”们悠闲地插上枪,刷着手机,享受着每公里一毛钱的快乐,你心里会不会有一丝动摇?当你的朋友开着新买的电车,跟你吹嘘他的智能座舱能打游戏、K歌、甚至在车里煮火锅的时候,你看着自己车里那块“巨大但好像也没啥用”的屏幕,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快乐有点朴实无华?
会,一定会。
但这就是选择。选择这台车,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拒绝被时代洪流裹挟的、小小的倔强。这是一种宣言,宣言的内容是:去他妈的智能座舱,老子就喜欢听发动机的咆哮!
就问你怕不怕?反正我是有点怕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