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升级,老车主远程降油耗成真
我家楼下那位姓赵的邻居,去年刚提了台秦L DM-i。前阵子还在群里吐槽,说他老婆开这车上下班,一脚电门一脚刹车,油耗怎么都压不下来。结果上周,他突然冒出来一句:“你们谁OTA完了?我亏电跑出2.6升了!”说实话,我当时差点以为他喝多了。
混动车嘛,在咱们这些90后心里,其实印象早就定型——省油有极限,再折腾也就那样。尤其比亚迪DM-i系统自打有博主直播1977公里不加能的纪录后,不少人觉得,这玩意儿已经封神,还能咋提升?
可现在,比亚迪自己跳出第五代DM又把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拉到2.6L,比原来低了一截。这事儿最让人琢磨的是:新老车型都能通过OTA升级实现,也就是说,你家那台两年前买的秦PLUS、海豹06,只要推送一到位,啥硬件没动,就直接变得更省钱。
有人信,有人嘀咕。我爸听完第一反应就是:“别忽悠我啊,小马(修理厂师傅)上回才给我讲过,这种东西都是纸面功夫。”但隔壁王叔叔却掏出手机晃了一下,说“国家汽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广东站都盖章认定的数据,你还想咋地?”
其实要细抠起来,为啥传统燃油车那么费劲?很多时候就是堵路、红灯多的时候,一脚刹车下去,那点动能全白瞎。而且自动挡车型变速箱总是升档降档来回切换,本来想图个平顺、省点油,可现实呢?经常卡在不上不下的位置,该省的时候没省下来。
这几年不少朋友换混动车也是被堵怕了。有次去汽修店保养,我跟技师闲聊,他边拆空气滤芯边唠叨:“你看丰田早年间做混动,就是把发动机、电池、电机捆一起,用电脑管着谁该干活。”比如市区堵着时纯用电,加速需要动力俩一起冲,下坡还能捡点电回来。这思路不错,但局限也明显——动力弱鸡、电池容量小、调校全靠工程师经验。
直到比亚迪超混来了这一手,把动力电池做大,不光纯电续航高一点,更关键是等红灯、堵路或者滑行时可以狠狠地回收动能。销售小李跟我透露过,现在他们门店展厅摆着的新款海豹06 DM-i,上个月有客户试驾特意踩急刹回收效果,“感觉像被绳子拽住一样”,他说体验感很直观。但其实吧,这套东西核心还是背后的智能控制系统——什么时候用发动机发力,什么时候只靠驱动单元,都不是死板设定,而是算法动态调整。有时候你明明觉得应该介入发动机,它偏偏让它歇会儿,全凭工况和历史数据分析决定。不少老司机刚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总觉得“好像自己不是在开车,是被电脑牵着鼻子走”。
不过这个算法,也是越优化越精细。据说最近第五代DM升级,就是主要针对城市拥堵场景和高速巡航两个极端重新分配权重,让发动机更多待在最经济转速区间。所以才出现“满箱跑2100公里”的传闻。我同事媳妇前阵子从广州一路开到长沙,中途补一次快充,到家仪表盘显示平均3升出头,她还以为仪表坏掉,其实只是策略更新带来的变化罢了。
再插句题外话,新版OTA除了降低亏电状态下的综合油耗,有个冷门配置也悄悄上线:比如部分地区用户反馈夏天空调负载高,以前起步容易顿挫,现在通过热管理策略优化后,据群友分享体感柔顺不少,还有制冷效率提升的问题,也得到一定改善。这类功能并不会专门写进宣传册,多半得自己摸索或者问售后才知道。“我们这批老用户吃到了甜头”,群里有哥们这样形容,不过维修站张工提醒过,“刷完新版本最好检查一下胎压监测和BMS是否同步,否则偶尔会报错。”
至于是不是所有旧款车型都无缝支持?据4S销售小李私底下透露,有些2019年前的小批量版本,因为硬件兼容性有限,目前只能等二次适配包。不过十万内的大多数热门型号基本覆盖,无需担心。他还补充一句,“后台推送排队挺久,要耐心等等。”
记得前年春天,那会儿新能源政策正紧锣密鼓搞推广,我陪父亲去参加社区组织的一场新能源讲座。当时负责技术答疑的人随口提了一句:“未来汽车不是买断产品,而是一种持续服务。”大家伙一笑而过,如今看来,人家的确走到了行业前面。连隔壁张阿姨去年置换掉雅阁,都夸现在加满一箱不到300块钱,还总想着哪天二手市场行情再涨涨,好卖个好价钱呢!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