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2025年广州国际车展的第一天,小鹏汽车迎来了里程碑时刻,第100万台车正式下线啦——其中包括了小鹏的首款增程车型(X9超级增程)。这也就意味着,在这百万台车里,大部分都是纯电动的呀,是不折不扣的新势力品牌。
小鹏汽车第100万台车的下线庆典仪式隆重举行。
从零到一百万辆,小鹏汽车一共用了96个月。在同行的新势力里,这速度其实算不上特别快。
理想汽车用了58个月,零跑汽车花了75个月。这两家公司走到今天的成绩,和增程车近年来卖得特别火,有很大关系。
在增程车的增长速度慢下来,甚至今年10月还出现了销量同比下降的情况下,你觉得是什么原因让小鹏汽车敢于逆势而行呢?
何小鹏坦言,增程的推出主要是为了那些充电不方便的用户。他还说,自己在2023年去了许多国家调研,发现不少地方的电力基础还比较薄弱,而且觉得未来好几年都难以改善这种情况。
行业里大伙都觉得,增程车的销量下来主要跟油电的花费差异有关,有些车主为了省钱,平时基本用纯电模式。不过呢,这类车还是有个好处,就是充能方便,补能挺省事。
所以呢,在应对方案上,不一样于之前那种续航大多只有200公里左右的小电池增程车,小鹏的首款增程车型配备了续航能达到425公里的大电池。这一纯电续航水平,比市面上大多数紧凑型纯电动车都要更长。
其实,大容量电池的增程车方案在市场上已经有了不少支持——配备续航超过400公里的增程SUV智己LS6预售就突破了五万辆。而在2025年9月和10月,20万以上价位的增程SUV里,它连续登上了前五名。
看来,小鹏汽车也挺坚定地走着纯电和增程双管齐下的路子。据说,明年他们会推出7款增程车型,绝大部分都是现有车型的增程版。
以下是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和小鹏首款增程车X9产品负责人李一凡接受九派财经等媒体采访时的实录(有删减):
李一凡在左边,何小鹏在右边。
何小鹏想搞出更牛逼的增程技术,主要是为了提升续航表现,让车子跑得更远,用户感受更爽。
何小鹏说,基本上我们在研发增程技术的时候没料想到,今年中国市场上的混动销量在下降,而纯电动车的表现却在提升。
小鹏推出了下一代增程技术,主要目标是想帮那些之前开燃油车和经常跑远的用户,以及一些充电不太方便的国家或地区的客户,享受到全新的增程体验。这也是小鹏X9超级增程带来的全新思路。
小鹏汽车是把下一代增程技术定义为能够显著提升续航表现、提高能效,同时兼顾安全和稳定性的一套新标准。这套标准不仅在动力和电池管理上做出了优化,也强调系统的智能化和可靠性,旨在让用户体验更加顺畅、便捷。简单说就是推动增程技术迈向更高的技术层次,让续航更长、效率更高、用起来更靠谱。
李一凡表示,经过用户调研和洞察发现,增程用户不买纯电也不偏好燃油车,主要是因为续航焦虑加上对智能化的需求。所以他们在打造“下一代增程”时,第一要务就是把续航,尤其是纯电部分的续航,做得更长更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设计了大容量油箱,同时还开发了无感增程技术,核心目标是让超过90%的用车场景都能满足。无论增程器是在工作还是停止,振动和噪音都控制得极低,几乎感觉不到存在。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彻底解决用户对长续航的担忧,还能最大程度上还原纯电车型所带来的智能驾驶体验。
关于增程技术和相关产品是否在走向海外市场,李一凡没有直接否认,只是提到公司一直在考虑国际化的可能性,然后强调未来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战略布局进行评估和安排。整体来看,团队对出海这事儿保持开放态度,期待未来能将这项技术推广到更多国家和地区,让更多用户体验到他们的创新成果。
何小鹏表示,在所有的新兴力量企业中,小鹏今年在海外市场表现最出色。从销售总量来看,小鹏位居第一,单车价格也是第一。预计明年会有多款车型进军全球市场,今年大概在年底左右,计划进入大约60多个国家和地区,明年还会不断扩大覆盖范围。
你看,在这个阶段推出增程车型,主要是考虑到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双重因素。毕竟,消费者对于续航焦虑还挺在意的,而增程技术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给予用户更长的行驶里程,同时还能享受纯电的环保优势。此外,现阶段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纯电动车在某些区域还不够便捷,加上政策支持和技术成熟度,选择这个时间点推出增程车型,既顺应了市场趋势,又能占据先机,帮助企业更好地布局未来。
何小鹏表示,关于推出增程技术,内部有少数几位同事了解一些情况。这已经是他第四次推动增程了,之前三次都没有成功。在2023年,他走访了许多国家,发现很多地方的电力基础设施未来几年还是挺薄弱的。看到世界的多样性,他觉得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能源结构应该是“纯电+混动”的组合。而增程或混动,似乎更适合无人驾驶,甚至未来的机器人体系也很合适。所以,他回来之后,下定决心要坚持投入,研发出比2023年推出的增程技术更先进、更出色的新一代增程。
到目前为止,小鹏在纯电领域已经耕耘了11年,积累了不少核心技术,比如5C快充、能耗调控、热管理等等。把这些技术整合起来,重新审视增程,目的就是实现纯电续航更长、驾驶更安静等等一系列优势,因此我们推出了下一代增程系统。
我们也很高兴地发现,不只是我们,过去一年里好几个同行企业也在朝这个方向努力,我相信大家都有着相似的想法。换个说法,我觉得这帮厂商再一次证明了增程和混动在中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依然有着很长的生命力。相信小鹏在纯电加超级增程的“双能系统”道路上,会迸发出更强的实力。
相较于小鹏X9纯电版本,增程版本的成本大概会偏高一些。
何小鹏提到,纯电和增程体系本身是不一样的。纯电因为电池容量大,价格肯定会比增程式要高一些。这也是过去纯电车型在和增程车型竞争中遇到的一个难题。不过,他觉得这次小鹏通过纯电技术,成功打造出超级增程系统,两者实现了互补。这也是公司第一款增程车的定价策略,明年还会推出多款支持“一车双能”的车型。大家可以预期,在纯电稳定的基础上,我们的增程车型会采用全新的定价逻辑。
小鹏在海外市场发展得挺快的,想要销量再提升些,可能得从几个方面来着手。第一,得增强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和信任感,让更多人知道小鹏,认可我们的技术和品质。第二,要把适合当地市场的车型带过去,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偏好和使用习惯,推出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第三,建立更完善的售后网络,确保消费者用车无忧,提升服务体验。再者,可以和当地的合作伙伴多合作,借助他们的渠道和资源,扩大影响力。这样一来,小鹏的销量就能稳步上升,更快走向全球化。
何小鹏说呀:中国国内和海外市场其实差别不大,像在大城市,基本得卖到至少1000台,偏远点的小县城也得有100台左右,才算开始有人知道这个牌子。有了品牌认知,卖起来才顺心。咱们在北欧、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从最开始0.1%到0.4%的新车市场份额,一年时间就飙升到1%到2%,在一些国家甚至达到了4%到7%的份额,这事儿让人特别高兴。
磷酸铁锂电池现在短缺,是不是会对小鹏的整车产量产生影响呢?
何小鹏表示,我们采用的是平台化电芯。电芯的产能完全没问题,因为所有的增程电芯——不管是今年的X9,还是明年推出的七款增程车型所用的电芯——都统一采用一种型号。这样一来,电芯都是用一条产线生产,皆是一样的,顺着这条线走工具,没有压力啦。
何小鹏透露,未来会推出增程版本的车型有X9以及其他几款车,包括明年计划上市的七款增程车型,都是用同一款电芯,确保产能充足。
何小鹏表示目前产品规划还不能详细透露,但我可以说,“一车双能”意味着(小鹏汽车)未来会推出所有适配的车型都会配备双能源方案。它们外观保持一致,属于同一款车型,但采用不同的能源系统。不过,由于底盘结构或其他需求,有些车型不太适合做增程,所以就没有安排。总的来说,大部分车型都会实现“一车双能”,既有纯电版本,也有增程版本。
关于图灵芯片的应用,小鹏汽车已经在不少车型上用了,大家都在关注这个变化会不会让小鹏不用再依赖英伟达。其实,小鹏目前还没有明确说要完全告别英伟达的打算,毕竟英伟达的技术在自动驾驶和算力方面基础很扎实,还是很有优势的。未来,可能会逐步增加图灵芯片的比重,但完全摆脱英伟达的合作,恐怕还得看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怎么走。总之,现在还不能说小鹏一定会和英伟达说拜拜,毕竟合作关系不是那么容易就断了。
何小鹏表示,第一,英伟达一直都是我们挺好的合作伙伴,所以未来大家还能看到,我们还会继续用不少英伟达的芯片;第二,我们会逐步在不同的车型上用到图灵芯片的切换,到时候具体的情况还得看那辆车的安排。
小鹏的市值已经领先吉利了,当然,早就超出理想了。想了解一下您的感受如何?
何小鹏表示,他并不太喜欢盯着股价看,觉得保持一颗平常心才是关键。这汽车,就像一场马拉松赛,叫做“永不停歇的马拉松”。他更关心的是中长远的发展,怎么能避免在这场永无止境的比拼中,只在价格、品质、性能这三方面较劲——因为这些都很重要,但绝不是全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