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时捷电动梦碎 燃油巨头重返赛道
利润暴跌。电动化受挫。巨头转身。
保时捷曾豪言2030年实现电动车占比80%。如今。战略急转弯。代号K1的超豪华SUV。原定纯电首发。如今却先推燃油和插混版。现实比理想更骨感。
上半年营业利润暴跌67%。销售回报率骤降至5.5%。几乎回到十年前水平。电动车型研发投入占比从2021年15%飙升至37%。成本急剧攀升。却难换市场热情。
中国市场销量锐减28%。北美需求低于预期。曾经的最大利润奶牛。如今成为业绩拖累。保时捷不得不承认:原计划的商业模式在经济层面已不具备可行性。
放弃自研电池生产。裁员200人。Cellforce从生产基地转型研发部门。电池明星Northvolt破产。欧洲电池产业链遭遇严峻挑战。
客户在用脚投票。911和Cayenne定制订单增长22%。插混版Panamera咨询量是纯电版三倍。消费者既要环保标签。又舍不得内燃机灵魂。
保时捷宣布:直至21世纪30年代中后期。所有细分市场都将同时提供三种驱动形式。内燃机。混动。纯电。一个都不少。
18亿欧元战略调整损失。母公司大众集团受牵连51亿欧元。销售回报率预期降至2%。股价大跌。甚至被移出德国DAX指数。代价沉重。
中国智能电动车崛起。小米SU7性能媲美Taycan。价格仅一半。智能化差距拉大。德国制造商创新优势逐渐丧失。保时捷遭遇降维打击。
经销商网络精简三分之一。Macan经销商报价跌破40万。六折甩卖。豪车价格体系崩塌。保时捷坚持“质大于量”。却不得不面对现实。
这不是保时捷独有困境。奔驰、奥迪纷纷调整电动化时间表。通用、福特回归利润更高的SUV和皮卡。全球车企重新思考电动化节奏。
技术理想主义撞上商业现实冰山。奥博穆的总结如此无奈。却又如此真实。电动化是未来。但通往未来的道路需要更多灵活性。
保时捷的纠结。是整个欧洲汽车产业的缩影。要么接受技术附庸地位。要么固守小众市场丧失规模效应。艰难选择。
电动化未停止。只是重构。卡宴EV今年亮相。718纯电版仍在规划。只是节奏放缓。路径更务实。
跑车的未来需要重新定义。但不是现在。当下最重要的是活下去。盈利。然后再谈理想。
燃油车归来。不是倒退。而是现实主义的胜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