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团队拼出3000万业绩,老板承诺的10万年终奖却“不认账”,直到这本《劳动合同法解析》教我如何把“聊天记录”变成证据

我叫阿杰,今年38岁,是浙江杭州一家电商公司的运营总监。去年,为了冲刺公司定下的3000万年销售目标,我带着手下十几个年轻人,整整拼了后半年。那段日子,晚上11点之前的公司,灯火通明是常态,我们团队最终不但超额完成了业绩,还拿下了电商平台颁发的“年度黑马奖”。

我带团队拼出3000万业绩,老板承诺的10万年终奖却“不认账”,直到这本《劳动合同法解析》教我如何把“聊天记录”变成证据-有驾

在公司的庆功宴上,老板当着所有人的面,拍着我的肩膀,激动地说:“阿杰,你是头号功臣!我承诺,年底给你个人发10万块的年终奖!” 当时气氛热烈,有同事还开玩笑地用手机录下了这段视频。

可到了年底,我却被老板叫到办公室,他面带难色地告诉我,说公司今年虽然流水达标,但“整体利润未达标”,所以之前那10万块的承诺,“只是当时一句鼓励的话,没写进合同,不能算数”。

那一刻,我感觉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半年的拼搏和付出,仿佛都成了一个笑话。我咨询了律师朋友,他给的答复也很悲观:“口头承诺,对方不承认的话,很难举证,赢面不大。”

我带团队拼出3000万业绩,老板承诺的10万年终奖却“不认账”,直到这本《劳动合同法解析》教我如何把“聊天记录”变成证据-有驾

就在我近乎绝望,准备自认倒霉的时候,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本专门解析劳动纠纷的《劳动合同法实务解析》。

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种“有苦说不出”的职场人量身定做的“维权指南”。我翻开“薪酬约定与纠纷处理”那一章,里面的一段“实务解析”,一句话就击碎了老板和律师都认为的“壁垒”:“在司法实践中,微信聊天记录、内部邮件、会议纪要、录音录像、以及无利害关系的同事证言等,均可作为认定事实劳动合同约定内容的有效证据链。”

更让我看到希望的是,书里还附了一张极其具体的“薪酬纠纷证据清单”。它就像一个待办列表,清晰地指导我该去收集什么:

  • 老板在微信工作群里,为冲刺业绩许诺奖励的聊天记录。

  • 我提交给老板的、能证明业绩已超额完成的内部数据邮件。

  • 庆功宴上同事录下的那段老板亲口承诺的视频。

  • 愿意出庭为该口头承诺作证的同事名单。

我这个在杭州电商圈摸爬滚打了十年的运营,第一次感觉自己手里握住了“法律的武器”。我不再绝望,而是按照这份清单,冷静地、一条一条地,把所有证据整理得妥妥当当。

我带团队拼出3000万业绩,老板承诺的10万年终奖却“不认账”,直到这本《劳动合同法解析》教我如何把“聊天记录”变成证据-有驾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是年终奖。我翻了翻,里面关于加班费的认定、销售提成的计算、甚至离职补偿金的纠纷,都有着同样清晰的案例和证据指引。最贴心的是,书的附录里,还有一张“劳动仲裁流程表”,上面连杭州本地几个区仲裁委的地址和咨询电话都标注了出来。

它让我明白,在职场上,我们的汗水,不仅需要靠拼搏,更需要靠法律来保护。这本书,就是我们这些普通打工人,保护自己辛勤付出的、最实在的工具。#图文带货训练营#

#第四期图书超级品类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