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些年我也算是见过不少“油转电”的车友了,但像这位宋PLUS车主这么详细记录自己心路历程的,还真不多见。前两天收到他发来的7491公里使用报告,作为一个开了12年车的人,我觉得这个真实体验太有价值了,必须得跟大家分享分享。
从4S店老炮到新能源“真香党”
话说回来,我当年在4S店卖车的时候,遇到最多的就是那种“电动车?我才不买呢,续航焦虑、充电麻烦”的客户。不吹不黑地说,那时候我自己也是这么想的。结果没想到,这几年新能源发展这么快,连我这个“油车老炮”都开始认真考虑插混了。
这不,前阵子一位车友老王(化名)找到我,说要从燃油车换到宋PLUS DM-i,问我靠不靠谱。当时我就想,这是个挺好的观察样本,于是跟他约定,用车半年后一定要给我个详细反馈。
7491公里的真实数据,比官方宣传更有说服力
老王这哥们儿也是够认真的,7491公里的使用里程,他给我发了一份详细的用车记录。这个必须得说说:
油耗方面:
市区通勤:基本纯电模式,每天35公里往返,电费大概4块钱
长途出行:平均油耗4.8L/100km,比他之前的途观L省了一半油钱
混合使用:综合算下来,相当于百公里不到3L油
“老图,我现在加油都快忘记油价了,”老王在微信里跟我说,“上次加满油开了1000多公里,你说这还有什么续航焦虑?”
充电体验:
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了——充电到底方不方便?老王住的小区比较老,没有固定车位,但他发现:
家附近商场、超市基本都有充电桩,买个菜就能充满
慢充虽然慢,但晚上插上第二天早上就满了
快充半小时能充80%,喝杯咖啡的功夫就搞定
奶爸视角:带娃出行的真实体验
说句良心话,作为一个有娃的人,我最关心的还是家庭用车的实用性。老王也是奶爸,他的反馈特别有参考价值:
空间表现:
“真的是没谁了,”老王说,“后排空间比我之前的途观L还宽敞,岳母大人坐长途都不抱怨腰疼了。”
安全座椅、推车、各种奶粉尿布,后备箱一口气都能装下,这点我是服气的。
静谧性:
纯电模式下,孩子在后座睡觉基本不会被吵醒。这对奶爸来说,简直就是神器啊!
智能配置:
360度全景影像、自动泊车这些功能,老王媳妇儿也能轻松开。“老婆现在抢着开车,”老王开玩笑说,“我都快失业了。”
但是吧,缺点也得实话实说
不得不承认,任何车都不是完美的。老王用了半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悬架调校:
“高速过120的时候,车身确实有点飘,”老王坦诚地说。这波操作我是没看懂,明明是家用SUV,为什么不把悬架调得更稳一些呢?
车漆问题:
提车没多久,前保险杠就被小石子崩了几个点。说好听点是成本控制,说难听点就是偷工减料了。
内饰异味:
新车前三个月,塑料味确实有点重。老王买了好几个炭包,暴晒了一个夏天才好转。
算算账:油转电到底值不值?
作为一个精打细算的北方汉子,我帮老王算了笔账:
购车成本:
宋PLUS DM-i 110KM版:落地15.8万
比同级燃油SUV便宜2-3万,还送绿牌
使用成本:
之前途观L,月油费800-1000元
现在宋PLUS,月电费+油费300-400元
一年能省6000+,三年就省回购车差价了
保值率:
虽然新能源车保值率不如燃油车,但考虑到使用成本的节省,综合算下来还是划算的。
简单来说就是:适合谁,不适合谁?
适合人群:
有固定充电条件的家庭
日常通勤距离50-100公里
看重使用成本的理性消费者
对空间和配置有要求的奶爸
不适合人群:
经常跑长途,充电不方便的
对操控有高要求的驾控党
纯粹为了面子买车的
购车建议
话说回来,买车这事儿,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老王的经历说明,油转电确实是趋势,但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
如果你跟老王情况类似——家用为主、通勤距离适中、注重性价比,那宋PLUS DM-i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就是喜欢大排量的轰鸣声,或者住的地方充电确实不方便,那还是老老实实买燃油车吧。
这点我是服气的:没有完美的车,只有最适合的车。
这只是我个人观点,每个人的需求不一样。大家觉得呢?有没有类似“油转电”经历的车友,欢迎评论区聊聊你们的真实感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