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克至境L7刚亮相就炸场:增程千四百公里、逍遥智行撬动总部

一辆车能把底特律的老规矩给搅动起来,这到底是巧合,还是一种信号?

今年八月,上汽通用带着一箱“实打实的成绩单”飞到了美国总部,现场氛围一度像看球赛——有人瞪大眼睛,有人赶紧记笔记,别克至境L7把一场原本例行的董事会变成了有意义的“交作业”现场。

那天会议桌上的东西不只是几页幻灯片,研发样车、电子电气架构图、增程系统的测试数据都摆在眼前。

别克至境L7刚亮相就炸场:增程千四百公里、逍遥智行撬动总部-有驾

中国团队讲了市场玩法,讲了线上投放和短视频带货的节奏。

会上负责市场的薛海涛讲了将近一个半小时,内容细致到媒体怎么互动、用户在什么场景下会掏钱。

美国高层在场,通用CEO玛丽·博拉也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要点。

这种景象对比起过去只靠总公司“画圈子的”执行模式,足够刺眼。

说白了,合资公司这些年有点憋屈。

过去常见的套路是总部有技术、地方照搬,想改得太多要层层审批,结果好点子往往来不及落地。

中国市场变得飞快,用户偏好又跟美国不同:在这边电动车已经是家里常备的代步工具,年轻人看智能、看续航不想焦虑,增程车型更受欢迎。

别克这回把这些观察当成设计出发点,直接在产品上做了调整,目标就是把车做到让中国人用着顺手。

至境L7在产品上做了两件让人能直观感受的事。

别克至境L7刚亮相就炸场:增程千四百公里、逍遥智行撬动总部-有驾

第一,不再沿用通用原来的Super Cruise,而是换成和Momenta合作的逍遥智行,把大模型技术插进去,目标是实现城市里导航不中断、停车一个键搞定的用户体验。

第二,采用增程系统,把续航做到一千四百多公里,给那些担心里程焦虑的家庭用户一个踏实的理由。

再看价格定位,盯的是二十到三十万区间,这块儿本来就被新势力和合资品牌塞得满满的,别克这回是要用功能和落地体验争口饭吃。

研发速度是另一个让美国人眼皮跳的地方。

泛亚技术中心把GL8家族新能源车型从立项到上市压缩到十八个月,这个节奏明显比过去快了很多。

工程师们说得实在,做事的人更愿意去试,去改,去把问题拆开来解决,而不是等着总部拍板。

这样的效率直接把“本土化能不能快”这个问题用成绩单回答了。

谈判的结果对体制来说有点分水岭意义。

通用总部同意让中美市场“各走各的路”,也就是在保留品牌基因的前提下,允许在中国的合资公司按市场需要做决策。

这个决定不会立刻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但政策层面的松绑足以让研发节奏、产品选项和营销玩法更接地气。

别克至境L7刚亮相就炸场:增程千四百公里、逍遥智行撬动总部-有驾

对合资阵营来说,这意味着不必再每项本土化改动都像打报告那样麻烦,可以更灵活地回应消费者需求。

事情放到现实来讲,还得翻过两道坎。

价格关很硬,这个价位里竞争对手多,消费者挑剔,光会堆参数不够,得让人觉得到手比预期值值钱。

另一个是品牌认知,别克多年在国人心里是偏商务、稳重的牌子,GL8这种“老板车”形象难以一夜改掉。

要把一辆新车卖给年轻家庭,营销要像拉面师傅一样拉開面条,慢慢把口味调对。

在公司内部,沟通场景常常像一段搞笑短剧。

产品经理拍着桌子说,“这车的智能泊车能把老丈人从停车场拖出来,省得他站在车外研究导航半天。”市场团队翻开数据说,“那我们就别把广告拍成高大上董事会了,得拍家里忙碌的早晨,孩子把后备箱塞得满满,老婆一键泊车从容下车。”工程师挠头补刀,“别光说省心,得让售后网点也能跟上,服务不到位,用户马上就把好感点掉。”这种直来直去的对话让决策从纸上走进生活场景,变得具体可操作。

社交平台上的反应也给了这件事更多层次感。

有部分用户把关注点放在续航和智能上,留言里常见的是“要是把一千四百公里做到真能跑,那省心”;另一部分人更在意价格与性价比,比较各种品牌能不能在日常家用场景里踢出更高分。

别克至境L7刚亮相就炸场:增程千四百公里、逍遥智行撬动总部-有驾

华尔街那边曾经有声音建议通用在华收缩投资,眼下上汽通用能端出实物和快速研发能力,资本市场的态度会慢慢变化,但评价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从更广的行业角度看,这次事件透露出一点趋势。

合资企业若想在中国站稳脚跟,靠每次总部允许一项技术的方式不是长久之计。

给本地团队更多自主权,允许他们按市场节奏去试错,这样的组织创新对适应中国用户的快速变化更有帮助。

别克此次能把至境L7做成“上汽通用说了算”的样本,对其他合资品牌起到示范效应,可能让更多公司重新考虑管理模式和产品策略。

用户体验上,至境L7的智能系统若能在城市复杂路况中确实做到少中断,对日常通勤者会是大福利。

增程方案若做到维修成本合理、可靠性高,对那些害怕纯电快没电的家庭用户具有吸引力。

别克要做的还包括把车的场景化使用讲得明白,用短视频和车主故事塑造一种“这车就是我日常”的形象,而不是一味强调技术指标。

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一辆车能把总部的规矩动摇,说明这不只是一次产品发布,还是一次组织和策略的试探。

别克至境L7能否成为合资车在新一轮竞争里的翻身把式,要看市场的答卷。

现在更有意思的问题抛给读者:如果让你在二十万到三十万之间选一台车,你会被续航承诺吸引,还是更看重品牌和售后?

欢迎在评论里把理由说清楚,大家一起掰扯掰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