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第3周的燃油车生死簿一出来,我感觉整个车圈都得一个趔趄。这哪是卖车,这简直是一场大型的、后现代的、荒诞的行为艺术,主题就叫《我不活了,你也别想好过》。新能源在那边天天开发布会,又是上天又是入地,又是和苹果交朋友又是和英伟达拜把子,结果回头一看,燃油车这个老僵尸,居然还在KTV里活蹦乱跳,单周销量过三千的居然还有十几个。这说明什么?说明嘴上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也说明,大多数人的钱包,比车评人的嘴要诚实得多。
但你仔细看这个榜单,就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这已经不是简单的销量波动了,这是地壳运动,是板块漂移。轩逸,那个车圈的“白开水”,那个移动的“养老院”,那个“算了就这样吧”的代名词,居然以6481辆的销量,一脚把所有人都踹下了山顶。稳如老狗,不,是稳如老狗看到你手里的肉包子。为什么是轩逸?讲真,我一直觉得买轩逸的人,不是在买车,是在给自己的人生买一份保险,一份内容为“放弃挣扎,安享晚年”的保险。它的一切,都为了不出错而存在。你挑不出它任何惊艳的地方,就像你也挑不出它任何致命的硬伤。它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着干瘪,一扔进中国家庭这个汪洋大海里,瞬间膨胀得妈都不认识。
然后你看那些曾经的神。朗逸,那个曾经和轩逸在紫禁之巅手拉手看月亮的男人,这次直接跌出了前三。雅阁,那个B级车市场的精神图腾,勉强挤进前十,感觉像是期末考试靠老师捞了一把才没挂科。最惨的是谁?是丰田那哥俩,卡罗拉和雷凌。一个25,一个39,雷凌一周卖452辆。452辆是什么概念?我怀疑这都不是卖出去的,这是4S店的销售为了完成KPI,自己凑钱买的团建用车。看到雷凌这个销量,我突然想起来我楼下那家开了十年的兰州拉面也关门了,老板说干不过预制菜。万物皆是如此。
这些曾经的热销主流车,为什么突然就集体“坏了菜了”?因为时代变了。它们的逻辑,是建立在一个“省油耐用”的旧世界里的。在那个世界里,它们是毫无疑问的六边形战士。但现在,新能源车企不跟你玩存量竞争,它们选择直接把桌子掀了。最好的竞争手段不是把你的蛋糕抢走,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当比亚迪秦把价格干到798的时候,卡罗拉那点“省油”的玄学,瞬间就被打成了“伪科学”。人家不光省油,还省购置税,还不要钱,还能开绿牌,还比你快。你那套金钟罩铁布衫,在人家的高达面前,跟纸糊的没什么区别。这简直是把人按在地上摩擦!脸都不要了!
再看看国产车,更是典中典。一片混战中,只有长安逸动一个独苗冲进了前十。其他的呢?艾瑞泽8和红旗H5,销量也过了三千,但在榜单上已经找不到名字了,跟隐身了一样。吉利星瑞,那个曾经号称要颠覆A+级市场的卷王,现在也只能在17名的位置上思考人生。这说明什么?说明在燃油车这个蛊场里,国产车企之前那套“堆配置、降价格”的闪电战,开始有点失灵了。
因为我真的开过好几年的国产车,我太懂那种分裂感了。一方面,你看着自己的车,有360,有L2,有大连屏,有女王副驾,再看看旁边朋友的卡罗拉,车机卡得像是上世纪的诺基亚,你会由衷地觉得,合资车都是工业垃圾。但另一方面,当你想把车卖掉,或者去参加一个需要“亮肌肉”的场合时,那个大众标,那个丰田标,就是比你的标好使。这就是“品牌玄学”。它不讲道理,但它真实存在。你跟大妈说你有8155芯片,大妈问你8155是啥,能换几个鸡蛋?但你指着那个奔驰的三叉星,她立马就懂了,还会问你孩子结婚了没。这种感觉,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车圈比作修仙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讲个因果循环,车圈这玩意儿,纯粹是玄学和王八拳。逸动的成功,看着是国产车的胜利,但你深究一下,它赢在哪?还是赢在价格,用巨大的性价比优势,去打那些减配减到姥姥家的合资丐版车。这是一种田忌赛马,是用自己的下等马,去拼掉了对方的中等马。但你真要和速腾、凯美瑞这些上等马去硬碰硬,还是差了点意思。
所以,这个榜单,或者说这本生死簿,真正揭示的真相是:燃油车的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残酷的“出清”。那些高不成低不就、品牌没那么硬、性价比又被新能源和自主品牌两头夹击的车型,正在被第一个献祭掉。市场不相信眼泪,只相信真金白银。要么像轩逸一样,彻底躺平,把“工具属性”做到极致,成为无欲无求的选择;要么像奔驰宝马一样,把“品牌玄学”修炼成护体神功,让信徒们欲罢不能。
至于国产燃油车,最好的出路是什么?可能不是继续在配置上加大加大再加大。你都给了任意门了,人家还是觉得你是个杂牌。所以我觉得,最好的破局之法,是应该立刻去收购茅台。以后买星瑞,买红旗,直接在后备箱里给你放两瓶飞天。你看谁还敢说你品牌力不行?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