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的,大伙儿都在讨论,就是智己汽车要把他们的纯电SUV,那台LS6,给改成增程版的。
一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估计都差不多:“这不瞎折腾吗?”为啥这么说呢?
你想啊,纯电动车,设计的时候车头里空空荡荡的,就放点电机和电控设备。
现在你硬要往里头塞一个烧油的发动机,也就是增程器,那玩意儿可不小,还有油箱、排气管一大堆东西,这不就得占地方吗?
按照常理推断,车头里塞满了,乘客坐的地方肯定得往后挤,特别是后排,搞不好就从一个宽敞的沙发,变成了一个只能临时坐坐的小板凳。
这种事在以前的车上可没少发生过,很多“油改电”或者“电改增”的车,空间体验都挺糟糕的。
可偏偏智己这次好像不按套路出牌。
根据现在透露出来的消息,这台增程版的LS6,车头确实是变长了,目测长了大概有10厘米,但是最神奇的地方来了——它的后排腿部空间,非但没有变小,反而还增大了!
这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智己的工程师会什么“空间压缩”的魔法不成?
这背后其实藏着的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现在越来越厉害的设计和整合能力。
咱们先来聊聊这个最关键的问题:车头长了10厘米,车里的空间怎么还能变大?
关键就在于这10厘米加在了什么地方。
咱们可以把一辆车简单地看成三段:车头、乘客舱和车尾。
很多车企为了省事,在做这种改造的时候,会选择缩短中间的“乘客舱”,给车头腾地方。
这样一来,车的总长度可能没变,但人坐着就难受了。
智己的工程师选了一条更难走,但效果也更好的路。
他们没有去动乘客舱这块核心区域,而是把增加的这10厘米,全部加在了车头最前面的部分,也就是前轮轴心再往前的那一截。
说得通俗一点,就好比你家的房子,他们不是把你的客厅改小了一块去做个储物间,而是在你家大门外面,给你额外搭了一个漂亮的前廊来放东西。
这样一来,你房子的整体轮廓是变长了,但你客厅的面积一寸都没少,甚至因为东西都挪到外面去了,感觉里面还更宽敞了。
能实现这一点,最大的功劳要给那套新研发的增程系统。
这不仅仅是简单地把一个发动机塞进去。
现在的技术讲究的是“高集成度”。
你可以想象一下,增程器、发电机、电机、油箱的相关部件、复杂的冷却管路等等,过去可能像一堆大小不一的包裹,杂乱地堆在车头。
而智己的工程师,现在是把所有这些东西,都精心设计,打包进了一个非常紧凑的“集成模块”里。
就像你收拾行李,不是把衣服鞋子一股脑塞箱子里,而是用各种收纳袋分门别类,卷好叠好,结果发现箱子里反而多出了很多空间。
正是因为这个“集成模块”设计得足够小巧、布局足够合理,才让工程师有底气把整个动力系统往前挪,从而保证了驾驶舱的空间不受任何侵犯。
这背后体现的,就是实打实的工程设计水平,是咱们国家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上进步的一个缩影。
解决了空间问题,咱们再来看看外观。
加了个增程器,它工作起来会发热,而且热量不小,所以散热是个大问题。
如果散热做不好,发动机效率会降低,时间长了还容易出故障。
智己LS6增程版的解决方案非常直接,就是把前进气格栅,也就是车头那张“嘴”,给做大了,而且做得非常大,面积差不多是纯电版的两倍。
同时,整个前脸的造型也变得更加“直立”,看起来更有冲击力。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可能会觉得这车变凶了,有点像那些几十万的德系轿跑SUV,比如宝马X4或者奔驰GLC Coupe那种风格,车头低趴,配上一个大尺寸的格栅,显得特别运动。
但你可别以为这只是为了好看。
这张“大嘴”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有足够多的冷空气冲进去,给里面的增程器降温。
而且,设计师还在格栅两侧巧妙地设计了导流槽,这些可不是装饰品,它们能非常高效地把空气分开,一部分用于散热,另一部分则顺着车身两侧平滑地流过,减少空气阻力。
据说,经过这么一番改造,虽然前脸看起来迎风面积更大了,但这台车的风阻系数反而得到了优化。
这就叫本事,一个设计改动,同时解决了工程上的散热难题,提升了车辆的颜值,还顺带优化了空气动力学性能,一举三得,这钱花得值。
接下来,咱们打开前舱盖看看。
在新能源车这个圈子里,其实有个不太好的风气。
很多车企,特别是那些从纯电平台急匆匆改造出增程版的车型,你打开它的前舱盖,往往会看到一块巨大的黑色塑料盖板,把里面的发动机、管线遮得严严实实。
厂家会说这是为了美观、整洁。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是因为里面的管线布局太乱了,工程师自己看着都头疼,干脆用一块“遮羞布”盖起来,眼不见为净。
这种做法不仅显得廉价,对车主后期的维修保养也特别不友好。
你想想,车子出了点小毛病,开到修理厂,师傅得先花半天功夫把这块大盖板拆掉,然后面对里面跟蜘蛛网一样的管线,找个故障点都费劲,工时费自然就上去了。
而智己LS6增程版这次就显得特别有自信,也特别实在。
它没有用任何大面积的盖板,而是把前舱里的结构大大方方地展示给你看。
增程器本体、电机、各种颜色的冷却液管路,都布置得整整齐齐,走向清晰明了,甚至有点工业美感。
这说明什么?
说明工程师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把每一根管线、每一个零件的位置都规划得清清楚楚,是花了大力气去做正向开发的。
对于咱们普通车主来说,这样的设计好处是实实在在的。
以后车子需要维修保养,师傅打开舱盖一看,哪里是哪里一目了然,检查故障、更换零件都方便多了,能省下不少时间和金钱。
这种把“里子”做得和“面子”一样好的造车态度,才是真正对消费者负责。
说了这么多技术层面的东西,最终还是要回到咱们乘客的实际感受上。
这次升级最让人惊喜的,毫无疑问就是后排空间了。
根据一些已经看过实车的媒体和内部人士透露,增程版LS6的后排腿部空间,相比纯电版,实实在在地增加了将近5厘米。
5厘米是个什么概念?
对于坐在后排的人来说,这就是从膝盖将将好不顶到前排座椅,到可以轻松翘起二郎腿的巨大变化。
这在同级别的车里,绝对算得上是奢侈的提升。
很多车型为了增加这么点空间,都得把整个车身轴距拉长,而LS6在轴距不变的前提下,通过优化内部布局就做到了,这确实让人佩服。
难怪有试驾过的老车主都开玩笑说,感觉自己的纯电版买早了,这后排空间提升太明显了,对家庭用户来说吸引力太大了。
可以想象,配合上它“大五座”的定位和据说更柔软舒适的座椅,这台车的后排将会是一个非常舒服的“移动客厅”。
它用事实证明了,只要车企用心去研发,真正从用户的需求出发,续航和空间这两个看似矛盾的问题,是完全可以做到完美兼顾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