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

朗逸这车,真是让人琢磨不透。说实话,每次大街上看到它,我心里总会忍不住想一句:“哟,这不是马路三大妈之一吗?”可问题来了,为什么朗逸能做得这么厚脸皮还这么值钱卖?为啥我们吐槽了半天,它卖得还是风生水起?

扪心自问,这些年来,上汽大众到底靠啥混饭吃的?靠技术?靠情怀?还是靠我们买车人的那点小算盘?咱们一个个看。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第三代朗逸,2018年开始,号称换代,轴距加长,车身加宽,动力“照顾”排放,但咱车主真能感受到啥质的飞跃了吗?1.5L那三脚猫发动机,零百十三四秒,着实有点磨蹭。你是真要家用,倒也说得过去,但真要拼性能,这速度还不如隔壁轩逸光脚跑得快。再说那内饰,大众一贯审美,简简单单,能看出些许年代感,可能比起奔驰宝马也就差那么几个手机支架。然而说到这配件,朗逸Plus专属原厂手机支架,真让我一度怀疑设计师是不是恍惚了。为啥旁边那个新势力都在内卷屏幕尺寸,咱大众能体贴到螺丝口安装实物支架?原厂情怀?别闹了,这真的就图一乐,宣示一下“我们懂你们日常生活”的优越感吗?

皮肉之下,是不是有价值呢?其实说到头,市场变了,上汽大众也被教育过了,后来几个版本起码入门配置多少过得去,虽然和那点虚荣心还是吻合的,但不算太过分。外观的升级倒是真抠出了门道,从家族式镀铬格栅到LED大灯往上一拼,再来个什么“星空前脸”,你就说社会不社会吧?一出街档次提起来,甭管里头是不是还是那老一套,脸子上先过关了,给自个买辆A级小轿车撑足面子。谁不想显得体面点?现在的朗逸,靠的本来不是多先进的技术,反倒是对面子经济那点拿捏到位。

说到这里,问题又来了:咱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车?纯电的e-Lavida也试过,100kw、38度电,搁到今天比亚迪一堆小车都碾压它,但2019年,那会儿纯电还没这么火,慢慢悠悠销量也能交差。其实大众这些年玩法挺精——今年搞个双前脸,明年推个两厢版“朗逸”,再延续点桑塔纳的路数整合个“朗逸新锐”,这一通组合拳下来,把本来早就该淘汰的老平台又续了三年命。销量?你合并着统计还不是在数字游戏?

聊到销量曲线,2023年以后,朗逸从巅峰的三四万台跌到两三万,但你琢磨琢磨,就这也能笑傲一众新势力。那些年合资、日系还想“学大众”,结果三厢小车一个个死光,连日系“平替”们都撑不住了,朗逸还能混得风生水起,不得不说,德国人玩的还是老江湖路子,吃到骨头都不剩。

站在今天,好多自主品牌都在发力,国产电车一波波出来,确实劲儿大。不少人高呼“让这些工业垃圾滚蛋!”有人夸自主,“你看人家比亚迪多牛!”也有人说,合资算是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一拍脑门,好像就都得买新能源电车,再不买就落伍。但这事儿真是这么非黑即白的吗?谁能给14亿人的用车需求下个统一标准?

咱们得琢磨个道理:买车是人生小事,但也是大逻辑。绝大多数为生活奔波的家庭,手头宽裕有限,考虑还不就是空间、稳定、皮实、不太费钱?你说998买纯电很值,但也不是每个人都合适。有人上班远、有人想省电池折旧、有人图稳定保值。真想笑话买朗逸的,没那必要。骨子里就是每个消费者,都拿自己的实际账本掂量着家底,谁也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对“买合资燃油老三样的”人,没有嘲笑,也不觉得他们固步自封。其实人家的生活比我们想象中真实、朴素、务实。手里攒点血汗钱,买个代步工具,谁不想少点操心?998的车你有你喜欢,五六月前抢了首批的、去年刚换车的、预算急用的,谁家都有难念的经。还能咋说?人家买朗逸,买的不只是车,是一份对家与生活的底气。你就像秋雅结婚,非得搁这又唱又跳,图啥呢?

有人还非叨叨,“自有品牌崛起,合资必然退场!”我真是赞同,只是屁股决定脑袋。朗逸飞度这些年还能活着,不是没道理。飞度让电车干掉了,是因为短途通勤新能源太香,真心实意地配合时代潮流。朗逸还能撑着,是生态位还存在,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历史从来不靠谁喊两句微博换得快,只能一步步推进。你着急没用,大众的人也着急,市场环境、大规模的价格裹挟、技术变革,自然有一天轮到它。眼下朗逸还能卖,是广大“老百姓”还有需求,有存量,有消费惯性,这就是现实。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其实掰开了说,朗逸在中国一路顺风顺水,终归能说明一点,大众太懂中国人心思了。人家不是只拼产品力,更深知市场心理。让你觉得A比B体面多、耐用点、开出去有个说法,不求最好但求稳妥。你要真看懂了这个逻辑,你就明白这市场怎么走都不用着急。能否决这些老家伙的,终究是我们每天琢磨“划不划算”、“摆不摆得脱面子”、“后期费不费心”的那杆秤,不是评论区的打嘴仗。

最后问题留给你们:到底什么才是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理想家用车? 是新能源,是混动,是性价比爆表,还是那啥啥配置拉满,全看你自己的生活需求和钱包深度。你承认别人的选择,别人也包容你的追求,汽车只不过是我们生活里的工具,谁都别拿自己的标准当普世金科玉律。

朗逸也许早晚要退出舞台,但退出的方式和时间,不会听谁一句喊声,而是市场、民心、消费理念多重推手缓慢挪动。你和我,都是这股浪潮里的路人甲,也都在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苟且。买朗逸、买轩逸、买电车,谁穷谁富谁高谁低,真用不着分出个输赢。买朗逸的人没必要自卑,吐槽朗逸的人也没必要自豪,这就是生活的本来模样。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所以啊,车这个小物件,面子也罢,实用也罢,新技术、旧平台,该选什么,还是你自己的事。谁都别嘲笑谁,也没人能替你活。你要是真能琢磨明白这茬,比买啥车都更不容易。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朗逸销量稳,配置升级,用户买车只图省心-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