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

先看一组非常有意思的数据吧。

3月份,华为”六界”的销量如下(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享界S9,销量751辆:

智界S7,销量962辆;

问界M5,销量1064辆;

问界M9,销量5103辆;

问界M7,销量6512辆;

智界R7,销量8520辆。

销量合计总共22912辆。

然后,再来看小米SU7,3月销量29244辆。

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有驾

看到了吗,小米汽车一款车的销量,居然比华为“六界”的销量总和还要多。

所以,网友非常形象地给起了个名字“一米战六界”。

关于小米汽车,关于小米SU7的热度一直都非常高,这也是这款车销量能够暴增的基础。

因为,有热度,才有人下单!

2025年,小米汽车的年销量目标是35万辆。

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有驾

注意,这并不是小米SU7一款车的销量。

按照原计划,小米汽车在2025年5-6月份还有一款SUV要上市发布,这款车命名为小米YU7。

两款车的销量目标是35万辆,现在来看,光小米SU7一款车就能够轻松完成这个销量目标。

小米SU7,目前的累计交付量为22.95万台。

其中,2025年,前3个月已经累积交付9.32万辆,相当于已完成年销量目标的26.6%,4月14日-4月20日,小米SU7的上险量为7160台。

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有驾

也就是说,从2025年35万辆的销量目标中扣除已交付的车辆,2025年剩余需要交付的车辆还有25.68万台,剩余36周,周均交付0.71万台。

目前来看,如果按现在这个销量趋势,个人认为光小米SU7一款车完成这个年销量目标都没有啥悬念,基本上轻松拿捏,毕竟,限制小米SU7交付量不是订单,而是产能。

不过,小米YU7的上市发布,极有可能会推迟,毕竟,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任何要上市的消息传出来,官方也没有进行预热。

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有驾

至于延期上市的原因,说一些个人推测,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首先,不久前小米SU7的事故影响很大,不光影响小米汽车的整个布局以及新车上市节奏,还影响到了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对辅助驾驶以及电池安全性上面的影响。

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针对汽车动力电池、智能辅助驾驶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

比如,对动力电池的要求直接提升为“不能起火,不能爆炸,烟气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可以说是目前为止最严格的强制要求。

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有驾

除此之外,对于智能辅助驾驶方面也有进一步要求,给现阶段的汽车辅助驾驶定了调,目前,压根就不存在“自动驾驶”一说,所有车型都处于L2级的辅助驾驶阶段。

所以说,这就对车企在宣传上做了更加严格以及合理的约束,比如,不能将辅助驾驶宣传为自动驾驶,也不能宣传“车自己开,xx公里0接管”类似的夸大宣传的话语。

同时,对于车企在智驾功能的设计上,肯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开启辅助驾驶后,驾驶员双手不能离开方向盘,不能分神玩手机、眼睛必须目视前方等等,否则,辅助驾驶功能退出并且还会被禁用。

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有驾

总之,一切规定都是为了让整个行业更加健康发展,也为了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所以说,2025年下半年以及在以后上市的新车,只要是搭载了高阶智驾的车子,估计都会在这方面加以限制。

对智驾系统升级,可能也是小米YU7推迟上市的一大原因。

除此之外,车辆在配置以及性能上的升级,也是其中一大原因。

因为,比亚迪唐L EV、智界R7等车型的上市,也给了小米YU7不少的压力,作为一款电动车,如果在空间尺寸上、在动力续航上、在充电速度上、在辅助驾驶上没有优势,那么,就很难有竞争力。

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有驾

唐L EV的兆瓦闪充、超强的动力。

还有智界R7的辅助驾驶,超长续航等等。

都对小米YU7形成了不小的挑战,我想,这可能也是小米YU7迟迟不上市的一个原因,可能需要回炉重造了。

那么,完成2025年35万辆销量目标,就落在了小米SU7一辆车的头上了,好在小米SU7确实很能打,一款车就可以挑战其他很多新势力车企的全部车系。

小米SU7,年销量已完成26%,35万年销量目标轻松拿捏!-有驾

至于原因,小米SU7出众的外观设计,不错的性能以及操控性,再加上雷总的个人影响力,还有小米庞大的粉丝群体,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车企都无法相比的。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文章就点赞转发一下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