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奥迪最近的这一系列操作,看得我一个中年人血压都上来了。
不是说他做得不对,而是这个姿势,太标准了,标准得像一个三好学生在考试的最后十分钟,发现前面有一道大题看错了题目,于是开始疯狂涂改,试图在交卷铃响前挽回一切。
这不像是在搞战略,这像是在做法事,祈求祖宗保佑。
开局先看数据,BBA三兄弟,宝马、奔驰、奥迪,去年在咱们这旮沓,销量都跟商量好了一样,齐刷刷往下掉。宝马和奔驰还好,属于是高烧之后降了点温,体征还算平稳。奥迪就不一样了,下滑11%,这已经不是降温了,这是直接快进到ICU门口了。尤其是在电动车这个新牌桌上,宝马的销量比奔驰和奥迪加起来都多,这就有点诛心了。
这就引出了一个核心问题,一个非常玄学的问题:当一个豪华品牌开始强调自己“性价比”和“战略清晰”的时候,是不是就说明它已经慌了?
是的,是的,就是慌了。
过去我们买奥迪,图的是什么?是四个圈带来的某种“你懂的”的气场,是那种介于官车和家庭用车之间的微妙平衡,是一种“我很稳重但我也不缺科技感”的社会人设。这玩意儿是玄学,是光环,是信仰。你跟一个奔驰车主聊油耗,他会觉得你在侮辱他的人格。同样,你跟老奥迪车主聊什么双离合,他只会告诉你,灯亮就完事儿了。
但现在,时代变了,或者说,桌子被掀了。
新势力们根本不跟你玩什么品牌沉淀、百年工艺这套虚的。它们是典型的掀桌子式打法,我活不了,你也别想好过。上来就是冰箱彩电大沙发,800V快充不要钱一样地给,激光雷达跟批发似的往车上堆。这场面,就像是修仙小说里,一个正派大宗门还在按部就班地练气、筑基、结丹,结果旁边冲出来一个练魔功的,直接吸干了一座城的灵气,一天之内就元婴了。
你跟他说根基不稳,他说你懂个屁,老子都会飞了,你还在地上画符。
奥迪现在面临的就是这种局面。它所有的动作,包括那个宏大的“品牌史上最大规模车型战略”,本质上都是在回应这种魔功的冲击。我们来拆解一下奥迪的这套“还阳大法”。
第一招,叫“多生孩子好打架之平台炼丹术”。
奥迪搞出了一堆平台:MEB、PPE、J1,未来还有个终极缝合怪SSP。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牛逼,特别有技术储备?但翻译过来就是:我也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所以我把所有可能的路都走一遍。MEB是经济适用房,给Q4 e-tron这种入门级选手住;PPE是豪华大平层,给Q6 e-tron这种中坚力量住;J1是赛道旁边的独栋别墅,给e-tron GT这种顶级跑车住。
这不叫战略,这叫广撒网。讲真,看到这么多平台,我脑子里想的都是我那堆没拼完的高达模型,买的时候雄心壮志,拼起来只想死。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东方不亮西方亮,坏处是资源极其分散,每一款车都像是后妈养的,分不到全部的爱。最后可能就是,每个平台都做了,但每个平台都没干过人家ALL IN一个平台的。
第二招,叫“拥抱中国之求生欲拉满”。
什么“在中国,为中国”,什么“中国创造”,甚至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把标志性的四个圈都给改了。最骚的是,它开始跟华为合作搞自动驾驶了。
这个操作,堪称典中典。这就好比一个欧洲老牌贵族,发现自家的骑士剑法干不过东方的武林高手了,于是放下身段,跑到武当山去学太极拳。他悟了,他真的悟了。他终于明白,所谓的自动驾驶,决胜的关键根本不在德国不限速的高速公路上,而是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菜市场门口。
那里有逆行的“老头乐”,有鬼探头的电瓶车,有随时可能冲出来的小狗。你的激光雷达再牛逼,算法再先进,能算得过一个不讲道理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奥迪去找华为,本质上是承认了一件事:在“道诡异仙”的中国路况面前,所有实验室里的技术参数,都是一张废纸。这叫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道士”去做。
第三招,也是最体现中年危机的一招,叫“燃油电车两手抓之我不能输”。
奥迪一边说2033年要停产燃油车,一边又在悄悄研发高效燃油机和插混。甚至还搞出了一套命名规则,偶数给电动车,奇数给燃油车。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种行为简直是感同身受。这就好比我嘴上天天喊着要养生,要戒烟戒酒,保温杯里泡枸杞;但夜深人静的时候,还是会偷偷点开外卖软件,来一份烧烤加冰啤酒。
为什么?因为欲望还在,但能力不行了,心里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奥迪就是这种心态。它害怕万一电动化是个骗局怎么办?万一大家过几年又回头买油车了怎么办?所以它不敢all in,它必须给自己留条后路。这种“既要又要”的心态,投射到产品上,就是一种拧巴。既不够纯粹,也不够决绝。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在中间反复横跳的,最后都会变成炮灰。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奥迪比作一个陷入中年危机的老干部,可能有点刻薄,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传神的?
它曾经阔过,有过辉煌的履历和稳固的江湖地位。但现在,面对一群不讲武德的年轻人,它所有的经验都成了包袱。它努力学习网络黑话,试图跟上潮流,但说出来的梗总是慢半拍。它疯狂健身,想证明自己宝刀未老,但肌肉的增长速度远跟不上发际线的后退速度。
所以奥迪这一整套所谓的“史上最大规模车型战略”,在我看来,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我救赎。它把能拿出来的家底都拿出来了,PPE平台、中国特供、联名华为、改名换姓……这简直就是把最后的家底都拿出来梭哈了!就问你怕不怕?
但最终决定成败的,可能并不是这些复杂的战略。而是一个最简单的问题:
当一个新的信仰(新势力)已经崛起时,你这个旧神,拿什么去让信徒们为你继续充值?
靠那个听起来很厉害的PPE平台吗?还是靠那个连自己都分不清的奇数偶数命名法?恐怕都不行。最终还是要回到那个最本质的“玄学”上。你必须重新构建你的光环,你的信仰。
所以奥迪这套组合拳打下来,到底有没有用?不知道。但姿势一定要帅,口号一定要响,这才是豪华品牌最后的倔强。毕竟,信仰这东西,充值就完事了。能不能让用户心甘情愿地掏钱,才是对这场“法事”灵不灵的唯一检验标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