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星的购车选择,一直是本地消费风向标。 2025年11月初,港姐郭可盈与丈夫林文龙高调提走一台顶配37万港币的国产电动SUV,全程获品牌方东亚大区负责人接待,现场鲜花、定制交车仪式一应俱全。
更早的2025年1月至9月,国产纯电豪华MPV极氪009在香港卖出765台,取代长期霸榜的丰田埃尔法,成为当地MPV销量冠军;同品牌的中型SUV极氪7X则以476台的销量超越特斯拉Model Y,稳居同级销冠。
郭富城、刘嘉玲、佘诗曼等近十位香港艺人,相继将座驾换为极氪009。 这些变化显示,国产电动车已从“性价比选项”升级为香港精英阶层的主流选择。
过去,香港消费者对国产车存在“技术滞后”“设计土气”的刻板印象。 但2025年,香港每三辆新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中国品牌。
比亚迪以26.7%的市场份额超越特斯拉,成为当地新能源车销量第一;极氪、小鹏也挤进销量前六,三者合计占据超35%的市场。 明星群体的示范作用直接推动了这一转变。
例如TVB演员陈豪专程到内地提车腾势N9,影帝姜大卫从奔驰E200换为比亚迪海豹,张卫健购入小鹏X9。 这些案例通过社交媒体扩散后,国产车的“面子难题”被彻底打破。
成本仅为燃油车的十分之一。
对于郭可盈这类高净值用户而言,37万港币的购车支出仅相当于她每年购置衣包的开销,但长期节省的维护成本仍具吸引力。
香港政府的“一换一”计划(置换电动车可减免最高28万港币税费),让国产电动车实际售价与燃油车持平。 比亚迪海狮07EV凭借免税后约35万港币的价格,在2025年6月单月卖出794台,超过特斯拉Model 3。
数据显示,40-50岁的中产家庭成为购车主力,他们尤其看重6年15万公里全车保养、电池终身质保等长期服务。
香港街道狭窄、停车位紧凑,频繁启停的交通环境对车辆静谧性和操控灵活性要求极高。 电动车在堵车时静音运行、空调持续供电的优势明显。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2025年香港车博会上表示,香港的窄路窄车位是测试高阶智能驾驶的天然场景,公司计划在2026年实现智驾系统本地化落地。 目前,极氪009已凭借一体压铸车身结构和全车隔音设计,被香港用户称为“移动堡垒”。
国产车在香港的渗透呈现分层特点:比亚迪、红旗凭借每公里0.13港元的超低运营成本,拿下香港政府3000辆电动的士订单;而腾势D9、极氪009则瞄准高端市场,第三排座椅舒适度被用户评价“优于埃尔法”。
2025年,在港销售的新能源车型从2022年的40款增至78款,比亚迪以11家门店居首,MG、小鹏、埃安等品牌也通过3-6家门店快速布局。
尽管销量增长迅猛,国产车在香港仍面临充电桩不足的瓶颈。 以特斯拉为例,其专属充电桩数量是比亚迪的3倍。
同时,同配置车型在港售价约为内地的两倍,例如比亚迪ATTO 3在香港标价23.8万港币,比内地高出一倍。 此外,部分消费者建议车企在车标设计、内饰细节中融入港式文化元素,以增强本地认同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