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宝马新5系,邻居都说变样了,里面的讲究其实藏着不少事儿
今年的动静,不用看朋友圈,大院里几个铁哥们已经嚷嚷开了。新一代宝马5系一出渲染,老李站在我家门口啧啧两句:“这玩意儿还认得出来不?咋一股小伙子味儿。”老款搁大院儿三年前还逢年过节跑婚庆,现在估计年轻人更中意了,谁还认那圆鼓鼓的模样。
其实看了实车照片,变化挺细的。前脸双肾这次给灯挤在一块,说实话,头回见还有点不习惯。格栅跟大灯缝得跟榫卯一样,底下进气那块也不再死板。狗哥前几天刚租了一台试驾版,回来一直念叨“侧面腰线飘着,上手像跑鞋”,车门那把手,藏得连娃都点着好奇,路边熏肉师傅指着说“这门开起来别搞掉漆就行”,轮毂大得像小卡车。
车屁股细节也有新玩意儿。尾翼小黑边,刚开始瞅着怪,时间久了觉得挺俏皮。尾灯横得瘦,关灯一排红线,老远一眨眼一台新5。圆灯没了,倒好认。据说快年关时有家伙用尾翼上面拉了点装饰线,结果洗车被师傅批:“这高档尾巴别乱贴,掉漆还得我擦。”
要说纯电版,那又是另一把劲。前格栅全封了,直瀑布形老二楼陈师傅念叨“这电车真不怕堵气”。屁股没排气管,少了点热气腾腾的范儿,不过也干净利落。侧边的进气口摆明了就是冲性能来的,刚提车的杨姐连夜往群里拍视频:“这像科幻片里偷跑的车,半夜回家都不怕被认错。”
讲到里头,说实话别家三代新车内饰还没彻底亮相,我去年去展厅有台概念车样品,屏幕晃得跟家里电视墙。方向盘三幅那种,握把不滑,好几个人说“像握拖拉机头”。大屏幕连着仪表,一整片亮,中控屏浮着怎么戳都灵。师傅修车时吐槽“这物理键没了,坏了你找谁修,过保惜钱啊”。反正看着高级,就是不知道冬天手指湿会不会不灵。
用料一向不差,摸着软乎,座椅缝线还讲究。听街口的维修伙计说新车有种叫“全景视域桥”,导航、车速直接投到挡风玻璃上,再有个啥“增强3D平视”,我自己没体验过,群里说新司机至少不会低头慌张。就算开夜路,灯光投屏比以前亮快点。
动力大伙更关心,二院李哥家5系用三年了,堵车那点顿挫特烦。这次听说2.0T和3.0T继续等着,再叠个“轻混48V”,娃娃房里帮忙开都不会窜得慌。电车版本,市区跑上下班绝对够,单电机没声儿,老妈喜欢安静。要偶尔高速冲刺,群友念叨双电机版本,“一脚下去推背感甭说,跟老K5油门几乎齐”。不过有人说电车隔音做得还没油车细,听胎噪多点。
顺带说个冷门事,上月有群友新车刮了点门槛漆,修理厂小伙子看配置,说纯电门板用特殊复合材,补漆要等德国备件,有钱都快急疯了。这配置之前没人注意,换车门有人调侃“还不如买老款,皮实”。
行业里都在传,宝马这两年玩智能化、电动化上头。销售小妹顺嘴提“今年纯电销量翻了三分之一”,其实后台数据有专门群和小会,某厂小哥吐槽新5系AI语音本地化不太地道,唤醒指令还卡壳。“硬件不错,软件有点飘”——这一点还是华为HiCar合作以后才算赶上同级水准。“手机投屏导航,终于不用绑个数据线在方向盘上挂”,老赵家侄子就为了这个换了车。
说起历史,1972年头一次见5系还是隔壁厂老胡,从那会到现在跑了八代,价格一起长高,路上能见到老五系铁皮褪色的也不少。中国卖了两百万台,都说“宝马路上跑得最多”,其实保有量大也闹出些新老车主吐槽,有人买新款说“高级感没以前纯粹”,有人拿老款保养,“机械味儿多点,屏幕少点”。
最近邻居贴了条挂牌,“年底等新5系降价”,说不定又掀一波换车热。车主圈里流传,谁先换新5、谁年会分红包。不过我隔壁的半夜修车店,有台老五系撞了树,尾灯碎了一半,还能亮。师傅点根烟叹:“这老车皮下子厚,新款屏幕多,怕就是修起来更难。”
最后说一句,王阿姨家小孙子昨晚玩小模型,非要把两台老五系撞一块“看看掉不掉挡”,全家笑翻了。新车还没进县城,估计摆摊那条街又得遇到真家伙——到时谁坐谁的,谁改谁的,车主八卦估计还得多两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