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籁居然沦落到这般地步?降至11.98万,车子还是卖不动!

日产天籁,这个曾经的日系豪华轿车明星,起售价居然跌破12万,仅需11.98万元就能入手! 顶配也不到18万。 听起来像天上掉馅饼,但残酷的现实是,价格降到冰点,车子却照样卖不动。 近三个月的销量让人大跌眼镜:只有3442辆、4295辆和5297辆——比起过去的月销轻松破万,如今缩水近半。 消费者就像约好了一样,避开这款燃油老将,转投新能源汽车的怀抱。 是什么让天籁沦落到这般地步? 市场像一部无声电影,新能源浪潮席卷而来,老牌燃油车被狠狠抛在脑后,连一句告别都懒得说。

天籁居然沦落到这般地步?降至11.98万,车子还是卖不动!-有驾

价格跌到11.98万起,这在日产天籁的历史上绝对是头一遭。 指导价原本定在17.98万至23.98万,但为了挽救销量,经销商使出浑身解数,终端优惠后直接砍到11.98万起步。 顶配车型更是降到17.98万,比一些国产紧凑型车还便宜。 别克君威就是例子,起步价10万出头,销量却比天籁好不少。 放在以前,天籁可是高端货色,天籁公爵版甚至能和奥迪A6一较高下。 现在呢? 沦落到靠降价求生,却收效甚微。

天籁居然沦落到这般地步?降至11.98万,车子还是卖不动!-有驾

销量数据赤裸裸揭示了冷清局面。 今年以来,天籁的月销数字一路走低,三四千辆的月销量连高峰期的零头都不到。 数据显示,2019年前后天籁在中国市场年销能达到15万辆以上,如今滑落到年销预计不足10万辆。 这种腰斩式下滑让经销商压力山大,库存堆积如山,促销活动满天飞,但消费者依旧不买账。 一位北京4S店销售坦言,店内现车充足,却鲜少有人问津,顾客进门就直奔新能源区。

产品上,天籁并非一无是处。 舒适性依旧是最大亮点,座椅被戏称为“移动大沙发”,宽大柔软,包裹感极强。 日常通勤时,坐上去就像回家窝在沙发里,同级车型里数一数二。 动力系统的主力是2.0L自然吸气引擎,配上CVT变速箱,输出156马力,峰值扭矩197牛·米,驾驶平顺性没得挑。 油耗表现同样抢眼,WLTC标准下百公里仅6.41升,接近一些油电混动车型的水平。 可靠性多年验证,小毛病少,用车成本控制住了。 这些本该是卖点,但在新时代里显得苍白无力。

但问题同样扎堆。 车身尺寸上,车长4906毫米,轴距却只有2825毫米,后排空间捉襟见肘。 乘客腿脚局促,尤其带娃家庭觉得不够宽敞。 如果轴距能加长50毫米,竞争力或许会好些。 外观设计争议很大,车头元素堆砌太多,大灯和中网连接显得夸张复杂。 不少人吐槽说颜值掉队,还不如上一代V-Motion设计大气。 侧面和车尾的小亮点,比如D柱断开处理,有人觉得个性化,更多人嫌它画蛇添足,破坏了整体感。 内饰方面更被诟病,对称式布局老掉牙,12.3英寸悬浮屏聊胜于无。 低配车型用7英寸机械液晶仪表,和国产新能源车的大屏一比,科技感全无。 双拼色内饰和仿木纹装饰试图提升档次,但新鲜度不足,用户反馈坐进去就有种过时感。

天籁居然沦落到这般地步?降至11.98万,车子还是卖不动!-有驾

市场巨变是天籁卖不动的主因。 新能源汽车如比亚迪秦PLUS、特斯拉Model 3强势崛起,2024年中国新能源渗透率突破40%。 这些车型起步价也在10万出头,却提供油电混动或纯电方案,用车成本更低,智能配置齐全。 消费者调研显示,家庭买家更偏好低油耗、高科技的产品。 天籁的2.0T版本少人问津就说明问题:马力224匹,动力虽强,油耗却飙到8升以上,背离了主流需求。 竞品如丰田凯美瑞混动版月销稳定过万,本田雅阁也靠混动技术吸睛,而天籁迟迟未推混动,直接被时代列车甩下。

日产整体战略也拖了后腿。 公司重心转向电动化,资源倾向ARIYA等新车型,天籁更新缓慢。 消费者口碑中,抱怨高速噪音大、车机系统老旧的帖子随处可见。 安全性能对比中,天籁的碰撞测试得分不如新势力车型。 这些因素叠加,让它在性价比战中败下阵来。 汽车论坛里的讨论一边倒:花12万买个燃油老车? 不如加点钱上比亚迪汉,科技感拉满还省油。

终端销售现场更显冷清。 走访多家4S店,天籁展车区人迹寥寥,销售员热情推销却效果甚微。 一位看车大妈直白地说:“现在满街绿牌车,谁还买这种油老虎? ”降价海报高高挂起,11.98万的标签醒目,但顾客脚步匆匆,转向隔壁新能源品牌。 数据显示,天籁的库存周转率已降至行业低位,压库风险加剧。 这种市场氛围,就像一曲无声的安魂曲,宣告传统燃油车的黯淡退场。 销量数字定格在低迷区间,降价策略彻底失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