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个电动车市场如火如荼的今天,你知道悦也PLUS一年的销量居然不超过1000台吗?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新车,而是宝骏向电动化转型的野心之作,可为何这样的新生力量却被市场冷落得如此惨烈?
是消费者的口味在变化,还是产品本身存在着致命的缺陷?
当年的悦也初亮相时,无疑是一道亮眼的风景线,它的小巧体型和时尚外观曾吸引了多少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人们纷纷憧憬着,它是微型车领域的小清新,是赶上电动潮流的青年代表。
可惜,真正走入实车与驶出的风景,却让人失望透顶。
大家都在吐槽:尺寸太小,实用性孱弱,从而纷纷转身去拥抱竞争对手的更多选择。
于是宝骏在市场压力下推出了悦也PLUS,倍受期待的时刻终于到来。
然而迎来的,却是无情的销量数据,真正让人心寒。
这一年的时间里,它的销量如同兔子在狭缝中狂奔,怎么也突破不了那道千台的门槛。
消费者不禁问:这车到底有何不同?
当悦也PLUS以7.68万元的门槛走入消费者视线时,先前的期待仿佛又被点燃。
然而,坐在那迷你车内,感受到的依旧是拥挤的空气。
3996毫米的车身长宽高似乎用尽了所有可能的空间,却还是显得格外小气。
如果你曾坐进比亚迪元UP,或者奇瑞iCAR 03,你会发现,这哪能称得上是一辆车?
更像是个移动的盒子。
围着链条,车门一打开,仿佛看见那些对着阳光微笑的朋友们都在面露尴尬——再美的外表,也掩盖不了寸步难行的窘迫。
即使新款的12.8英寸中控屏绽放着炫丽的光芒,加上一些露营模式和小憩场景模式的噱头,但实用性不足的现实犹如压在胸口的巨石。
当你开车出行,必须考虑的不仅是驾驶,还要想想如何安放自己的包和设备。
满载的车厢到底还能不能载得下你的心情?
这还不算完,继续深入悦也PLUS的配置体验,令人无奈。
它的配置表倒是看得让人眼花,然而比起竞品元UP,差距犹如今天与明天的坚冰。
先进的车道偏离预警、碰撞预警,这些配置宛如高高在上的明星,而悦也PLUS还在拼命凑着笑脸,却仿佛永远买不到一张群星联欢的门票。
车载行车记录仪、雪地模式、L2级辅助驾驶……这压根是另一个产品的标准配置,而悦也PLUS则显得徒劳无功。
当然,不容小视的还有价格策略,宝骏这次终于不再高高在上。
降价至7.68万元,是不是能让他们重新夺回市场的青睐呢?
然而,只能令人感慨:在汽车市场最激烈的竞争中,调整价格之举是否已为时已晚?
那些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需要时间去建立的,而不是一纸降价政策就能拯救的。
降价探索的潜力神秘而未知,面对已经饱和的市场,是否真的能重燃历史的辉煌?
悦也PLUS的未来该何去何从,似乎没有人能给出明确的答案。
纵然它是一辆电动车,富有科技感的设计与亮眼的显示屏幕依然不能掩盖它在竞争中的落后。
是的,年轻的车主们对于外观的个性化已经失去了兴趣,价值需求的平衡才是生存的底线。
所以,当我们真正坐到这款小车里,看着联网的信息流,思考着这个品牌所承载的科技与梦想时,却发现,期待中的美好似乎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或许宝骏更应该认真聆听消费者的心声,踏踏实实提升悦也PLUS的竞争力,而不是在市场竞争中继续沉浮。
别让这款本该充满希望的车型,成为电动汽车市场的一朵孤芳自赏的花,只能静静地等着被时代抛弃。
这是宝骏悦也PLUS的真实写照,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声势浩大的电动浪潮中,究竟能否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时间将给出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