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周期调整,而是体系性崩塌。”——2025年7月2日,特斯拉二季度交付量同比暴跌13.5%,连续两季度双位数下滑,创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跌幅。尽管单日股价因“未跌穿35万辆底线”反弹4.97%,但前一日因马斯克与特朗普政策冲突引发的5.34%暴跌,已让市值蒸发3800亿人民币——这组数据撕开了特斯拉深陷政治漩涡、产品老化与竞争围剿三重绞杀的现实。
一、市场表现全面溃败:交付量“腰斩式”滑坡,财务指标亮红灯
全球销量断崖下跌:2025年二季度特斯拉仅交付384,122辆汽车,较去年同期减少近6万辆。主力车型Model 3/Y交付量同比下滑12%,高端车型Model S/X及Cybertruck交付量仅10,394辆,大幅低于预期的14,644辆。更严峻的是,特斯拉需在下半年额外销售11万辆才能实现全年正增长,而2024年其已遭遇十年来首次年度销量下滑。
财务数据全面恶化:一季度营收193.35亿美元同比缩水9%,净利润暴跌71%至4.09亿美元,汽车业务收入锐减20%。若非5.95亿美元环保积分收入支撑,核心业务已陷入亏损。营业利润率骤降至2.1%的警戒线,库存积压高达25,934辆,暴露供需严重失衡。
区域市场全面失守:
欧洲:5月销量暴跌27.9%,年内累计下滑37.1%;
中国:市场份额从2020年峰值15%骤降至7.6%,虽6月批发销量同比微增0.8%,但前五月颓势难挽;
美国:2025年前两月注册量暴跌70.6%,左倾核心市场旧金山、纽约销量断崖式下滑。
二、政治漩涡撕裂品牌:马斯克“参政”引爆85%投资者恐慌,销量遭反噬
政治豪赌代价惨重:马斯克担任特朗普政府“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后,85%投资者认为其政治活动对公司产生“负面甚至极其负面影响”。品牌吸引力急剧恶化:考虑购买特斯拉的消费者比例从2022年22%骤降至7%,与林肯、道奇等非豪华品牌持平。民主党潜在买家流失更触目惊心:意愿购买率从23%暴跌至13%,共和党群体虽升至26%,但保守派普遍抵触电动车,转化率存疑。
民众用脚投票:洛杉矶电视高管加思·安西尔直言:“开特斯拉像戴MAGA红帽般令人不自在”;南加州企业家迭戈·莱波里尼为抗议马斯克亲特朗普,抛售所持股票并试图退租Model Y。欧美展厅频遭抗议者包围,充电站被喷纳粹标志,品牌形象深陷泥潭。
政策反噬雪上加霜:特朗普“大而美”法案拟取消电动车税收抵免,特斯拉恐年损32亿美元。马斯克威胁成立“美国党”对抗两党,却遭特朗普反击“审查政府补贴”,直接导致特斯拉股价单日暴跌14%,市值蒸发1500亿美元。
三、组织动荡与自救困局:马斯克亲掌销售难挽狂澜,技术空心化隐现
管理层地震:亲信Omead Afshar离职后,马斯克被迫亲自接管欧美销售业务,北美销售副总裁Troy Jones需直接向其汇报。分析师警告“CEO精力分散加剧运营风险”,此前马斯克承诺5月“大幅减少”参政专注业务,但7月初仍因税收法案与特朗普公开争执。
技术路线遇阻:储能业务虽逆势增长(营收同比飙升67%至27.3亿美元),但核心汽车技术创新滞后。改款Model Y续航仅微增31km,而竞争对手比亚迪上半年电动车销量突破100万辆,特斯拉“全球销冠”地位首次易主。Robotaxi服务屡次跳票,原定6月推出至今未见踪影,被批“画饼充饥”。
四、竞争围剿与未来迷途:中国车企蚕食全球市场,毛利率跌破生死线
中国军团碾压:比亚迪凭借100万辆上半年销量(超特斯拉72.1万辆近40%),未入美国市场已夺走特斯拉“全球电动车销冠”头衔。更致命的是,中国本土品牌抢占**15%**全球市场份额,迫使特斯拉上海工厂降价求生。
成本失控恶化盈利:一季度单车销售成本仍超3.5万美元,而Model 3/Y频繁降价致毛利率承压。为转移823亿美元关税成本,特斯拉多款车型涨价:Model 3长续航版国内售价上调至28.55万元,美国市场汉美驰电水壶涨价45%,进一步抑制需求。
当马斯克在“空军一号”宣称一切顺利时,加州居民丽贝卡·索恩正将Model Y订单换成比亚迪海豹——“每省1美元,他都用在政治赌局而非改善我的车窗异响”。
“当CEO成为品牌最大负资产,救赎只剩倒计时。” 摩根大通分析师莱因哈特的警告正在应验。若政治狂热持续凌驾商业理性,特斯拉的墓志铭上将刻着:这里埋葬着一个被野心焚毁的科技乌托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