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刚听说追觅要造车的时候,我差点把嘴里的咖啡喷出来。追觅?那个做扫地机器人的品牌? 要跟特斯拉掰手腕?这操作也太“上头”了吧!但等我扒完他们放出的那些信息,反而有点坐不住了——这哪是造车,简直是把“卷”字刻在了车头上。比特斯拉还特斯拉?比马斯克还马斯克?听着像吹牛,可细看下来,还真不是空口白话。他们这波操作,有点东西。
先说外观,追觅这台车的设计语言,简直是把极简主义玩到了极致。没有多余的线条,没有花里胡哨的灯组,整车就像一块被风削过的石头,风阻系数直接干到了0.19Cd。什么概念?特斯拉Model S是0.208,保时捷Taycan是0.22,追觅这数据一出,灯厂奥迪都得抖三抖。车头没有传统格栅,全靠隐藏式传感器和主动进气系统维持温度,侧面是无框车门+电子后视镜,车尾一条贯穿式灯带,点亮后辨识度拉满。你说它像特斯拉?确实有影子,但更干净、更“未来”。开上路,绝对属于那种“走路摇头晃脑”的主儿,回头率顶呱呱。
坐进车内,更离谱。追觅直接把“智能家电”的逻辑搬进了座舱。中控没屏幕,全靠AR-HUD投影,导航、车速、音乐全打在前挡风玻璃上,眼睛不用低头。语音助手是自家打磨多年的AI系统,响应速度比特斯拉的快了不止一拍,你说“我有点冷”,它不光调空调,还会问你要不要开启座椅加热和方向盘加热。座椅用的是和追觅空气净化器同款的抗菌材料,香薰系统还能根据心情自动调节气味。这哪是车?分明是会移动的智能家居中心,上桌第一个动筷的排面,真香!
动力和续航这块,追觅也够狠。纯电平台,双电机四驱,百公里加速3.2秒,这成绩已经摸到超跑门槛了。重点是续航,CLTC标称800公里,但实测高速600公里还能剩20%电量,这燃油经济性,比很多油车都省心。人家用的是自家研发的三电技术,电池支持800V高压快充,15分钟补能500公里。你还在服务区吃泡面,它的电已经快满了,这效率,特斯拉超充站看了都得说句“支棱起来”。
智能化方面,追觅更是直接拉满。L2++级辅助驾驶只是基础,人家直接上了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而且是无图方案,不依赖高精地图,全国都能用。自动变道、避让大车、识别鬼探头,一套操作行云流水。最绝的是自动泊车,别说侧方,连那种极限窄车位,它都能一把进,还能远程召唤车辆自动开到你面前。这哪是开车?简直是召唤神龙。特斯拉FSD还没完全放开,追觅这边已经把功能做得明明白白,有点打脸那味儿了。
安全性也不能忽视。全车铝合金占比超80%,车身刚性杠杠的,配合全系标配的10个安全气囊和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碰撞测试直接冲着五星去的。底盘设计低重心+前后双叉臂悬挂,过弯稳得一批,侧倾抑制比Model 3强不少。跑高速,底盘贴地感十足,不像在开船,倒像贴地飞行。这种操控感,已经有点“驾驶玩具”的意思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台“王炸”车型,对手能是谁?特斯拉Model 3肯定是头号劲敌。Model 3的优势是品牌认知高、超充网络成熟、保值率相对稳定。但它也有短板,内饰太素、做工一般,辅助驾驶在国内落地慢,买它的人,多少有点信仰加成。再看比亚迪汉EV,性价比高、续航扎实、配置丰富,但设计偏保守,智能化体验还是差了点火候,想上高端,总感觉差点排面。还有个小众但强劲的对手——极氪001,操控好、空间大、猎装造型帅,可车机系统偶尔卡顿,小毛病有点多,属于实力强但不够省心的类型。
对比下来,追觅这台车的杀伤力在哪?它把家电领域的用户体验,无缝移植到了汽车上。你不需要学习复杂的操作逻辑,一切就像用手机一样自然。而且它不靠品牌溢价,定价据说在25-30万区间,直接把高阶智能电动车的门槛打下来了。这对老车主可能“气的蹦起来”,毕竟刚提车就“跌冒烟了”,但对消费者来说,简直是天塌了的好事——原来好车可以这么便宜、这么聪明、这么贴心。
当然,追觅也不是没短板。毕竟是新品牌,渠道少、售后网点还没铺开,万一坏了,维修得等配件。品牌信任度也得靠时间和销量一点点积累,不可能一上来就成“国民神车”。还有就是,太智能的车,会不会让人产生依赖?万一系统出bug,手动接管会不会手忙脚乱?这些都是潜在风险。
但话说回来,追觅这波操作,至少证明了一件事:造车这事儿,真不一定非得老车企才能玩转。他们用做家电的极致思维,重新定义了智能电动车的可能性。不是简单复制特斯拉,而是从用户体验出发,把每个细节都做到“顶呱呱”。这种“比马斯克还马斯克”的狠劲,你说是吹牛,可人家真干出来了。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你会考虑买一台追觅汽车吗? 它没有传统品牌的光环,但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力。它可能不是最稳妥的选择,但绝对是当下最让人“上头”的新玩家。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或者,面对Model 3、比亚迪汉、极氪001这些老面孔,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