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100元的国产joycon无疑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选择。
尽管这款手柄在功能上有所取舍,去除了NFC和红外功能,但保留了核心的陀螺仪和马达震动技术,足以支持大多数游戏的顺畅体验。
当然,市场上还存在一些功能更为简化的国产手柄,它们甚至不具备陀螺仪、马达震动和无线连接等功能,因此在此不做过多讨论。
接下来,我们简要探讨一下这款手柄与正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差异:
首先,外壳材质上,虽然使用了与正品略有差异的塑料,但通过磨砂处理,手感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且价格因素也让人更容易接受。在细节处理上,如字符雕刻和按键表面质感,虽不及正品精细,但也不至于显得过于廉价。
其次,由于功能上的简化,这款手柄的重量相对较轻,这一特点在实际使用中感受明显。
在连接性能方面,可能存在协议破解不完全的情况。特别是在休眠唤醒后,需要约3秒的时间才能与主机建立连接。但一旦连接成功,游戏过程中则不会出现明显的延迟。
在震动反馈方面,虽然与正品相比略显单薄,缺乏层次感,但PWM波的震动方式仍然能够带来一定的游戏体验。
此外,ZL/ZR按键的回弹感较差,这也是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最近,我遇到了一个意外情况——switch从桌上摔落后,ZL/ZR按键完全失去了回弹。考虑到更换成本,我决定在pdd上购买所谓的“正品”排线,价格为14元。
拆开手柄后,我发现其内部结构如下:
与正品拆解后的对比:
通过观察,我发现螺丝规格和布局与正品完全一致。主要的差异在于重新设计的PCB上。虽然排线接口的布局保持一致,但明显可以看出电路图有所简化,芯片数量也有所减少。其中的BR02513芯片来自不知名的小作坊,我无法确定其生产厂商。而电源管理芯片则采用了国产替代品。
值得一提的是,摇杆部分虽然没有任何标识,但其性能并不逊色于正品。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整体的使用体验。
当然,ZLZR这类微动开关的引脚是通用的,即便真的是正品也能互换。更换排线后,按键手感得到了明显提升。
不过,内部的塑料材质确实令人失望,显得相对廉价。
从成本控制的角度来看,这款手柄在马达、塑料、芯片以及ZLZR微动开关等方面都进行了精简。除了初期设计PCB和打版贴片的费用外,其利润空间仍然相当可观。尤其是考虑到前几年这类手柄的价格普遍在150元以上,这一结论更加明确。
我不禁想象起小作坊按件计薪的生产场景,这或许正是这款手柄能够保持如此低价的关键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