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道,开新车算什么?现在大家讨论汽车都快不是讨论车了,更像是在讨论手机上的新功能——还没人愿意把它只是当个“交通工具”。前些年说买车图个“省心”,无非是省油、省钱、不容易坏,遇到个下雨天能遮风避雨,再大点儿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逢年过节带家人走亲访友。但现在一问,动辄就是什么“智能座舱”、“智驾系统”、“自动泊车”、“激光雷达”,恨不得车主本人都不会开车了,全交给芯片。
上汽通用五菱拉着华为官宣搞合作,这消息一出来,有人喊着说这是技术天花板碰上销量天花板。这听着挺唬人:华为的技术,大家都见识过,手机行业打到天花板了,搞新能源车又是各种“遥遥领先”;五菱呢?不用多说,地库里谁能没有辆宏光,真的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那这两家一搭伙,能不能真成了造车界的“梦之队”?
我倒是有点好奇:技术天花板和销量天花板到一起,有没有可能反倒打个擦边球,最后变成谁都不沾边?为什么这么问?想想看,“技术”跟“销量”,说到底是两拨人——花钱买技术这群人,和愿意为车买单的用户,常常不是百分百重合。技术叠得再高,真正在意车里这些黑科技的,会不会还是那头几万块买辆代步车,家里有个六座就能满足全家需求的人?还是说,这次两家能真怀着诚意,把技术降维到普通人能用得上、用得起、用得懂?
不说虚的,先看看这次在新车华境S上的操作。所谓智能驾驶、激光雷达、鸿蒙座舱,这些词说出来你头晕不头晕?激光雷达,说是布置在车舱里,不像以往老款那样凸出来像“犄角”,外观整齐好看。这点我赞一个,毕竟大部分人,买车不想整的跟变形金刚似的。但技术归技术,我就琢磨一个事儿:是不是把雷达藏起来,功能就能实现得更好?官方说舱内激光视觉方案不容易受到恶劣天气影响,夜晚、暴雨都能“舒适刹停”,高速遇小障碍也能稳稳落地。听着牛逼,但实际用车时,是不是真就能如广告所言?智能驾驶现在谁家都吹,真到关键一刻,是不是还能稳住?这答案暂时没人敢拍胸脯。
我自己最在意的反倒是“智能座舱”那套。其实,“座舱”这词,前些年大家压根听不到,顶多说“内饰做工好坏”,是不是有个大液晶屏。现在又说鸿蒙系统、灵语座舱、场景模式、交互优化。“三千万人交互习惯沉淀”,这数据说出来跟人工智能似的。问题来了,咱中国家庭,买六座SUV,大多数用车场景啥?就是一家人出行,老人孩子都坐的舒舒服服,开空调、听广播、偶尔语音导航,能帮忙找找附近厕所、餐厅,这就够了。非要在车上做个“虚拟助手”,时不时跳出来跟你嘘寒问暖,是不是有点用力过猛?智能科技到底是在帮我们,还是在塞给我们一堆没必要的选择题?
说得再直白一点,我并不否认科技带来的便利。比如听说五菱灵犀动力4.0那套,12合一电驱、体积小、功率提升、能耗降低,技术玩得花那是真心高级。再看半固态电池,理论续航能上1000km,那确实爽。可问题的核心,还是在于“能不能解决真正的用车痛点”——你说省电,谁都喜欢;你说续航,谁都怕里程焦虑;但电池安全、充电速度、冬天掉电这些事,是不是也能每一次技术迭代都顾及?大家车主并不是冲着技术参数买车,而是冲着“日常用起来是不是舒服、不犯愁、不用变成技术员”去买。
可能有技术大拿要批评我了,说你老说“用车场景”,是不是不懂科技的乐趣?其实我不是不懂,我只是觉得“科技创新”跟“用户价值”是两回事。技术革新不能只搞参数比拼,最终还是要落地,扎根在每一次出行、每一次上下班,用户不需要懂技术,用户只想让科技把问题变得简单。否则,你技术天花板再高,普通人也只能仰望,没啥意思。
回过头来看五菱和华为的合作,其实玩法很明白。五菱精于人情、接地气,一直都在研究什么样的车能让家庭开心、让城市小年轻不犯愁,市场触觉一流。华为精于技术,搞自动驾驶、AI座舱系统、电驱集成,那一套套的专利、算法、供应链积累,都是金字招牌。两家合起来,如果只是“一家出人,一家出钱”,或者“你卖技术,我卖情怀”,恐怕很难既有销量爆款,又有技术标杆。最理想的状态是,技术不是只为技术本身服务,而是能让更多普通用户以较低门槛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比如这次的六座布局,就很接地气,全家出游、爸妈坐后排、宝宝坐安全座椅,谁都能用得上科技成果;再比如电池升级,对路况不好、充电桩稀缺的用户来说,哪怕技术黑点再多,能真正做到“跑得远、充得快、冬天不掉链子”才是王道。
再多说一句,现在市场上“智能化”已经变成了车企标配,大家都在抢这个赛道。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普通人并不真的关心“最先进的算法”。他们关心的是我花的钱到底买到什么,车是不是耐用、售后是否靠谱、修起来花不花冤枉钱、信息安全咋保障。五菱一贯“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华为一贯“搞数据与技术领先”,说不好这两家能不能真的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把高科技落到烟火气。
你说这合作会不会变成下一个“问界”或者“理想”?我觉得不见得。五菱的车从来不是给精英阶层单独订制,华为的技术本身也早已不想只服务少数派。这次的华境S,六座布局,主打家用,技术加持,是不是能吹出普通老百姓的幸福感?还真得让市场来投票。
讲到底,不管厂商怎么宣传,消费者其实就是俩字:靠谱。我买你的车,你别老跟我扯那些高不可攀的专利,跟我讲明白电池能跑多远、自动驾驶是不是敢当大哥、维修和保养是不是一套到位。你要真能把华为自动驾驶、五菱电池技术弄到寻常百姓家,那我说你这合作值了;要是只能在发布会上重复那些高技术概念,最后又变成落地难、用不上,那技术再顶,只能是小圈子的自嗨。
未来的车到底应不应该“越来越智能”?这是个问题。智能化是趋势,无人驾驶是未来,可是老百姓要的还是“可控的生活”,科技最好是能把生活变得简单,而不是搞得跟科幻大片似的、哪个功能不用说明书整不清楚。新车新技术,最终都要回归到用户体验上,别把大家都变成了“小白鼠”,别让大家买车以后成了“产品经理”,还分心学习一堆教程。大家买车就图个方便和安心,不要让“智能”最终变成了“智能反噬”。
写到这儿,我留个悬念:五菱和华为的合作这次真能跑出来吗?会不会既有五菱的一地烟火气,又有华为的强大技术底蕴?或者,到头来两家各有各的心思,最后只能在营销层面“天花板相见”,用户使用环节反倒变成了“天花板互踢”。现在的车企,谁都知道“智能化”是大势,但真正能把智能落到低门槛,让所有人都能享受,这才是迈向下一个高潮的关键。华境S到底是不是那个引爆市场的车,或者只是潮流里的一朵浪花,那就还得真真正正让用户来投票了。
你觉得呢?技术和销量的天花板遇上了,最终会不会变成大家都觉得“还行”、但没人说“太棒”?还是说,这一次是真的不一样了?能不能让普通人真心接受,别让科技只停留在发布会现场?这些事儿,真得拭目以待。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