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迈凯伦这次又憋了个大招?
2027年,要杀回勒芒24小时耐力赛,直接对标顶级Hypercar组!
曾经1995年上演的传奇王者归来,时隔32年又要重启剧本,这事躲都躲不过——赛车圈今年最大的“瓜”,估计就属这家伙了。
但问题马上来了——他们凭啥这个时候卷土重来?
耐力赛市场千变万化,F1风头还没过,Indycar也在冲刺冠军,跑去勒芒大招一出,究竟图啥呢?
扎克·布朗直接把自己变成“剧透王”,所有准备细节都给你挖个底朝天。
这动作,别说圈外人,就连对手估计都觉着有点突然。
到底,是不是下盘稳,真有戏?
还是跟往年一样,嘴上讲王者归来,最后又成个擦边故事?
先别急,下文可有门道。
其实,这计划在圈里也不是完全新鲜事。
迈凯伦早在2017年就想借IMSA顶级组别刷存在感,但布朗那时候一直藏着掖着。
有人问,是没底气吗?可布朗撇嘴,说:“时机没到。”
耐力赛规则今年调整,参赛车暴涨,成本像F1一样被死死按住——这下,迈凯伦终于看准风口,满血准备杀回。
咱们说白了:谁不想在顶级赛事露脸?
迈凯伦怼了一句:“赛场机会太好,再不冲,那才是傻子。”
说的是不是还挺对?
其实,迈凯伦现在的日子也不算差。
F1刚拿队史首冠,Indycar也差点摘到年度总冠军,连量产车部门都让阿布扎比财团给收了。
各自都在高点,不得不承认,这种时机,真可遇不可求。
布朗一拍桌子:“天时地利人和,车队状态最佳,2027必须得动!”
顺便还把FE电动方程式甩了,理由很直接:太不搭调,费劲不讨好。
不过说到只玩WEC,不碰IMSA,理由只用两个字:“勒芒!”
你要是不懂什么是勒芒,给你讲讲:在赛车圈,这就是武林盟主,谁都得给它让路。
而且布朗也有那“三冠王”的执念——迈凯伦是唯一夺得摩纳哥大奖赛、印第安纳波利斯500英里赛、勒芒24小时三项顶级赛事冠军的车队。
他憋着劲:“别说冠军,咱要是能把这三大赛事和年度总冠军全拎下来,岂不美滋滋?”
话放这儿,圈里人没谁敢直接招认想赢所有,迈凯伦就直接亮剑——野心可不是闹着玩的!
IMSA现在不用考虑,至少2028年前不碰。
布朗掰着指头算:“一下子铺开两个赛场,太难顾得上。Indycar年度冠军还没捧手,还是得稳扎稳打。”
搬了新总部才有空瞅瞅IMSA,那是未来的故事,现在只死磕WEC。
这思路,挺像做生意的人精——一步一个坑,绝不把所有鸡蛋搁一个篮里。
接下来,就是底盘这块。
WEC Supercar组别LMDh规则底盘得挑合作商,迈凯伦这波选了Dallara。
熟悉点的朋友一看就明白:凯迪拉克V-Series.R和宝马M Hybrid V8也用这家底盘,绝对靠谱。
布朗直言不讳:“Indycar一直用Dallara,咱是老熟人了。”
选个信得过的合作方,团队配合不用磨合,节省一大堆麻烦。
发动机嘛,也早敲定了。
双涡轮增压V6,和Autotecnica Motori联手定制,看重的就是油耗和轻量两大卖点。
在耐力赛,省油就是省钱,轻快就是提速,没有谁敢胡乱选配置。
都说卡路里是赛车的命,多一个参数都得重复抠好几遍。
这个项目细节,迈凯伦还真没乱来。
最炸的是,赛车造型今年6月就全亮出来了。
第93届勒芒开赛前,全尺寸模型直接甩进围场,把全场看得口水直流。
这波操作,真够霸气。
都说现在抢先曝光是为了提前攒足热度,迈凯伦这波“抢跑”没谁能怼得下来。
圈子里都在聊:这车颜值够狠,性能还没出场,就已经让粉丝心痒痒。
团队用的还是老江湖班底。
詹姆斯·巴克利被提上来领军“迈凯伦联合AS车队”。
这哥们带捷豹电动方程式拿过冠军,履历硬得没话说。
布朗对外宣:“詹姆斯得顶起这摊子,他要像安德烈亚·斯特拉负责F1、托尼·卡纳安顶Indycar那样,掌控全局。”
巴克利骨子里的那个劲头,谁见了都得说句“行家”。
队友、资源、支持,全部安排得妥妥当当。
这点上,迈凯伦走得可不光是表面文章。
赛事运营,拉上了联合汽车运动(United Autosports)。
这家伙理查德·迪恩和布朗2010年联合创建,经验爆棚。
勒芒LMP2两冠,戴托纳24小时冠军,耐力赛里就是“惯犯”,拿奖拿到手软。
迪恩直率一句:“我们目标只认夺冠,走到这一步,全靠把事干稳。”
可见这操作班底,把经验和野心全打包了。
车手名单?还没对外官宣,但“挑尖子”的活已经开始。
一票车手托关系上门,都想在迈凯伦挂名,待遇直接满分。
不光自家选手,连对手阵营“狠角色”都在名单里。
比如保罗·迪·雷斯塔、本·汉利、伦格·范德赞德、汤姆·布洛姆奎斯特——一大拨被认为有潜力没被用光的狠角儿。
至于F1的皮亚斯特里、诺里斯,布朗开玩笑:“他们当然馋勒芒,但现在F1还差冠军,赛程又卡得死,想跑耐力赛只能做梦。”
现实有时候就是这么拖泥带水,不到关键节点谁都不能“开小灶”。
实际动起来,这次迈凯伦是拿出了真家伙。
配置到位,资源雪花一样扑面而来,制造进程赶得有条有理。
迈凯伦汽车和赛车部门直接“强强联合”,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布朗自信爆棚:“早就憋着一口气要跟汽车部门联动,这次时机太正点。”
造车进度已经冲到2026年上半年测试,和同样喊2027年的福特对比一下,迈凯伦都快“冲线”了。
启动越早,准备时间就越长——10个月测试窗口,homologation认证前的“黄金期”。
这步棋,保时捷当初才有类似的机会,迈凯伦今年算是打了先手牌。
团队基地定在西约克郡韦克菲尔德,完全独立运营。
沃金的F1团队、印第安纳波利斯的Indycar全部各顾各,没谁会插手。
人员构建用的耐力赛老炮儿,无论工程师还是机械师,早就跑惯线了。
迪恩那个“剧透王”透露,三年前从丰田挖来的技术总监,就是奔着这事来的。
早把人招齐了,等着把Hypercar组别的所有工序一条龙消化。
这才算是背后有人,底子扎实。
巴克利领衔,真不愧是“懂行的”。
你懂赛车没用,得懂生意;有本事抓住关键点,还有资源和关系。
这种双料高手,在汽车圈很有分量。
事实证明,迈凯伦这次选人也是下了大功夫。
这计划看着不光是稳,还透着点狠劲。
合作方啥都优选,团队经验老道,准备时间充足,连技术细节都提前吃透。
可劲儿堆料,就等着把“锅”端上桌。
说不定两年后,就能看迈凯伦Hypercar和法拉利499P直接杠上!
对迈凯伦来说,2027就是大好时光——因为法拉利499P技术马上就冻结,谁能跟全新研发的迈凯伦比?
抢在周期末,迈凯伦“新装上阵”,正赶上对手变成“原地跑步”,运气都写在脸上。
很多圈内粉丝都明白,WEC赛车技术冻结五年没商量。
到2027,法拉利那三辆老车还得继续顶着,“新兵”迈凯伦可以玩全新套路。
规则卡得死,但谁打破平衡谁就能领跑。
这种细节,到底是不是迈凯伦布局深入?
说到底,命运还得看赛场实战。
整个迈凯伦重返勒芒Hypercar计划,其实是把握时机、团队整合、技术提前和规则“卡缝”玩成了连环套。
资源够,人才稳,期限网住——这些事,表面看是战略,底下全是心血造车。
观众和粉丝早就等不及要看比赛实况。
耐力赛不是跑得快就赢,更讲究队伍运营和细致优化。
迈凯伦联合AS车队,一堆赛车圈“老油条”护航,布朗和巴克利伺机而动,真有几分“冠军合成器”的意思。
一切布局都给到了登台前夜,现在只差最后一锅端出来,让全球引擎粉吼一嗓子。
谁说王者归来只靠情怀?迈凯伦这次,技术、资源、人才都把规矩玩透了。
结果如何,真的只等赛场见分晓。
你怎么看迈凯伦杀回Hypercar蹚耐力赛?
是“真王者”预定,还是又一次高开低走?
说吧,各位。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