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广西钦州发生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人的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一辆曾经价值上百万的捷豹豪车,因为达到了报废标准,被放到了司法拍卖平台上进行拍卖。
按理说,报废车嘛,就是一堆废铁,能卖个几千块钱就算不错了。
可这辆捷豹不一样,它的起拍价就定在了四万一千多块,最后还真有人花了四万五千多块钱给买走了。
这事儿一出来,大伙儿都挺纳闷的,花这么多钱买一堆不能上路、不能过户的“废铁”,这买家到底是图啥呢?
是不是一时冲动,交了“智商税”?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背后的门道,看看这笔看似亏本的买卖,到底藏着什么样的生意经。
首先,我们得了解一下这辆车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辆捷豹XJ系列的小轿车,车牌号是桂N22788。
懂车的朋友都知道,捷豹XJ可是个大家伙,当年新车办齐了上路,怎么也得一百万出头,绝对是豪华车的代表。
这辆车的第一次上牌登记日期是2013年11月25日,算下来到现在还不到十二年,从年限上看,其实并不算特别老旧。
但是,这辆车的车况可就不那么乐观了。
根据法院的拍卖公告描述,这辆车因为停放时间太长,电瓶早就没电了,根本发动不起来。
车头和车身上到处都是刮痕,看着就挺惨的,更严重的是,放备胎的那个槽都已经生锈烂穿了。
保险也过期了,车上还有没有违章记录也不清楚,这些都得买家自己去处理。
最关键的一点,也是让大家最不理解的一点,就是公告里明确写着:“该车已达到报废标准”。
这句话的分量可不轻,它意味着这辆车在法律上已经失去了作为一辆正常汽车的资格。
你买到手之后,不能给它办理过户手续,不能参加年审,更别提开上路了,一旦被交警查到,那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法院也说得很明白,这辆车就是“当废铁处理拍卖”,买家买回去之后,还得自己负责去车管所办理报废注销的手续,如果办不了,一切后果都得自己承担。
说到这儿,这辆车的前主人也得提一下。
这辆捷豹是作为涉案财物被查封拍卖的,它的原主人叫陈冠昌,在当地有个绰号叫“瘦哥”。
这个“瘦哥”可不是什么普通人,他是钦州灵山县一个涉黑组织的骨干成员。
这个组织以陈氏家族成员为主,老大叫陈光战,绰号“总头五”,长期在灵山县的伯劳镇、武利镇一带为非作歹,干了不少坏事。
好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在2021年的时候,这个黑恶势力团伙被钦州警方成功打掉了,真是大快人心。
而这辆曾经载着“瘦哥”耀武扬威的捷豹豪车,也因此成了见证他们覆灭的证物,最终走上了司法拍卖台。
了解了这些背景,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场拍卖。
一辆法定报废、车况糟糕、还背着黑恶势力背景的豪车,起拍价就高达41230元,这本身就比普通废铁价高出了十几倍。
让人没想到的是,就这样还有两个人报名竞拍。
而且,这两个人还不是随便叫叫价,他们你来我往,足足经过了100轮的加价,竞争可以说是相当激烈。
虽然最后成交价只比起始价高了不到四千块钱,是45205元,但这整个过程就足以说明,这辆“废铁”在懂行的人眼里,绝对不是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那么,谜底到底是什么呢?
买家花四万五千块,到底买了个啥?
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买的不是一辆能开的车,而是一个巨大的“汽车零件包”。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车报废了就是一堆铁,但对于专业的汽车修理厂或者二手汽车配件商来说,这辆捷豹XJ浑身上下可都是宝。
这门生意,行话叫“拆车件”。
我们来简单算一笔账,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这笔买卖不仅不亏,还可能大赚一笔了。
首先,一辆汽车最值钱的部分就是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大件”里的两个。
捷豹XJ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即便是二手的,只要内部没有严重损坏,在配件市场上也是硬通货。
很多同款捷豹的车主,如果车子出了这方面的大故障,去4S店换一套全新的总成,那费用可能是天文数字,几十万都打不住。
而从这种报废车上拆下来的原厂发动机和变速箱,经过专业技师的检测和整备,性能有保障,价格却可能只是新品的几分之一。
仅仅是这一套动力总成,卖出去的价钱就很有可能覆盖掉买家四万五的成本了。
其次,车身上的各种覆盖件。
虽然公告说车身有刮痕,但只要没有发生过严重的碰撞导致变形,像四个车门、发动机盖、后备箱盖、叶子板这些,都是可以拆下来单独卖的。
一个原厂的捷,豹车门有多贵?
大家可以去查一查。
而一个成色不错的拆车件,对于那些不小心剐蹭了又心疼维修费的车主来说,简直是最佳选择。
还有那四个轮毂、刹车系统、悬挂部件,哪一个单拎出来都不便宜。
再往里看,是车内的豪华内饰和电子设备。
百万豪车的内饰用料都是非常讲究的,一整套真皮座椅、方向盘、中控台上的大屏幕、仪表盘、车内的各种桃木或金属饰板,拆下来都是可以卖钱的。
特别是那些复杂的电子模块,比如行车电脑、车身稳定系统模块、还有那对炯炯有神的大灯总成,这些东西一旦坏了,修起来非常麻烦且昂贵。
而从报废车上拆下来的原厂件,就成了汽修厂和车主们的“救星”。
所以,这位最终拍得这辆捷豹的买家,他的算盘打得非常精明。
他用四万五千块的总价,批发了一整车的“捷豹原厂配件”。
他有自己的渠道和技术,把这辆车精细地拆解开,将有价值的零件分门别类地清洗、测试、打包,然后在全国的二手配件市场或者通过网络进行销售。
所有零件加起来的总价值,保守估计也能达到十万以上,甚至更高。
这中间的利润空间,是相当可观的。
那100轮的竞价,其实就是两个行家在互相试探对方对这批“货”的估价和心理底线,谁的渠道更广、技术更好,谁就敢出更高的价钱。
这起看似奇怪的拍卖,其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们国家司法拍卖的公开、透明和市场化。
它能够让这些因为犯罪而被查封的资产,通过市场的力量实现价值最大化,最终拍卖所得的款项都会上缴国库,用之于民。
这不仅是对犯罪分子经济上的沉重打击,也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资产处置方式。
一辆曾经象征着黑恶势力财富和地位的豪车,最终以这种方式被分解,它的每一个有价值的零件,都可能去修复另一辆车,继续发挥作用,而变现的资金则回归社会,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很有意义的循环,也是法治社会进步的一个缩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