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到一张图心里咯噔一下零跑要出Lafa5了? 而且还是无框车门、激光雷达全配齐的那种。 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是哪个设计师的PPT恶搞毕竟零跑以往走的是实用路线突然来个这么运动、这么激进的两厢跨界车多少有点让人怀疑是不是看错了品牌。
可没想到几天后实车谍照就出来了还清清楚楚地挂着伪装贴纸在路试。 更劲爆的是官方确认:9月8日慕尼黑车展全球首发。 这节奏不是试探是直接冲着欧洲市场去的。 你品你细品一个中国新势力品牌不先在国内亮相反倒选在德国人的主场发布新车这背后得多大的底气?
先说外观这回零跑是真的玩狠了。 前脸完全抛弃了传统SUV那种敦实厚重的感觉整个压得很低机盖是蚌式结构线条从中间向两侧延伸像极了一只准备扑出去的猎豹。 大灯是一体化设计中间一条贯穿式灯带横穿而过最特别的是灯组内部用了三条阵列式LED光带排列方式有点像保时捷Taycan又没那么张扬属于那种你看一眼就知道它不好惹又说不出具体像谁的类型。
前杠两侧的风道可不是摆设从测试车的走向来看应该是为了给刹车系统和电池包做散热预留的通道。 下部那个梯形中网虽然被遮得严严实实从轮廓判断应该是主动式进气格栅能根据车速和温度自动开合进一步优化风阻系数。 据说整车风阻能做到0.23Cd以下对于一辆跨界车来说这数字相当惊人。
车身侧面才是重头戏。 整体比例非常协调前悬短、后悬长典型的GT风格。 腰线从前轮拱一直拉到尾灯呈前低后高的俯冲姿态视觉上就像随时要弹射出去。 最关键的是无框车门! 这配置以前基本只出现在30万以上的豪华轿跑上比如奥迪A7、特斯拉Model S现在居然下放到了零跑的新车上。 再搭配隐藏式门把手关上车门那一刻仪式感直接拉满。
有人可能会问无框车门隔音会不会差? 密封性靠不靠谱? 其实这几年技术早就成熟了像吉利极氪007、比亚迪海豹这些车型都已经大规模量产应用。 零跑既然敢用肯定在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上做了大量调校。 而且从谍照看车窗边缘有明显的密封条结构应该不会让用户为“逼格”买单而牺牲舒适性。
轮毂尺寸目前还没公布从轮眉和轮胎之间的空隙判断至少是19英寸起步不排除高配会用到20或21英寸的大轮圈。 刹车系统疑似配备了四活塞卡钳如果真是这样那性能取向就非常明显了这不是一台只想代步的城市小车而是真打算在弯道里打架的主儿。
车尾部分同样不讲武德。 顶部有个微微翘起的扰流尾翼不是那种夸张的GT样式足够提供下压力。 尾灯是横向贯穿设计内部也有贯穿式灯带点亮之后辨识度极高。 有意思的是后包围采用了双层结构上面一层是扩散器造型下面则是黑色护板既保留了SUV的野性气质又不失运动轿车的精致感。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两厢跨界车在国外叫“Shooting Brake”最早源自欧洲贵族打猎时用的马车后来演变成兼具实用性与驾驶乐趣的车型。 像奔驰CLA猎装版、保时捷Panamera Sport Turismo都是这个类别里的代表作。 零跑Lafa5明显就是冲着这个细分市场来的目标用户不是那些追求空间的家庭买家而是喜欢自驾、热爱驾驶的年轻人。
动力系统方面目前已知的是纯电驱动具体是单电机还是双电机还没透露。 不过考虑到定位和竞品对标大概率会有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 参考零跑C10和C11的平台架构Lafa5很可能基于最新的LEAP 3.5架构打造支持800V高压快充充电10分钟能补能400公里以上续航。 电池包预计会采用CTB(Cell to Body)一体化技术不仅能提升空间利用率还能增强车身刚性。
智能化配置更是亮点中的亮点。 谍照里清晰显示车顶预留了激光雷达的安装位这意味着高阶智驾功能将成为标配。 结合零跑自研的Leapmotor Pilot 4.0系统理论上可以实现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自动变道、记忆泊车等高级功能。 要知道现在很多车企还在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方案零跑直接上激光雷达等于在感知硬件上领先了一个身位。
有意思的是这次首发选择在慕尼黑车展而不是国内的成都车展或者广州车展。 这说明什么? 说明零跑已经不满足于只做“性价比之王”而是想真正打入欧洲主流市场。 德国人对汽车的要求有多苛刻众所周知安全、操控、做工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被媒体群嘲。 零跑敢在这个舞台亮剑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再看时间点也很微妙。 9月8日发布年底广州车展亮相意味着留给工程团队的调试周期只有三个月左右。 这速度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要知道一辆全新平台的车型从设计到量产通常需要两年甚至更久。 零跑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成开发要么是技术储备早已到位要么就是背水一战的决心。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目前所有宣传材料中都没有提到价格。 这很反常。 一般新车发布前都会放出一些预售价区间试探市场反应零跑这次异常低调。 有可能是在憋大招也可能是成本控制还没最终敲定。 按照零跑一贯的定价策略哪怕这车配置拉满最终售价大概率也不会超过25万。 如果真是这样那对同价位的特斯拉Model 3、小鹏P7i来说绝对是个不小的冲击。
说到竞品其实Lafa5最像的对手并不是传统电动车而是像大众ID.7、斯柯达Vision RS这类欧系跨界车。 它比它们多了电动化优势又比国产新势力多了一份原生设计感。 它的存在更像是在告诉所有人:中国品牌也能做出有味道、有性格、有驾驶欲望的车而不只是堆参数、拼续航的工具。
最后聊聊用户群体。 谁会买这辆车? 我觉得首先是那些厌倦了千篇一律圆润造型的年轻人他们想要一点个性又不想花太多钱;其次是科技爱好者激光雷达+高阶智驾本身就是一大卖点;还有就是喜欢自驾游的城市中产两厢结构比三厢更实用底盘高度又比轿车更适合走烂路。
现在网上已经有讨论了有人说:“零跑终于支棱起来了。 ”也有人质疑:“就凭一个外观能火多久? ”更有老车主担心:“资源都倾斜给新车型老用户的OTA更新会不会又被拖慢? ”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有一点可以肯定:当一家车企愿意为一款车投入如此多的设计精力和技术资源时它离真正的品牌升级就不远了。
参考来源 · 1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