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新能源汽车安全的话题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起因是一组数据引起了大家的广泛讨论。
数据显示,在2023年,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燃烧率大约在万分之五左右,而我们开了几十年的传统燃油车,这个数字大概是万分之三。
虽然从绝对数字上看,这两种车的起火都是小概率事件,但两相对比之下,新能源汽车的风险确实要高出一些。
一时间,网络上那些车辆突然冒烟、迅速被大火吞噬的视频,似乎也找到了数据上的支撑,这让很多已经买了或者正准备买新能源车的朋友心里有点打鼓:这车开着是省钱又环保,但会不会开着开着就“上火”了?
这到底是技术还不成熟,还是我们平时用车的方式不对?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件事里里外外掰扯清楚。
首先得说,新能源车起火,绝大多数问题的根源都指向了它最核心的部件——动力电池。
大家可能经常听到一个专业名词,叫做“热失控”。
说白了,这就好比电池内部发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电池包是由成百上千个小电芯组成的,就像一盒码放整齐的火柴。
正常情况下,大家相安无事。
但如果因为高温、剧烈碰撞或者充电不当,导致其中一个电芯出了问题,内部短路,温度急剧升高,它就会像一根被点燃的火柴,迅速把热量传给旁边的“邻居”,一个接一个,最后整个电池包都控制不住地燃烧起来。
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动力电池有两种,一种是三元锂电池,另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
三元锂电池的优点是能量密度高,能让车子跑得更远,但它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一些,就像个精力充沛但性子有点急的年轻人,在一些极端条件下,比如受到猛烈撞击或者持续高温暴晒,就比较容易“发脾气”,引发热失控。
而且一旦它烧起来,温度能高达1000摄氏度,比燃油车着火的温度高出一倍还多,并且燃烧过程中会自己产生氧气,所以普通的灭火器很难把它扑灭。
相比之下,磷酸铁锂电池虽然能量密度稍低一些,但胜在结构稳定,安全性要高很多,像个沉稳的中年人。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能看到,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很多中国品牌,都在大力推广自家的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比如著名的“刀片电池”,甚至敢于公开做针刺实验,就是用钢针直接刺穿电池,电池也只是冒烟,并不会起火爆炸。
这背后,体现的正是我们国家在新能源核心技术,特别是安全技术上的不断钻研和进步,力求让消费者用得更安心。
聊完了电池本身,我们再来看看哪些情况下,这颗“心脏”最容易出问题。
统计数据告诉我们,充电环节是车辆起火的高发时段,有将近三成的事故都发生在这个时候。
这又是为什么呢?
快充,就像是给一个极度饥饿的人用高压水枪喂饭,虽然速度快,但对“肠胃”的冲击很大。
大量的电流在短时间内涌入电池,会产生巨大的热量,如果车辆的散热系统不够强大,或者电池管理系统出现一点小差错,温度就可能一路飙升,埋下隐患。
还有一个很多车主都有的习惯,就是晚上回家插上充电枪,一充就是一整夜。
虽然现在的智能充电桩和车辆本身都有充满后自动断电的保护功能,但任何电子设备都存在出故障的可能。
万一保护程序失灵,持续的过量充电会让电池内部压力剧增,这就像给气球不停地吹气,总有一个临界点会把它撑破。
所以,从安全和保养电池的角度出发,养成良好的充电习惯非常重要。
一般建议电量在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时候就开始充电,充到百分之九十左右就可以拔掉了,尽量避免满充满放。
日常通勤以慢充为主,快充作为长途或应急的补充手段,这样对电池更温和,也更安全。
除了电池和充电,我们日常用车的一些小细节,也可能在不经意间给车辆带来风险。
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为了节省空间,通常都平整地安装在车辆底盘上。
这就意味着,每一次不小心开上马路牙子,或者在坑洼路面上听到那声令人心疼的“咯噔”声,都有可能对底盘下的电池包造成磕碰。
这种物理损伤可能不会马上引发问题,但它就像在电池内部埋下了一颗“暗雷”,说不定哪天就会因为内部结构受损而导致短路起火。
所以,开车时多留意路况,尽量避免底盘的剧烈剐蹭,是非常有必要的。
同样,在雨季涉水行驶也要格外小心。
虽然车辆出厂时都有严格的防水测试,但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车身的密封部件难免会老化。
如果水汽渗透到高压电路或者电池包内部,后果不堪设想。
还有一点必须强调,那就是千万不要私自改装。
有些车主为了图方便,找外面的小作坊把慢充接口改成快充,或者在车里加装大功率的电器设备,这些行为都严重破坏了原厂的电路设计和安全冗余,极易导致电路过载,引发火灾。
记住,车是精密的工业产品,任何改动都应该在专业指导下进行。
说了这么多风险点,并不是想让大家对新能源车感到恐慌。
事实上,万分之五的起火率依然说明它是一个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
我们要做的是,客观看待风险,用科学的方法去预防。
各大车企在电池安全上的投入和研发,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从更安全的电池材料,到更智能的温控系统,再到更坚固的电池包防护结构,技术一直在进步。
作为车主,我们能做的,就是培养良好的用车和充电习惯,定期对车辆进行检查保养。
万一,真的遇到了车辆冒烟起火的极端情况,请务必记住最重要的一条:生命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电池起火的黄金逃生时间可能只有几十秒,不要想着去拿灭火器自己扑救,也不要贪恋车内财物。
正确的做法是,立刻、马上、毫不犹豫地解开安全带,打开车门,以最快的速度远离车辆,跑到至少几十米外的安全区域,然后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求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