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蔚来倒向华为HI模式,小鹏、理想等自研派将直面拷问:继续烧钱3000亿搏未来,还是缴械投降?
蔚来的“钱荒”与华为的“技术霸权”
2025年8月,一则消息震动行业:蔚来正与华为秘密谈判HI模式合作,计划采用华为ADS智驾系统与鸿蒙座舱。
这场谈判的背景,是蔚来持续扩大的财务黑洞,2020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430亿元,总技术投入近600亿,2025年一季度仍净亏损68.91亿元。 李斌虽承诺“四季度盈利”,可股东们的耐心正在耗尽。
对比华为的降维打击式优势,更显残酷:华为汽车业务研发总投入仅300亿,却依托通信技术、芯片和大模型积累,让智驾系统ADS 3.0在问界、阿维塔等品牌快速落地,覆盖全国超200座城市。
自研阵营的“信仰崩塌”倒计时
如果蔚来投向华为,行业规则将被彻底改写。 某零部件供应商直言:“华为再添蔚来这一盟友,全行业的研发模型都得推倒重来! ”
头部车企要实现全栈自研,至少需投入3000亿资金,这数字源自对比亚迪年均500亿研发的线性推导。
当华为以“技术水电煤”的姿态渗透市场,小鹏XNGP、理想AD MAX3.0的迭代速度还能否跟上?
深远的影响在于品牌价值。
蔚来长期标榜“全栈自研”,从5nm工艺自研芯片“神玑NX9031”到整车操作系统SkyOS,李斌宣称“赌上十年青春打破组装厂魔咒”。 若转向华为方案,其高端科技人设或将崩塌,与自研Banyan系统的架构冲突是技术整合的暗雷。
七家车企的“灵魂收割”
华为的谈判筹码早已堆高。 目前其合作车企达七家,包括问界、智界、享界等鸿蒙智行品牌,产能和资源调配逼近极限。 此前长安与蔚来分道扬镳后,联手华为打造阿维塔的成功案例,更证明华为技术替代车企自研的可行性。
蔚来并非没有底牌。 其换电网络已向鸿蒙智行开放,充电桩互通成为合作基础;ET9搭载的“神玑9031”芯片可实现单车降本1万元。 这些局部优势在华为的全栈方案面前,显得单薄。
自研派的绝地反击,3000亿赌局还是集体投降?
行业淘汰赛正加速洗牌。
2025年上半年,小鹏将XNGP城市智驾覆盖量提升40%,理想AD MAX3.0新增自动泊车效率超行业均值两倍。
蔚来若选择合作,等于承认自研路线阶段性失败,这会让市场重新评估:当华为技术覆盖80%主流车型,其他车企烧钱自研是否还有意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