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

2025年春,广汽集团一季度财报用惨烈形容也不为过:营收暴跌7.95%,净利润更是断崖式下跌159.7%,亏损7.32亿元,创下近五年最差纪录。

曾经躺着靠合资品牌数钱的广汽,如今被市场按在地上摩擦——合资板块沦为流血窟窿,自主品牌难当大任,一场关乎生死的断腕自救,已从豪言壮语变成了刺刀见红的突围战。

面对这一困境,冯兴亚高举自主品牌大旗,誓言要带领广汽走出阴霾。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传祺和埃安的技术储备,真的足够强大吗?它们能否成为广汽走出至暗时刻的领路人?

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有驾

合资崩塌,广汽被时代甩得有多远?

躺着赚钱的时代一去不返!曾几何时,广汽本田、广汽丰田是妥妥的利润提款机,2020年两者贡献了集团82%的净利润。

但2024年,广本销量暴跌26.52%,广丰狂跌22.32%,2025年一季度即便靠“骨折价”勉强换来广丰3.55%的销量增长,却让毛利率跌到了冰点。

更惨的是,广汽为打价格战砸下的促销费同比激增10.62%,结果销量不增反降,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曾经的摇钱树如今成了赔本买卖,将广汽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至暗时刻。

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有驾

油改电转型反成了催命符

当比亚迪用DM-i技术横扫市场、新势力靠智能座舱圈粉时,广汽的合资车还在“油改电”的泥潭里挣扎。

2024年上市的广本极湃,就是燃油车换了个电动车壳,续航仅420km,车机还是2019年的老旧版本,被网友嘲笑。

而同期比亚迪宋PLUSEV续航605km,车机流畅度领先三代。日系品牌的傲慢让它们错失转型先机,2018年丰田章男还在嘲笑电动车是玩具。

2021年本田拒绝开放底层架构,等到2024年广汽丰田bz4X上市,市场早已被新势力瓜分完毕,2025年合资品牌市占率跌破40%,曾经的日系双雄沦为市场边缘人。

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有驾

传祺的中年危机与埃安的B端依赖症

当冯兴亚接过交接棒,喊出“自主品牌大旗”时,面对的不过时市场的质疑:传祺和埃安,真的能打吗?

成也MPV,困也MPV。传祺靠MPV打下江山,7年卖出70万辆,却把自己困在了商务车专业户的标签里。传祺正在迎来中年危机!

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有驾

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暴跌19%,新推出的“向往”系列即便拉来华为智驾背书,仍被吐槽设计老气横秋、智能化体验落后新势力半代。

新时代要的是能玩游戏、支持语音交互的智能座舱,而传祺品牌老化成了硬伤。

成也低价,败也低价的埃安。埃安2024年靠低价车型在网约车市场冲量,销量突破40万辆,却把品牌溢价彻底砸穿。

2025年一季度销量同比下滑3.61%,毕竟谁愿意花15万买一辆满大街跑的出租车同款?曾经冲击30万元市场的埃安LX,如今终端成交价跌破20万,网约车专用标签成了C端突围的最大阻碍。

技术上,埃安的弹匣电池曾靠安全卖点出圈,但随着宁德神行、比亚迪刀片电池的普及,优势不再;喊了三年的超充技术,落地进度还落后小鹏800V平台1年,低端化让技术光环黯然失色。

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有驾

冯兴亚的底牌还能撑多久?

冯兴亚抛出番禺行动,计划3年推22款新车、与华为共建高端品牌,看似野心勃勃,实则暗藏隐忧。

传祺的i-GTEC2.0智电平台和华为乾崑智驾,落地效果远不及预期。第三方测试显示,传祺ADiGO系统在城市复杂路况接管率高达18%,平均每5分钟就得司机介入,而华为ADS3.0同期数据仅5%;

埃安的弹匣电池能量密度210Wh/kg,落后于宁德神行(255Wh/kg)和刀片电池(240Wh/kg),超充技术迟迟未大规模上车。

尤其2024年广汽扣非净利润巨亏43亿元全靠23.55亿元政府补助续命,研发投入下滑也在意料之中,技术迭代后继乏力。

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有驾

此前广汽也想合作又不想舍弃自研,结果就是在两者之间反复横跳,既想保持技术独立,又怕跟不上新势力步伐,结果两头不靠岸。

传祺向往系列搭载华为智驾,却坚持用自研的卡顿车机,体验割裂被用户吐槽;

埃安一边宣传自研超充技术,一边依赖低价网约车冲量,高端化进程屡屡受挫。反观赛力斯绑定华为、比亚迪全产业链自研,广汽的战略摇摆让其陷入半自主尴尬,120亿元的研发投入却没砸出一项真正领先的技术。

断腕重生,广汽差的不止三步

首先撕掉身上固有标签,传祺必须打破其依赖症,推出纯电轿跑、增程等年轻化车型,改变以往的刻板印象;直面用户差评。

埃安要彻底去B端化,建立独立渠道,推出C端专属的高端车型,与网约车业务切割,重塑品牌形象。

其实就技术而言,广汽的技术储备并不弱,缺的是快速转化能力。但别让别让PPT害死未来。此时放下身段开放合作,比如学长安与华为深度绑定,成立独立项目组,让华为工程师驻厂调校。

如果说广汽最大诟病,体制惯性无疑转型最大阻力,也是很多国企病:凡事讲究流程,阶级固化。冯兴亚要做的打破风险控制优先的保守思维。

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有驾

写在最后:

如今的汽车市场,淘汰赛已进入读秒阶段。车企各自发力,华为问界M9截胡商务人群,小米SU7收割年轻用户,就连吉利银河、长安深蓝都在加速超车。

而广汽呢?还在为 65% 的燃油车产能如何处理抓耳挠腮,为每年 50 亿的新能源积分缺口焦头烂额。冯兴亚的压力可想而知。关键是你敢押注这样的老牌车企能逆风翻盘吗?

或者说,在这个 慢半拍即死的时代,广汽还有资格说 “我再想想” 吗?

互动话题:你看好广汽的自主品牌突围吗?传祺和埃安,谁能成为“救命稻草”?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被销量利润双杀的广汽,冯兴亚拿什么熬过长夜?-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