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现在买车,电动车是大势所趋,燃油车慢慢就被“淘汰”了,你认同这种说法吗?可现实是,马路上大把大把的油车,尤其是咱爸妈那一辈的人,提起电动车还真有点不那么信任。为啥?因为在他们心里,燃油车就是两个字:靠谱。有油就能跑,不用天天挂念那点续航,不用担心软件系统出毛病,更不用听下班回家,充电还要排队,关键时刻还怕进不去地下车库。
但是,这几年换车、买新车的主力,其实早都不是咱爸妈了。现在买车的多是90后、00后,其实最在乎“智能化”,想要的是真正的“科技感”,而不是光有个壳子。说到这,咱就得提一个事了,前两天,9月23号,华为搞了个秋季发布会,风头正劲,但更有意思的是,紧接着的第二天,东风日产突然官宣了自己的新武器——天籁·鸿蒙座舱。有人说,这波操作是不是在互动?别人还在做智能电车,这家老牌燃油厂商,开着燃油车搭上了鸿蒙座舱的顺风车,这里边有没有点戏?
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一名油车坚定用户,现在也想体验新鲜的智能座舱,还想要传统油车那一份放心,难道就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选择吗?天籁·鸿蒙座舱是不是来给你解这个难题的?而更炸裂的是,坊间消息预测,这车可能起售价就16万出头。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定价如果落实,直接砸向了每年销量最大的主流燃油车区间,谁还能坐得住?
又有朋友问,配置高价位还低,别又是“偷工减料”的套路吧。其实细细一看,天籁·鸿蒙座舱这波升级,总体还真不只是“贴个鸿蒙牌子”。鸿蒙5.0座舱,那是和当下华为的一线智能车同一水准。也就是说,在你日常开车这辆“老大哥级”的油车时,也能一秒切换到“智驾互联”,语音助手、车机互联、娱乐导航都不落下。而且再往深了讲,车里搭的多层人体工学座椅、音响换成了华为的HUAWEI SOUND,还有外观也搞出了更显档次的造型。你说,这算不算真用心?
退一步讲,假如你现在有16万的预算,到底能买啥?电车阵营里,16万能碰到中低配的小鹏、比亚迪、埃安,优点很明显,智能化绝对不差,但是电动车就意味着没准三五年电池性能衰减,出长途总得掂量。而传统燃油阵营,比如说速腾、雅阁、凯美瑞,配置和外观拉风点的,价格分分钟突破18万。要不是“刚需”,性价比其实一般。而现在,天籁·鸿蒙座舱这样一出来,智能、科技、可靠、面子齐活,还是燃油动力,刀刀扎进竞品的痛点里。
其实,很多人念叨着油车“不过时”,到底啥意思?说到底,还是觉得一辆车最重要的,是可以信赖、用得安心。可日子到了2024年,谁还愿意在车里对着“电阻屏”点来点去?谁还觉得开车只能无聊听个广播?信息安全、车机互动、语音助手、车载娱乐,这些能不能不要只有电车才能有?东风日产这回有点胆子,在大家觉得燃油车“要掉队”的档口,把一套顶流的智能座舱直接装到了天籁这样一台常青树油车身上,是不是有点颠覆味道?
再说说“便宜”的事,这车要真能16万起,别忘了,之前问界M7什么的,带上鸿蒙智舱那是30多万级别起步。设备配置都拉下来了,还有油车的后期维护优势,市场上的合资品牌都得跟着洗牌。是不是有点像十几年前,自主品牌玩性价比搅局合资的时候?那会儿大家都说高配低价做不出,这波智能升级,也许又是一场大洗牌的前奏。
从用户角度看,老一辈的需求还是以“省心、耐用、维修便利”为主。如果天籁·鸿蒙座舱做到了这一点,又能通过鸿蒙系统,把这些“新体验”送到平价燃油车里,对比一下同价格区间的对手,有几个不打哆嗦?就算是电车主力,也不得不承认,纯智能属性,不应该只是电车的专属,更不该是“豪车”用户才能玩的花活。
但说到底,咱们买车,不是买的一个“APP”,也不是买来“秀科技秀智商”,而是要用起来舒舒服服。智能化虽然好玩新鲜,可车剐了蹭了修得快是本分,油耗低点钱包也省心,冬暖夏凉空调不闹心。一款能把这些基础做好的燃油新车,再加上智能座舱,关键价格还不虚高,“油电同智”那就不只是个宣传口号了。而且,体验好到一定程度,谁还盯着“油车老旧”不放?反倒是电车光谈智能,开个几年电池出事,二手残值低到离谱,到死都拧不过燃油老大哥,这是不是挺反讽?
所以,你可以说东风日产赌了一把,用天籁·鸿蒙座舱来挑战大家的固有观念,把燃油车“智能化升级”做到了实用又便宜。这个动作,不只是抢抢电车的风头,更是想重构燃油市场里的游戏规则。从今往后,燃油车要想卖得动,没个像样的智能体验,还敢卖高价?老对手们,新的“内卷”才刚刚开始。
就像足球赛踢到下半场,眼看着主队不行了,有人质疑是不是该换打法。以前燃油车走的是耐用保值的路,现在加持智能体验,性价比又做出来。以前大家都说“电车才有未来”,现在我要问一句,如果“油车+智能”的组合做得既好又便宜,还真有必要为“电动”买单吗?你会怎么选?
其实说白了,就是谁真正抓住了用户的“核心需求”,谁才有资格笑到最后。燃油车并没有被淘汰的命,只是缺少了“进化的勇气”。今天,天籁·鸿蒙座舱敢第一个吃螃蟹,明天,可能就有更多的品牌跟进。到那时,谁慢一步,谁输一局。
你看市场真实的变化,新能源和智能,是大势所趋,但哪个大势没被一次次意外打破过?人性这个变量,永远不要轻视。今天我们推崇“油电同智”,明天没准就出现“油电同享”,甚至“油氢同智”。到那时,谁还执着于一条路走黑?想想三五年后,车市格局还得重新洗牌。
最后,不妨问问你自己,如果一台16万起步的油车,能带来30万级别的智能体验,养车省心、技术稳定、体验不俗,那你还会不会觉得燃油车“早晚得淘汰”?还是说,这才是你一直想要的,既稳妥又新鲜的“第三条路”?天籁·鸿蒙座舱,这回不只是车型升级,更像是一场燃油车市场的“复活赛”。你有多久没遇到真正让你心动的油车了?敢不敢等一等,等看这场好戏。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