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疑陷“门把手危机”:专家拆解设计缺陷与品牌信任崩塌

你有没有想过,一辆为了美观和降低风阻而设计的半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后可能成为逃生的致命障碍?当成都和铜陵两起事故中,小米SU7的门把手在撞击后无法弹出,人们开始质疑:这种设计是否为了颜值牺牲了安全?更令人不解的是,面对汹涌的舆论,小米官方和雷军本人选择了集体沉默,甚至删除网络讨论。这背后究竟是技术缺陷还是责任缺失?汽车安全专家指出,国家强制标准要求每辆车必须配备断电也可用的机械式外把手,而小米却移除了这一保命设计。当企业追求科技美感的同时,是否忘记了最基本的生命安全底线?这场门把手风波,不仅暴露了产品设计的安全隐患,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成长中的责任盲区。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播客,我是主持人凌薇。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汽车安全专家陈明先生来和我们一起聊聊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小米汽车事故。陈平先生先和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我是陈明,很高兴和大家分享这个话题。好的,那咱们今天就来聊一聊最近大家都非常关注的小米汽车门把手事故,为什么会,每次小米汽车一出事,大家就会第一时间关注到车门到底能不能打开这个问题因为最近成都和铜陵的两起事故都涉及到门把手在碰撞之后无法正常弹出,那这背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设计的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对,这个确实是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那我们就开始,咱们先来聊第一趴,门把手的设计缺陷,咱们就开门见山的问,就是说,小米su7为什么要在车门上用这种半隐藏式的门把手。其实半隐藏式的门把手它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整个车身的线条更流畅,然后风阻系数可以降。看起来更运动更科技,听起来好像是为了好看和降风阻,那有什么弊端吗?弊端就是一旦车子发生了碰撞,比如说后面受到了撞击,那这个门把手可能就会因为断电或者什么原因,它打不开了,那这个时候乘客在里面就很难出来,就安全性方面就打了个折扣。就是说,其实半隐藏式的门把手本身就带来了一些安全影患。对,没错,然后,而且它这个应激的开关又藏的挺深,那一般的人根本就找不到。再加上它这个外部是没有办法用手直接去抠的,所以它整个的安全性就比传统的门把手要差很多,现在国家对于汽车门把手的安全标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要求?现在的标准必须要在车门外部,有一个机械式的把手,对机械式的把手是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用的。所以就是说每辆车都必须要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可以摸得到的外把手,对,没错,而且这个标准是为了防止车子发生碰撞的时候,电子系统失笑,然后把人关在车内,所以这个是一个强制的标准,所有的车都得遵守。你觉得小米汽车在门把手的设计上面,它到底是一个怎么的取舍?它其实为了追求那种流线型的美观,然后,为了追求低的风阻,它牺牲了安全性,把它机械的这种鱼给去掉了。那这个东西其实是很不适合用在这种需要高安全性的场景下,尤其是它的这个应急的流程也非常的繁琐,那其实就是一个为了外观而牺牲了安全的一个典型行。关于门把手设计这部分内容,咱们就先聊到这儿,休息一下马上回澜。我们接下来进入第二个部分,就是关于厂家的态度让人心寒这个我特别想问的就是,为什么每次出了事故之后小米官方和雷军本人都选择沉默,其实在铜陵的那个事故发生之后,其实有很多人在质疑小米汽车的安全性,然后有很多人在担心说,这个门把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但是小米公司以及雷军本人都没有对这些质疑给出一个明确的回应也没有什么慰问,也没有什么道歉,就非常的安静,就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洋这种沉默到底给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就外界就会觉得,好像他们是在故意回避什么问题,然后也不负责任。对,尤其是他们在网上海删除了很多关于这个门把手的用户讨论之后,就大家更觉得他们是在掩盖什么,所以整个舆论的风暴就越演越烈。你觉得小米这种在面对质疑时的沉默,和他们之前那种热情的互动到底是给品牌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以前他们发微博什么的都是非常热情的,然后也经常会跟网友去互动。但是现在完全反过来了,他们连官方账号都很少用,然后也几乎不回应这些正义。时间一长之后,本来那些支持他们的人也会开始怀疑,说,他们是不是真的有问题,那整个信任感就慢慢的崩塌了,对品牌的形象也是一落千丈,你觉得小米这种一直沉默不语也不主动去解释,在处理这次门把手时间上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他们其实完全可以更积极一些,去面对这些问题,但是他们没有,他们选择的是回避是沉默,是好像这件事情与己无关,那这种态度其实是非常让外界失望的,也会让很多人对他们的这个品牌产生一些负面的看法,所以他们不光是失去了这次挽回口碑的机会而且让信任危机更加的严重。聊了这么久的厂家态度感觉挺过瘾的,咱都歇会儿喝口水待会儿继续。我们接下来要聊的就是第三部分了,就是行业的进步和企业的责任。对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最近新能源汽车行业在安全标准上面都有哪些新的东作?其实最近国家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问题,然后包括车门把手、电池包括辅助驾驶都有更严格的标准出台,就比如说车门把手它必须要保证在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手动打开。对,那这个就是为了防止万一发生了碰撞,你能够及时的逃生。对,看来,就是这些细节上面的东西,现在也是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没错,然后,包括这个新的标准,其实不光是针对车门把手,它还针对电池的热失控,包括辅助驾驶系统安全性,阿豆有更严格的测试。那这个行业其实就是在用这种更高的底线在逼大家去提升安全水平,对,那最终受益的还是整个行业。你觉得小米汽车在这次门把手的时间当中暴露出了它哪些深层次的问题?其实我觉得,从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包括国家三道强标都可以看出来,就是电子的门把手,它在实际的使用当中,它的可靠性是比传统的机械的门把手要差很多的。那小米汽车其实选择的就是这种半隐藏式的门把手,本身就意味着,它为了外观和风阻放弃了安全,那其实是一个很大的短板。所以就是说他们其实在基础的安全上面是没有下足够的功夫。没错,然后包括他们对于用户的反馈,对于质量的监管,包括他们的危机应对其实都是有很多短板的。那这说明就是他们在造车的过程当中,没有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对,这是很危险的,也会让整个行业倒退。你觉得小米汽车接下来要怎么做才有可能挽回大家的信任?其实我觉得,他们最直接的就是把机械的门把手给装回去。对,就老老实实的给每辆车都装上一个传统的门把手,然后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开门。这样的话,就会让安全性有一个质的飞跃。对,除此之外,他们还瑶公开透明的去做一些测试,主动的去回应所有的质疑,认真的去对待每一个反馈。慢慢的去修复跟用户之间的那种信任,对才有可能让这个品牌真正的走上正轨。对,今天我们其实聊了很多,关于小米汽车在设计上面的一些短板,然后也聊了很多关于它们在态度上面的一些问题。也聊了很多,关于行业的一个进步和企业责任的一些思考。对,其实归根结底,我们还是希望小米能够把用户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能够真正的去承担起这个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好了,那么这期节目咱们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咱们下期再见。

小米汽车疑陷“门把手危机”:专家拆解设计缺陷与品牌信任崩塌-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