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汽车圈里的事儿,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以前咱们总觉得,国产车能把价格打下来,配置给足,能跟那些合资品牌掰掰手腕,就算很了不起了。
可谁能想到,这才没几年功夫,咱们自己的品牌已经不满足于此,开始琢磨着怎么去跟那些动辄上百万,甚至几百万的顶级豪华车掰手腕了。
这不,极氪最近就放了个大招,推出了一款叫9X的旗舰SUV,明里暗里都透着一股劲儿,那就是要跟问界、理想这些新势力高端车竞争,甚至还把目光投向了路虎揽胜、劳斯莱斯库里南这些站在金字塔尖的家伙。
这事儿听着就让人提神,一个才成立四年的年轻品牌,上来就要挑战百年老店,这到底是哪来的底气?
它的这个豪华梦,究竟是实力支撑的雄心壮志,还是有点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呢?
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极氪这盘大棋,到底下得怎么样。
咱们得先看看极氪这次端上来的这盘“硬菜”——极氪9X,到底有多硬。
不夸张地说,这台车基本上就是吉利集团把自家所有压箱底的好东西,能拿出来的、最好的技术,全都给塞进去了。
它就像是吉利这几年埋头搞研发,最终交出的一份集大成的毕业作品。
首先,这车的心脏部分就跟别人不一样。
它用了一套叫“浩瀚-S超级电混”的架构,说白了就是一套全新的、非常厉害的混合动力系统。
最值得说道说道的,是它那个900V高压平台。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打个比方,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新能源车,用的还是400V的平台,这就好比咱们家里普通的水龙头。
好一点的,像保时捷,用上了800V,水流就猛了不少。
而极氪9X直接给你干到了900V,这就相当于把家里的水龙头换成了消防栓,那充电速度自然是快得惊人。
官方说,把电从零充到百分之八十,只需要九分钟,也就是咱们喝杯咖啡、刷会儿手机的功夫,这对于很多有充电焦虑的人来说,吸引力可太大了。
而且,它纯电就能跑380公里,这个续航里程,在很多城市日常上下班开,一个星期充一次电都够了,完全可以当成一台纯电车来用,关键是还能上绿牌,这就很精准地抓住了当前市场的需求。
再看看这车的“下盘功夫”。
它用的那些悬挂系统,比如闭式双腔空气悬架、电磁减振器什么的,以前咱们只有在路虎揽胜、劳斯莱斯库里南这种百万级别的豪车上才能见到。
这些高级货凑在一起,效果就是这车开起来既能像坐在一块魔毯上一样,把路上的小颠簸过滤得干干净净,让你感觉特别舒服;又能在你拐急弯或者快速变道的时候,把车身牢牢地按在地上,不会让你有那种要翻车的感觉,开起来又稳又有信心。
为了管好这些高级的硬件,极氪还自己研发了一个叫“定海智能中枢”的底盘大脑。
这个大脑能用人工智能随时分析路况,然后指挥悬挂、动力这些零件怎么配合。
比如说,开在高速上突然来了一阵横风,它能立刻让悬挂变硬,帮你稳住车身;开到坑坑洼洼的烂路上,它也能自动调整,让你舒舒服服地通过。
可以说,这台车在行驶质感上,是下了血本,直接向世界顶级水平看齐了。
最后就是智能化。
这年头,不谈智能都不好意思叫新车。
极氪9X在设计的时候,就是奔着L3级别的自动驾驶去的。
全车光是看得见的传感器就有43个,其中激光雷达就有5颗,这就像给车装了一双360度无死角的“千里眼”。
算力更是高得吓人,超过1400Tops,保证了它有足够强大的大脑来处理这些信息。
可以说,在硬件配置上,极氪9X确实是把能堆的料都堆满了,摆出了一副“技术碾压”的架势,想用实力说话,去挑战那些传统豪华品牌的江湖地位。
那么问题来了,极氪费这么大劲,甚至有点“不计成本”地去造这么一台车,到底图什么呢?
这背后其实是整个吉利集团的一盘深谋远虑的棋。
首先,这台极氪9X不单单是极氪自己的旗舰,它更是整个吉利体系的一面旗帜,一个技术实力的象征。
吉利需要有这么一款产品来向全世界证明:别再用老眼光看我们了,我们现在完全有能力、有技术造出世界一流的顶级汽车。
而极氪,就是被选中来举起这面大旗的那个品牌。
其次,这也是极氪品牌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和领克品牌进行业务整合之后,它们内部的分工更加明确了。
这就好比一个大家庭里的两个兄弟,领克负责多生孩子多种树,去跑量,去占领更广阔的市场,把家里的基本盘给稳住。
而极氪的任务,就是去攀登高峰,去冲击50万以上,甚至是百万级的豪华市场,为整个家族打响名声,提升品牌形象。
这样一来,极氪就可以卸下一些销量的包袱,不用再去为了卖车而造一些相对便宜的车型,可以更纯粹、更专注地去打造自己的高端形象。
所以,极氪的豪华野心,并不是头脑一热,而是一场计划周详的战略行动。
当然,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很残酷。
极氪手里这副牌确实很亮眼,但想在豪华车这个牌桌上坐稳,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摆在它面前的,至少有几道非常难跨越的坎。
第一道坎,也是最大的一道坎,就是品牌的认知。
咱们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有上百万的预算去买车,你买的仅仅是一台交通工具吗?
很大程度上,你买的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圈层的认同,一种品牌背后沉淀下来的故事和文化。
保时捷、路虎这些品牌,它们的名字背后,是几十上百年的历史,是无数赛道上的辉煌,是几代人积累下来的口碑。
有调查就显示,中国的高端车主在买车时,对品牌历史的看重程度,甚至超过了对技术参数的关注。
而极氪呢,它才成立短短四年。
一个四岁的“年轻人”,怎么去说服那些见多识广的富裕人群,让他们相信你和那些“百年老店”是同一个档次的?
这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智慧。
第二道坎,是如何突破用户圈层。
卖三十万的车和卖一百万的车,面对的客户群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的人。
前者的用户,你可能在商场里,在网络上就能接触到。
但后者的圈子往往更加封闭,他们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社交方式。
你怎么才能进入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愿意花时间来了解你这个新品牌,甚至愿意去试驾你的车?
这可不是搞几个优惠活动就能解决的,它需要非常精准和高端的营销策略,需要找到一把能打开这个圈子大门的钥匙。
最后一道坎,就是豪华和销量之间的矛盾。
极氪一边高喊着要冲击百万级市场,树立高端形象,另一边又背着今年要卖32万台的销量任务。
但从上半年的完成情况来看,进度并不理想。
这就很矛盾了。
你要想维持豪华的调性,就不能轻易降价,甚至要刻意控制产量,营造一种稀缺感。
可你要是想完成销量目标,就难免要采取一些促销手段,让更多人买得起,但这又可能会损害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高端形象。
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是对极氪整个团队运营能力的巨大考验。
所以说,极氪的豪华之路,机遇和挑战并存。
接下来它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
马上在成都车展就要开启预售,价格到底怎么定,是高高在上还是稍微亲民一些,将是市场给出的第一个信号。
它所宣传的L3级自动驾驶,能不能在承诺的时间内安全可靠地落地,而不是停留在宣传层面,也直接关系到品牌的信誉。
更重要的是,除了车本身的技术之外,极氪能不能在服务、在营销、在整个用户体验的方方面面,都营造出与百万身价相匹配的豪华感。
毕竟,真正的豪华,从来都不只是一堆硬件的堆砌。
这场由中国品牌发起的向汽车金字塔顶端的冲击,无论结果如何,过程都注定会非常精彩,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