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兴业研究
汽车维保,服务,经销商
汽车后市场包含汽车零售金融、汽车维修与保养、汽车租赁、二手车销售、汽车运营、充换电服务、汽车改装、汽车拆解与回收等众多细分领域。汽车维修与保养服务业简称汽车维保服务业,是汽车后市场重要细分领域,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属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汽车修理与维护业(8111),在兴业研究行业分类中属于汽车—汽车销售及服务—汽车维修与保养服务业。本文对汽车(注:仅讨论乘用车)维保服务业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包括汽车维保服务定义及内涵、汽车维保产业链构成、汽车维保服务商收入结构、汽车维保服务业驱动因素、中国汽车维保服务业竞争格局及展望等。
中国乘用车维保服务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相较于乘用车产业链其他环节,其增速较高、存在行业性机遇。中国乘用车维保服务业一定程度上受新能源转型负面影响,根据测算同级别、同车龄新能源乘用车年均维保费用约为燃油乘用车的70%-85%(注:不考虑由于电池衰减导致的维修),2024年-2030年期间,中国乘用车存量市场中新能源渗透率预计提升25.6个百分点,这将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国乘用车平均维保支出。但另一方面,我国乘用车保有量及平均车龄持续提升将助推乘用车年均维保支出提升,根据测算,2024年-2030年期间,中国乘用车保有量将提升25.0%,平均车龄将增加53.4%。综合考虑乘用车存量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保有量、平均车龄等因素,预计我国乘用车维保服务市场规模有望从2024年的1.2万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1.8万亿元,期间复合增速高达6.8%,该增速预计高于同期乘用车制造及零部件制造业增速。相较于乘用车产业链其他环节,乘用车维保服务业增速相对更高,有望存在更多业务机遇。
乘用车维保服务业竞争格局极其分散,进入壁垒低、规模优势不明显,需要识别目标企业特殊优势。乘用车维保服务业属于汽车后市场环节,与汽车制造环节相比,其具有如下特点:1、进入壁垒相对较低;2、规模效应不明显;3、行业内存在大量小微型企业,竞争格局极其分散。在评价乘用车维保服务商竞争力时,关注维度与中上游制造环节存在显著差异,比如后者更关注企业的研发能力、产业链横纵向整合能力、与大客户的绑定关系、产能规模等;但对于前者,总体来看由于其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因此在评价企业竞争力时更关注其综合服务能力,比如门店选址是否便利客户、技师是否专业、收费是否合理、能否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采购成本与同行相比是否存在优势、宣传是否能触达客户等。
请登录兴业研究APP查看完整研报
获取更多权限,联系文末销售人员。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