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特斯拉,又是那个熟悉的人、熟悉的套路——马斯克先扔个大饼在空中晃两下,然后“低头一摸兜”,却发现饼还没烙,连面都没和。
八年前他信誓旦旦,说要给大家弄辆2.5万美元的“平民电动车”,说得跟包治百病的药似的,粉丝热泪盈眶,普通人摩拳擦掌。
可结果呢?2025年了,2.5万还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官网上连影子都没见着。
这回呢,特斯拉官网动作悄悄的,一顿神操作:Model 3调到36,990刀,Model Y也砍到39,990刀。
对,历史最低。
纽约州还有点小福利,再便宜个两千美金,看着还挺有诚意?
但请冷静三秒,拥抱理性——是新车吗?是技术革命吗?
抱歉,都不是。
玩得就是一个“减配”二字,恨不得连音响都掏点走。
咱就说这些年买车,被减配置割过几茬了?
老特斯拉Model 3和现在的版拉出来一比,谁是真内卷一眼明了。
先说外观,本来一圈LED灯带多拉风?没了。
天窗本来全景,一伸头,天空在上——好家伙,天花板这回踏实了,就差来个遮阳布。
尾灯以往还能整个投影秀个Logo,这一波直接省略,灯具厂要哭了。
轮毂也降了级,从19寸降回18寸,谁想高配,还得自己掏钱。
内饰更简单粗暴,后排本来还有触屏,氛围灯搞点气氛,现在统统没有,方向盘角度你自己调去吧,电动调节省下了。
最狠的要数音响,原本的享受级别喇叭,直接腰斩,现在响声估计只有原来一半的震撼。
续航呢?原来356英里,现在321英里,缩水快十分之一了。
这些削减,别说铁杆粉丝了,普通人心里都犯嘀咕:你这不是“平民神车”,顶多就是“特斯拉残血版”。
有人会问,这波降价到底图啥?
是马斯克技术又进步了?
还真不是,技术原地踏步,甚至往后倒走。
本质上是政策逼着走,美国那边电动车退税政策说停就停,10月1号开始,买车的人拿不到那7500美金补贴了。
特斯拉急了,降价不是拉新更不是厚道,而是割最后一批韭菜,毕竟走过路过这个村可真就没这个店了。
马斯克这种级别的大佬,话却变得越来越离谱。
当年把2.5万元的车吹到天上去,结果现在给自己打脸,说“没自动驾驶,2.5万的车只有傻子才买”。
好家伙,这小嘴跟抹了蜜的单向阀,出得去收不回来。
等补贴一断,割最后一刀就跑,有种“补贴狙击手”的味道。
说真的,车圈这两年变了。
以前特斯拉高高在上,不仅能卷死汽油车,“科技感”洒一地,谁买谁觉得像和未来谈恋爱,现在嘛,车展上一瞅,脱咖了。
新一代的买家,更关心车好不好使、值不值,万一不值,哪怕是特斯拉也得打问号。
别说中国用户,现在的美帝韭菜,钱也不是大风吹来的。
新款只是把配置一刀一刀砍下去,再怎么说也藏不住降级的事实。
社交媒体上一通吐槽,别说铁杆粉,连路人都开始心疼自己钱包了。
仅仅为了便宜,就去买个光剩个壳的电动车,这谁也觉得不划算。
怪不得发布后股价当天咔直跌4%,第三季度卖得多?
其实不少是冲着最后几天的退税“薅羊毛”,跟品牌号召力关系真没那么大。
说不定下个季度、下下个季度,有年轻人进店,还认不出这车是谁家的。
车圈也就这样,“流量明星”红利期快见底了,靠情怀能撑多久?
讲真,特斯拉自己心里有点数。
Model 3、Model Y这些年的确靠着设计和先进智能吃了红利,但故事讲得再好,市场更多看的是实打实的体验和价格。
结果马斯克本来答应Roadster、Robotaxi啥新花样,忽悠大半年没见动静,大家还以为要整点狠货,结果一拍桌子,老车减配置拿出来重卖。
这手操作,就跟预期你过年拿红包,最后只给了一张印着“开心就好”的福字,糊弄谁呢?
另外,这一年,Cybertruck没量产出啥大花头,召回了八次,连道歉都快写成模板;马斯克自己反倒在社交平台刷存在感,结果政治言论倒是赚足眼球,弄得不少人索性直接避开他家的牌子。
2023年底那会,特斯拉股价砸锅掉了36%,这要放在别的公司都能写一整本商业警示录。
偏偏马斯克没别的招,只好自己塞窟窿,拿出10亿美元硬撑着买公司股票,犟得一批。
市面上谁没点小九九,但特斯拉这“神话”真快圆不下去了。
讲到底,特斯拉的技术优势到头了,故事讲得干了,增长神话怕是得彻底清零了。
这边厢,国产新势力立马冲进来“围猎”美洲大草原。
比亚迪秦PLUS EV和五菱宏光 Mini EV直接“背刺”定价——前者卖人家一万三八千美刀,后者还便宜,搞得美国电动车价格优势直接变虚。
智能化呢?国内新势力说起来也不虚,甚至整合软件系统、做各种联网花样,走到前面了。
美国政策也变招了,补贴不发到用户手里,直接砸向搞工厂、发展芯片这些上游环节,套特斯拉这张老船票,落不到实处了,马斯克的“薅补贴”流也快过期了。
特斯拉最擅长的就是乘政策顺风车,现在这风都刮不动了,神话也快下线了。
现在的中产消费者,手头不算宽裕但也不糊涂,精打细算是主流。
谁还愿意为品牌白白溢价?
讲真,就你这配置再砍砍,便宜几千刀都有人犯嘀咕。
当年Model 3能靠着先锋外观、“摸得到未来”的一套科技氛围把人吸进门里,现在智能手机都能遥控起家门电饭锅,特斯拉这一调整,反倒成了“回头车”。
你能买到打折版特斯拉,买不到当年“科技爆棚”的那股劲了。
马斯克这波调整,根子上根本不是啥新思路,不是突然技术开窍了,而是形势逼到“房门口”,政策往左,市场往右,竞争对手架人墙,没辙只能降配砸价。
从“我要做2.5万人人能买的电动车”,到“没有FSD你屁都不是”,再到现在的降价、减配,特斯拉的宣言越来越像段子,听起来亲切,落地全看“PPT发布会”。
人们愿意为梦想付出溢价,为品牌买单,但绝不会傻到一直为缩水、残血的产品买单。
马斯克如果还是打算继续靠嘴,光画饼不变现,早晚要从“造梦者”变成段子手。
说白了,产品值钱没人嫌贵,故事一旦塌方,再牛的噱头也留不住人心。
品牌光环再亮,也难顶风雨飘摇的现实。
反正现在的消费者没那么好忽悠了
买车也没什么丢人现眼的心理负担,“我行我素、你爱咋地咋地”就是新常态
而特斯拉这个昔日王者要真想坐稳市场,还得靠点“真功夫”
背靠情怀和“讲故事”的红利,已经大限将至
有句俗话怎么说来着?现在这年头,谁还能靠情怀吃一辈子饭啊!
话说回来,野心和梦想都挺美
咱们普通人就想付出一份钱得到合适的价值,别全指着政策拯救,别隔三岔五把愿景换成PPT
下次特斯拉要是还有大新闻,真心希望是冲着技术突破、产品靠谱
别再玩玩老瓶装新酒、减配冲销量这种老把戏啦
你咋看这波特斯拉减配降价,你还买账吗?说说你的理由呗!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