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燃油车降价潮:合资车大甩卖豪华品牌也扛不住了!
现在进4S店买燃油车简直像走进了打折季的超级市场! 懂车帝最新数据捅破天了:超过50款燃油车价格直接“砍脚脖子”降价幅度统统超过了30%。 以往牛气冲天的合资品牌这次成了降价主力军连带着豪华品牌的面子也挂不住价格防线全面崩溃。 这场由燃油车主演的“跳水大赛”看得人目瞪口呆:大众宝来一口气降了5万到10万朗逸也掉了4万多;美系的别克威朗更狠直降6万多12万多就能开走新车;就连日系的销量王丰田卡罗拉都没顶住便宜了4万多块本田雅阁、日产轩逸这些家轿顶梁柱降幅统统超过30%。 豪华阵营? 奥迪A4L狂降15万+宝马X1缩水14万多沃尔沃S60直接掉价11万多顶流的奥迪A6L和宝马6系GT也没扛住分别降了15万多和近20万! 这到底是怎么了? 为啥平时价格坚挺的合资和豪车突然间就开始了“挥泪大甩卖”? 跟着咱们的镜头一起看看这场史无前例的降价风暴现场。
德系车是这次风暴的中心点价格体系崩塌得最彻底。 一汽大众的宝来官方指导价12万到15万区间的主流家轿现在终端价直接崩到了7万出头起步最高降幅算下来接近50%! 上汽大众的朗逸日子也没好过降了4万多中配车型10万以内就能拿下。 这直接导致整个德系入门级家轿的价格标杆被彻底砸穿。 一位在南方某大众4S店干了快十年的销售经理直摇头:“以前卖车还有点议价空间现在是厂家直接发通知底价贴着成本线走根本不给你留余地了。 卖一辆亏不亏本都得硬扛着上量压力太大。 ”
美系车的策略简单粗暴用超乎想象的价格捅破市场。 别克威朗Pro就是一个典型炸弹。 指导价原本顶着18万多的车型现在终端促销价直接捅破了13万大关一口气砍掉6万多块。 有消费者上个月刚提了台顶配威朗GS落地不到15万他晒单直呼:“简直像捡漏以前这价格想都不敢想! ”美系另一个巨头福特虽然没有点名具体车型其主力福克斯等也同步跟进大幅降价。 经销商那边的说法很直接:“厂家的返点和补贴力度前所未有任务量压得喘不过气不降不行仓库里堆满了车。 ”
日韩系作为合资阵营的常青树这次也没能“岁月静好”价格防线被迫集体收缩。 丰田的金字招牌卡罗拉和雷凌这对兄弟车主力配置车型普遍降幅达到了4万以上相当于打了七折销售。 广汽本田的支柱雅阁从18万多的起售价一路跌入13万区间降幅轻松越过30%门槛;东风日产的顶梁柱轩逸价格更是缩水接近三分之一。 韩系车的情况更严峻北京现代的途胜L降幅超过6万起亚的狮铂拓界甚至被报道最高降了7万块。 这种无差别的价格坍塌揭示了一个冷酷事实:整个合资阵营的市场份额和定价权正在被急速蚕食无论是昔日“神车”还是销量担当都不得不低头卷入这场肉搏战。
曾经高高在上的豪华品牌这次也被硬生生拉下了水“价格水分”被狠狠挤掉。 二线豪华品牌的境况首当其冲。 东风日产的英菲尼迪QX50官方起步价接近34万的入门版SUV如今终端报价已经跌破30万心理大关落地30万出头成为常态。 这种价格击穿对品牌溢价是直接打击。
更让人震惊的是一线豪华品牌的“放血”行为。 一汽-大众奥迪的当家中型轿车A4L主力车型降幅普遍在13万至17万之间算下来几乎就是腰斩价! 其更高级别的C级轿车A6L入门版也降了15万以上落地价探入35万区间。 华晨宝马的情况同样惨烈紧凑型SUV X1的高配版本直降14万+而进口的宝马6系GT这种高端轿跑车最高优惠幅度被曝接近20万! 甚至连素来以稳重形象示人的沃尔沃也未能幸免S60和XC60赫然出现在降价排行榜前十名单里官方信息显示部分车型分别降价11万多和16万多整体降幅区间集中在38%至47%之间。 懂车帝统计的“降价最猛TOP10”榜单已然被豪华品牌占据半壁江山。 这不仅仅是优惠促销更像是一场豪华品牌们集体参与的“清仓甩卖”豪华光环被冰冷的市场现实暂时蒙上了灰尘。
这场风暴波及的不仅仅是合资和豪华自主品牌也被巨大的压力拽着往下走。 哈弗的销量基石H6虽然依旧在同级领先面对合资车价格腰斩的压力也不得不应对主力车型终端普遍松动3-4万元。 上汽荣威的i5定位原本就在十万以内现在优惠力度进一步加大部分经销商打出了“6.X万起”的震撼裸车价试图在合资品牌价格下探后极度压缩的市场夹缝中求生。 就连一些此前价格相对坚挺的家用MPV车型也被卷了进来。 广汽本田的奥德赛这款备受家庭用户青睐的车型也被迫跟进降价艾力绅姊妹车优惠7万左右的消息在多个车友论坛刷屏。 上汽大众的高端MPV威然终端优惠幅度也同步扩大。 当传统的轿车和SUV阵地价格大面积沦陷后连MPV市场这块“自留地”也无可避免地被波及卷入战火。 降价浪潮全面蔓延几乎覆盖所有主流细分燃油车市场。
那么究竟什么力量把燃油车、尤其是合资和豪华燃油车逼到了“跳楼价甩卖”的地步? 核心推手就是新能源汽车不可阻挡的崛起势头和国家政策利好的双重绞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2025年6月发布的最新数据点明了方向: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高达48%。 这意味着在消费市场上每卖出两台车就有一台是新能源车(纯电或插混)。 消费者的钱包和选票实实在在地投向了更智能、更节能、更省钱的新能源汽车燃油车的吸引力正在急剧下滑。
国家政策层面同样不遗余力地推动这一转型。 被业界称为“双积分”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持续加码。 按照目前规定2025年车企的新能源积分比例要求进一步提升那些主要依赖燃油车的传统巨头们面临着巨大的积分缺口压力。 要弥补这个缺口要么自己多生产销售新能源车要么高价从其他积分富余的企业(主要是新能源车企)购买巨额成本无法回避。
另一个给燃油车市场投下巨大阴影的重磅政策是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公告。 2025年3月两部委发文明确将原本计划在2024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续执行至2027年底。 这意味着购买新能源车享受的“免税红利”至少还将持续两年半。 这对消费者是一个巨大的持续诱惑。 一边是燃油车价格虽降后续使用税费、油费不减另一边是新能源车购置省钱、用电成本极低此消彼长之下燃油车的阵地加速失守也就成了定局。
外在压力巨大内在的燃眉之急同样火烧眉毛庞大的库存积压。 全国多个地区的汽车流通协会陆续反馈2025年上半年燃油车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指数持续爆表亮起红灯。 某头部合资品牌华东区经销商向媒体透底:“店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库存车越积越多有的车都快在停车场风吹日晒一年了银行贷款催着还厂家压库指标雷打不动真的到了不降价就撑不下去的地步。 ”清理库存成为当前最紧要的生死任务。
另一个逼迫厂家和经销商必须加速清库的因素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严苛的“国七”排放标准。 尽管具体实施时间(网传可能在2027年)和细则尚未最终官宣落地这个预期越来越强烈。 现有库存的大部分燃油车型将很难达到国七标准的技术要求。 如果不赶在新规落地前把这些车卖掉后续可能面临无法上牌甚至限制流通的巨大风险。 有车企内部人士私下感慨:“这不是赚不赚钱的问题了而是如何让这些即将变成‘不合规’产品的车子在仓库里消失尽快回笼哪怕所剩无几的现金流。 ”
合资巨头和豪华品牌庞大的燃油车体系转身艰难历史遗留的庞大生产线、模具投资以及巨大的研发投入都成了高昂的“沉没成本”。 通用、大众、丰田等全球巨头纷纷大幅削减对燃油车发动机和平台的新投资计划把有限的资源全部砸向下一代电动化平台(如大众的SSP、通用的奥特能Ultium)。 一位接近沃尔沃中国的人士分析其最近几款豪华车大降价时就直言:“看XC60、S60这种降价力度就知道了公司战略就是断臂求生加速抛掉燃油车包袱全力以赴保证资金流向EX系列纯电产品的推进。 降价是最快的清仓变现手段。 ”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的操作更是典型的“全线压上”逻辑旗下从大众、斯柯达到奥迪等多个品牌同步卷入价格战。 其目标就是快速清理各层级燃油车库存为基于纯电平台的全新ID.系列车型让出宝贵的市场空间和资金资源。 对他们而言这场降价潮是沉重不得不迈过去的一道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