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叫“卷”到天际?看看这两年中国车市就明白了。电动车、插混、智能驾驶,各路神仙都在成都车展卯足劲“追新”,但有个老牌合资竟从一地鸡毛的价格战里爬了出来——没错,说的就是上汽通用。过去四个季度人家一路盈利,讲真,在合资品牌集体静音的当下,这事儿比大熊猫夜里溜进便利店还稀罕。合资的老巨头,真能在智能电动化洪流里“虎口夺食”吗?你没看错,别克GL8、凯迪拉克都火急火燎,一边砍价一边玩命搞智驾,合资车的“技术主权”到底靠不靠谱——咱今天就把这摊事儿扒个底朝天。
先来一点狠的!成都车展本该是豪华品牌搞排场、合资车来刷脸的,可偏偏上汽通用逆势“硬刚”出圈。别克GL8陆尊、陆尚,台上刚下插混,纯电续航一口气整到200多公里。看别家还在吆喝“新能源试试水”,上汽通用直接把GL8后面的PHEV后缀一撸到底咱现在不叫混动,叫新主力——这气势,比东北老铁炖小鸡还硬核!凯迪拉克更绝,新XT5直接跳楼式降价,堪称“22.99万买豪车”,这主动放下身段的架势,是要跟中国品牌贴脸开大。智能化也不落下风,什么“逍遥智行”高阶辅助驾驶、“至境”子品牌……这个节奏,妥妥合资品牌里卷王!但问题来了合资车老大哥,这一出狠戏能成吗?价格战,能熬过自主新势力那边的猛攻,还是小打小闹雷声大雨点小?
说起合资品牌的转型困局,那可比东北大冬天的雾霾还厚实。前几年合资讲“市场换技术”,结果补贴没少薅,硬核技术却老被吐槽“慢一拍”。这回,上汽通用改了玩法,不光自己搞“逍遥”超级整车架构,还拉上中国团队主导研发28年老底,100%本土开发,光供应链本地化都干到95%……这就像刀削面师傅亲自下厨,方方面面都得自己掂量着来。电动化方面,奥特能平台吃遍电池通杀菜单,什么三元锂、磷酸铁锂、固态随你挑选,还要兼容纯电、增程、插混一锅端。另一头,别克GL8彻底玩票大的,插混系统真龙一出,续航狂飙千公里,油耗“腰斩”。MPV领域传统买家是出租送客户的大叔,如今有六成成了个人买单,自己开着游山玩水——这可不是谁家都能搞出来的化学反应。再说智能化,老一套“买芯片配系统”早不灵,上汽通用干脆找Momenta一起“育儿乱炖”主机厂积累+本土AI,硬生生炖出个“最强驾驶肌肉+最强大脑”的组合拳。老百姓图个啥?车子长续航、油耗省、智能大屏、好停好开,这一波差不多都包场儿了。
表面看人家风生水起,细抠起来也有点“假稳当”。GL8能卖火,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行业大促价、限时福利,还有MPV存量市场这波刚需红利。新能源销量呢,虽然前七个月增长了19.43%,但毕竟基数不大,真说威胁到中国新势力那点市占率,还得画个问号。你看奥特能平打造的新能源,销量还是没能压住自主品牌那股火。至境L7即将发布,全新智能大模型、沉浸式智舱听着热闹,可真正的用户体验和交付速度,能不能跟小鹏、极氪正面掰手腕?至于凯迪拉克,表面功夫下下来不少——V系列首款纯电、VISTIQ大车齐亮相,辅助驾驶喊得响亮。但就智能化落地的速度而言,和蔚来理想们那套全自动城区NOA比,比的是谁的锅包肉多加这勺醋。合资品牌组织架构要审批流程一层套一层,技术下放到入门级要走程序,“烧钱又烧心”。外界盯着你合资能不能头铁到底,不然这点试错空间哪扛得住国内新老品牌“贴地飞行”的模式?
说来也怪,这两年中国汽车市场堪称神仙打架,合资车“变天”好像也就一两年间,“打工子弟”直接掀桌做东家。上汽通用这回亮的牌不是“洋面孔+中国手”,而是真正的技术自主。当年外资进来,咱“市场换技术”,最后压根啥也没换着——这叫“吃了化肥味的黄瓜,还是黄瓜本瓜”。现在,泛亚技术中心、Momenta深度捆绑,算法研发闭环直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逍遥架构100台正向开发、几十万台全国产供应链,摆明了中方说了算。这还没完,别克至境子品牌的多路并进,电动MPV、智能SUV全覆盖,不止是“美系牌子变中国制造”,而是彻头彻尾给合资模式定了新章法。别克GL8电驱化率先向高端MPV开火,原来传统商务市场变成了家庭用户抢购新宠,用户结构都洗牌了。至于智能化,别克和凯迪拉克“套娃式”共享一套端到端AI大模型,Momenta的经验从一家吃到嘴边,全体沾光。你以为这只是平台玩法?错!这波号称“合资2.0”的新路子,其实是合资权力的中国再分配。未来再提什么合资续约,谁主沉浮早已不是十年前中外两方“讨价还价”的争执,而是真的以技术决胜负。搞不好,这就是中国汽车业第二阶段的分水岭。
别光高兴太早,事情可没咱想象那么简单。合资车看上去风头劲,背后还藏着一肚子猫腻。新能源市占率还远远赶不上自主新势力——新能源销量占比没压线,就差这同学期末分数刚到及格。凯迪拉克降维打击走低价,品牌形象稀里糊涂就危险了,曾经的豪车人设变成了“买菜车”还剩多少吸引力?中国市场变热,市场换技术也成了历史遗留问题,真轮到技术换市场,不光技术要到位,供应链、售后网络、用户运营全都得跟上。架构一变,团队要本土化,结果海外母公司那一套偷懒习惯还没彻底剥离,甩手掌柜做不得,啃老本事情干不得。更别提老车主观望观望,不知道新系统靠不靠谱,智能驾驶“天花板”能不能一把到顶。至境品牌布局高端电车市场,对标小鹏、理想,价格打下来容易,体验补上去难。智能算法再牛,地图和数据采集还得靠正经落地,抠门的投入力度上不去,想和本土创业公司掰手腕?那是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车市比的是耐力,市占率不是靠噱头堆起来的。外界还有个死磕的疑问——你能吃多久这波“改革红利”?同门过了热乎劲,能不能把正经销量数据和行业影响力“双高”跑出来?分歧加深,合资和自主到底该怎么相爱相杀,车主、投资人全都睁大眼珠子盯着看。
说到这里,合资的“新中国方案”听着确实牛气哄哄,啥100%本土开发、智能大模型、MPV卖到家庭用户都来了……但咱实话实说,风头就是风头,真刀实枪要想彻底碾压自主新势力,还得有的是胆和手段。你凯迪拉克人设摇摆,别克割价烧钱,未来能不能持续高增长,谁也不敢保证。到头来,技术自主、供应链扎堆、本地化决策层层推进,组织架构和文化碰撞能不能跑出中国速度,还得时间说了算。这个“合资2.0”,要是真能吹成现实,也不枉大家这么多年市场换技术、技术换市场、兜兜转转的好戏。眼看国产新能源一路冲锋,合资要上位,不仅要拼产品,更要拼骨气。你说这GL8、凯迪拉克能一直这么“逆袭”下去?那就是真爷们干大事儿,翻身农奴把歌唱喽!
都说合资车转型开了好头,你觉得未来上汽通用这波智能化、电动化操作,能真熬过蔚来、小鹏这些新势力的贴身肉搏吗?有人觉得“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技术实力、供应链、品牌储备全方位发力,最终上汽通用肯定卷赢自主品牌;也有人不买账,几招组合拳、低价促销、噱头很满,等热度一过还是要回到老合资内卷的“原点”。你到底服还是不服?来评论区吵一架,咱老铁们自己的观点到底是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