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武汉工厂停产,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真的结束了吗

说起东瀛车,最近听闻一则颇令人扼腕的消息,莫过于那扶桑日产坐落于江城武汉的工场,恐将歇业停产。诸君试想,一座年事可担当三十万辆整备付运的重工坊,甫一投产未及数载便要偃旗息鼓,于情于理,谁人听闻不扼腕长叹?

此事虽尚未昭告天下,然外媒已多有传闻,揆情度理,应是八九不离十。遥想当年,日产亦可称作华夏车市之砥柱,轩逸、奇骏,何者非如雷贯耳之名号?反观当下?铩羽而归,工场迁停,这落差,委实教人难以转圜。

日产武汉工厂停产,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真的结束了吗-有驾

癥结所在,日产何以至此?

依我愚见,此事需多维考量。其一,吾等自主品牌委实骁勇,比亚迪、吉利、长安,无一不似天神下凡,于造型、技艺、行销诸方面,对合资品牌构成全方位之压制。往昔我辈购车,所图者,无非合资品牌之坚固耐用,如今自主品牌于此亦不遑多让,甚或于智联化、新能源层面更胜一筹。

日产武汉工厂停产,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真的结束了吗-有驾

再观日产自身,近些年似有“偃旗息鼓”之意。车型更迭滞缓,科技乏善可陈,终日老调重弹,无非舒适、节油。然当下消费者所求者,岂止于此?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诸如此类,日产皆未跟上节拍。

但观市售数据,便足可见一斑。公元二零贰伍年首季,日产于华夏区之销量,同比俯冲百分之二十七点四七。此非小幅滑落,实为断崖式下跌。

当然,日产亦有所警醒,始发力于新能源。又是斥巨资研发,又是推出新车型。然实言相告,步履委实迟缓。竞品早已策马扬鞭,远扬而去,日产欲奋起直追,其难度可想而知。

日产武汉工厂停产,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真的结束了吗-有驾

说到此处,或有人会问,日产缘何不早作转型?究其根本,实乃合资品牌之通病。久居“温床”,仰仗品牌溢价与技艺优势,赚得金玉满堂。然当市局丕变,其响应迟钝,转型决心亦未见坚韧。

与坊间认知相左,合资品牌并非铁板一块。外方、中方,各怀锱铢之利,决策效率亦属低迷。此亦导致合资品牌于面临市局变迁之际,总是慢人一拍。

日产武汉工厂停产,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真的结束了吗-有驾

另有一细节尤值玩味,日产武汉工场竟为岚图代工。岚图何人?东风旗下之高端新能源品牌。此事又作何解?足见日产之产能利用率确属堪忧,需仰仗代工聊以维生。然换个角度审视,亦可说明日产于新能源领域之底气不足,需借力于他人。

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日产之窘境归咎于“新能源转型迟缓”之际,是否忽略了更为深层之问题?譬如,合资品牌之体制机制是否能适应华夏市局之变迁?外方与中方之利益龃龉是否掣肘了决策效率?

事实上,日产之遭遇,亦为其他合资品牌敲响了警钟。时移势易,高枕无忧之日子早已一去不返。欲于华夏市局苟延残喘,必先放下身段,拥抱变局,方能真正洞悉华夏消费者之所需。

日产武汉工厂停产,合资品牌的黄金时代真的结束了吗-有驾

“关停并转”之事,于合资品牌之中早已司空见惯。北京现代转售工场予理想,神龙汽车易手工场予东风本田,广汽菲克更是一纸公告退出华夏。此等案例,无一不在说明合资品牌之日子并不好过。

恕我直言,合资品牌之“黄金时代”业已终结。来日,其于华夏市局之地位或将日渐边缘化。

或许,终有一日,当我们回首往昔,日产武汉工场之停产,不过是拉开了序幕。它标志着一个时代之落幕,亦预示着一个崭新时代之到来。此新时代,属于自主品牌,属于新能源汽车,亦属于那些真正洞悉华夏市局之企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