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上半年交付创新高,技术投入增幅明显,三季度目标再提升

如果说造车新势力是一场连续不断的宫斗剧,那么小鹏汽车无疑是那个从弹幕区逆袭到主角光环下的“爽文男主”。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出炉,那一串数字亮得让人睁不开眼——总营收182.7亿元,同比暴涨125.3%,现金储备22.9亿元,研发投入屡创新高,季度交付103,181台,同比增长241.6%。面对第三季度,小鹏官方又立了flag,交付目标提升至113,000台至118,000台,总营收预计飙至196亿至210亿元。这一回合,小鹏真的“赢麻了”。

时间倒退几年,小鹏还在造车的生死线上摇摇欲坠,像是在拍新中国成立前的创业苦情片。如今却成了造车圈里举重若轻的弄潮儿,能否实现这场绝地反杀?除了财报数字,背后的逻辑,更值得玩味。

小鹏的第一步棋,就是产品矩阵的精准扩张。从经济实用的纯电轿车,到智能高端的轿跑,再到SUV和MPV,小鹏就像麦当劳的爆款菜单一样,对症下药地满足了不同细分市场的胃口。MONA M03上市8个月交付超10万台,牢牢捏住A级轿车的销量牛耳;P7+五个月下线五万台,兼顾智能与性能,招徕那些“追求品质,不愿做伸手党”的消费者。

SUV阵营里,G6和G9双子星闪耀,把20万级的纯电SUV市场搅得一池春水。G6上市首月交付超7,500台,这在内卷得像健身房排行榜的市场中,相当于提前占领了天花板;G9更是豪华与科技的代表,专治“有钱有闲有要求”的都市精英。

小鹏上半年交付创新高,技术投入增幅明显,三季度目标再提升-有驾

而在MPV市场,刚上市的小鹏X9一出场就挑了个没人坐的头把交椅,4月以1,603台一举夺冠,蝉联纯电MPV销量第一,仿佛是告诉友商:“这条赛道,我先封神”。增程版的上市计划也已经在路上,小鹏借此补上“纯电+增程”闭环,巩固产品阵线。

有产品矩阵,还要技术做底气。小鹏在技术研发上始终无情砸钱,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高达41.9亿,比去年涨了近五成。智能驾驶是小鹏的武林绝学,各类Ultra版本将搭载三块自研的图灵AI芯片,有效算力可达2250TOPS,相当于给汽车装上了“超级大脑”,车企里论智能化,一说到“谁敢做AI芯片”,数得上小鹏一个。

更狠的是,年底即将推出支持L4级别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开启Robotaxi试点,原本科幻片里的画面成了现实。而这些技术都能逐步下放超跑、家用各类车型,让市场上的其他产品看得眼红,也让对手“躲在厕所数毛利”。成规模后,技术红利转化为成本优势,毛利率从去年二季度的6.4%一路涨到今年的14.3%。省在刀刃,赚在点上,这就是小鹏的运营公式。

市场渠道也是小鹏的“闪击战”。截至6月底,门店数达677家,覆盖224座城市,买小鹏像点外卖一样方便。与大众合力研发电气架构,未来应用范围还有望扩展到燃油和混合动力车型。你以为小鹏只是一家造电车的?错了,人家要做整个汽车行业的“操作系统”。这不仅是技术的加分,也是品牌影响力的“Buff”。

小鹏上半年交付创新高,技术投入增幅明显,三季度目标再提升-有驾

一路走来,持续交付高增长让市场信心愈发坚如磐石。上半年累计交付197,189台,已达全年目标66.8%,在新势力品牌中稳居第一。三季度指引再创新高,高歌猛进简直像在玩“量产”的王者排位赛。营收稳步上涨,净亏损收窄,本质上离盈利更近一步。规模效应显现,成本持续优化,小鹏终有一天会迈进“赚钱”的新时代。

小鹏上半年交付创新高,技术投入增幅明显,三季度目标再提升-有驾

后头还有新车在路上,鲲鹏超级电动车型等即将亮相,补全矩阵;技术投入继续,智能驾驶、电动化提速,守住行业领先。如今的小鹏,已然不是昔日那个仓促上市求生的小玩家,而是国内造车新势力里的“现象级”领军者。产品、技术、成本、市场——环环相扣,每一步都踩在了行业痛点上。

小鹏的逆袭,本质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当产品够硬,技术领先,渠道扎实,运营靠谱,造车新势力不是一句空话。它以数据立论,脚踏实地,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新选择,也为市场注入了信心。未来竞争尚未终结,但小鹏已把舞台搭好,等对手上来“接招”。至于能否保持“赢麻了”的姿态,那就看谁能笑到最后。

小鹏上半年交付创新高,技术投入增幅明显,三季度目标再提升-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