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提了辆途胜L,朋友圈刚发出去,底下就炸锅了:“都2024年了还买韩系车?”“这钱买国产SUV不香吗?”甚至有朋友直接私信我:“是不是被4S店忽悠了?”说实话,当时心里挺不是滋味的。但现在开了快半年,我特别想把这段经历掰扯清楚——普通老百姓买车,到底该听别人的还是信自己的?
记得七八年前,路上跑的现代、起亚可不少。2016年韩系车在国内年销还有114万辆,可到了2023年直接跌到12万辆,市场份额从6.3%暴跌到0.7%。身边很多人说起韩系车,第一反应就是“没落了”“不如国产”。但大家有没有想过,这种印象到底怎么来的?前几天和开修车厂的表哥聊天,他说现在网上铺天盖地都是“韩系车性价比低”“品牌不行”的声音,可真正开过的人没几个。就像我同事买日系车时,大家都说“省心耐用”,轮到我买韩系车,就变成“人傻钱多”,这是不是有点双标了?
去年我换车时,预算卡在15万内,主要就考虑家用。一开始也看了不少国产车,配置确实高,但试驾时总觉得动力有点肉,底盘滤震也差点意思。日系SUV比如CR-V,口碑是好,可入门版都快18万了,超预算不说,配置还寒酸。轮到途胜L,1.5T+8AT的动力组合,最大功率200马力,比同价位很多车型都强。去4S店谈的时候,销售说现在终端优惠大,裸车价13.18万就能拿下,这价格比我预期低了不少,一下子就戳中我了。回家跟老婆商量,她就一句话:“别管别人怎么说,自己开着舒服最重要。”
提车后第一次跑高速,我就被惊艳到了。超车时深踩油门,动力随叫随到,一点不拖泥带水。现在每天上下班通勤,单程30公里,堵车时油耗大概8个左右,周末跑高速能降到6.5个,比我表哥的日系SUV还省点。空间方面,我1米8的个子坐后排,膝盖离前排还有两拳多,上周带父母去自驾游,后备箱塞了三个行李箱、一个婴儿车,居然还有富余空间。不过也有让我吐槽的地方,上次去乡下老家,走那种坑坑洼洼的路,悬挂有点硬,颠簸感比较明显。还有一次去洗车,师傅问我:“这车型现在路上少见啊,配件好不好找?”说实话,当时心里还是有点小担心的。
自从我买了这车,身边各种声音就没断过。有人说:“10万级买车就图个车标,韩系车标现在值几个钱?”还有人说:“韩系车后期毛病多,维护成本高。”最让我无奈的是,居然有人说我“不懂车”,是“冤种”。但我查了J.D. Power 2023年的中国车辆可靠性研究报告,韩系车的百车故障数其实比不少国产和日系品牌都低。再说了,我们普通家庭买车,不就图个皮实耐用、空间够用、动力跟得上吗?非要为了所谓的“品牌附加值”多花几万块,真的有必要吗?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买车到底该看重什么?是别人眼中的“面子”,还是自己实实在在的需求?如果你像我一样,主要用于家用,看重动力和空间,预算又不想太高,途胜L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你特别在意品牌,觉得开出去要有排场,那可能就得再考虑考虑。还有一点很重要,买韩系车一定要关注售后服务和配件供应,尽量选择当地有4S店的品牌,这样后期保养维修也方便。
现在每次坐进我的途胜L,摸着熟悉的方向盘,看着仪表盘上的里程数一点点增加,心里特别踏实。它可能不是最耀眼的那个,但却是最适合我的。买车这件事,就像找对象,别人说再多都没用,合不合适只有自己知道。屏幕前的你,如果正在纠结买车,不妨问问自己:你最看重的到底是什么?是动力、空间、品牌,还是性价比?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一起聊聊买车那些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