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三季度亏损减少,财报公布,明年推三新车

北京的冬天,总有一种把人裹进羽绒服里的冷。

蔚来三季度财报发布会那天,楼下的咖啡馆依旧生意兴隆,空气里混杂着咖啡豆和新鲜焦虑的气息。

如果我告诉你,有家造车新势力,刚刚把季度亏损“收窄”到了34.8亿,现场会不会有人抬头,怀疑是不是自己多喝了两口美式?

毕竟,三十多亿的亏损,听上去像是金融犯罪现场。

蔚来三季度亏损减少,财报公布,明年推三新车-有驾

但这就是现实——在中国造车新势力的案发现场,亏损,反倒成了一种值得庆祝的“进步”信号。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蔚来的财务主管,每天要面对的不是“今天能不能挣钱”,而是“今天亏得是不是够优雅”。

三季度亏损34.8亿元,同比下降31.2%,环比下降30.3%,这不是一本生意经,更像一本减肥日记:不是谁瘦了多少,而是谁瘦得更快、更从容。

而这场“瘦身计划”的观众,是资本市场,是无数等着蔚来“活下去”的车主和员工。

217.9亿元营收,同比增长16.7%;新车交付87,071台,同比增长40.8%。

这组数字,是财报里的血肉。

放在别的行业,这已经是喜报,足够发两轮红包。

但在新能源车的赛场上,销量增长和亏损收窄必须并列出现,才够“真实”。

毕竟,每卖一台车亏损约4万元,你如果是车主,心里会不会偷偷咬牙——“合着我买一台,蔚来少亏一点?”

我有个朋友,去年买了台蔚来ES8。

现在他喜欢和人吹牛,说“你们买车是消费,我买车是投资——投资了蔚来继续亏损的未来。”一语成谶。

高额的销售、行政和研发支出,像冬天里永远烧不完的暖气费。

蔚来三季度亏损减少,财报公布,明年推三新车-有驾

41.8亿的销售及管理费用,23.9亿的研发投入,连蔚来自己都承认,研发费用之所以下降,是因为“组织优化”和项目阶段变化,不是突然开了窍,而是不得不算细账。

造车的“烧钱”神话,不是被谁打破的,而是被现实的寒风吹碎的。

当然,行业的“证据链”从来不是单线推进。

整车毛利率升至14.7%,创近三年来新高,听上去像是“破案”关键——毛利率回来了,盈利还会远吗?

不过,别急着欢呼。

中国造车的现实,是“毛利率回来了,现金流可能还是走的”。

蔚来的现金储备367亿元,环比增加95亿,这笔钱到底是“过冬粮草”,还是“继续烧钱”的薪柴?

财报没明说,李斌也不会在发布会自曝家丑。

说到李斌,他倒是一直不缺故事。

明年要推三款新车,二季度两款,三季度一款。

新车的名字听起来很美好,乐道L80、蔚来ES9,外加一个“覆盖10-30万元区间”的平台,看上去像是为中国家庭定制的“车轮上的希望”。

可细想一下,20万以下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那是“厮杀最猛的巷战”。

蔚来三季度亏损减少,财报公布,明年推三新车-有驾

蔚来能不能在二三线城市卖出量?

能不能不掉队?

这不是讲情怀能解决的。

我常常怀疑,新能源车的竞争,更像一场马拉松:前半程靠冲刺,后半程拼耐力。

蔚来三季度新车交付同比增长40.8%,环比增长20.8%,在全行业里,已经是优秀生。

但你要知道,现在新能源江湖“优秀生”太多,比亚迪、理想、小鹏、甚至新加入的华为智界,都在猛跑。

蔚来把交付指导线定在12万-12.5万台,营收指引327.6亿-340.4亿元,的确“创历史新高”。

但“新高”这事儿,做久了也麻木。

每个月都在打破自己上个月的纪录,市场却像在玩心理游戏:你不增长,就等着被资本嫌弃;你增长快了,大家又问你什么时候能盈利。

充电、换电网络,一直是蔚来的招牌。

全国3581座换电站,1003座高速公路换电站,4805座充电站,26,377根自家充电桩,还有144.5万根第三方充电桩。

听上去像是给未来铺了条高速公路。

蔚来三季度亏损减少,财报公布,明年推三新车-有驾

但现实是,基础设施能不能换来用户的忠诚?

有多少人是因为“换电”买的蔚来?

有多少人最后成了“用脚投票”的前车主?

这些问题,财报不会给答案,李斌的发布会也不会。

其实,造车新势力的财报发布,从来像一场悬疑剧。

表面上数字在成长,实际背后,是无数条“看不见的水流”在翻涌。

高成本结构、研发投入、销售费用、换电网络布局……每一项,都是砝码,也是风险。

就像我做法医工作时看尸检报告,数据只是表象,真正的死因,得靠一层层拨开细节来看。

蔚来今天能“收窄亏损”,未必等于明天就能盈利。

剩下的问题,是“还能亏多久,市场还能等多久”。

玩笑归玩笑。

作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我并不认为蔚来在裸泳——起码目前不是。

蔚来三季度亏损减少,财报公布,明年推三新车-有驾

现金储备充足、产品规划清晰、销售增速喜人,就像一名运动员,体检指标都在正常区间。

但问题是,这场比赛太漫长。

特斯拉在前头睡觉,比亚迪在中途换鞋,理想在边上喝水,小鹏在后面追。

蔚来要想突围,不只是“收窄亏损”,还得找到盈利的钥匙。

不然,毛利率再高,销量再猛,终归是“赔本赚吆喝”。

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哪天蔚来终于盈利了,会不会所有人都觉得索然无味——就像破案破得太久,谜底揭晓时,大家都散场了。

或者,蔚来和所有新能源车企一样,注定是用“高光”换“长夜”。

毕竟,行业大多数人,不是死于失败,而是死于平庸。

所以,蔚来的亏损和增长,是不是中国新能源的缩影?

是不是一种“与亏损共舞”的新常态?

如果你是股东,是车主,是产业链上的一环,你会怎么下注?

我没有答案。

毕竟,上市公司财报只是剧本的第一页,后面怎么写,全靠一笔一划的现实。

再说一句,亏损可以收窄,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缺口,有时候比冬天的风还要刺骨。

下个季度发布会见吧,看看这个故事,还能不能写出新的悬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