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华中型SUV市场里,奥迪Q5L一直是块难啃的硬骨头。
要说这代车从2016年国产加长到现在,愣是在奔驰GLC L和宝马X3的夹击下稳稳守住前三位置,靠的可不只是德系车那块金字招牌。
最近听说全新一代Q5L又要上市了,我仔细扒了扒资料,发现这次奥迪真是下了血本搞升级,咱们今天就唠唠这台车到底值不值得等。
先说最核心的平台部分。
老款Q5L用的MLB平台虽然经典,但面对新势力总显得有点老态。
这次换装的PPC平台可是大众集团最新的"技术大礼包",简单说就是把电子电气架构、轻量化材料和智能驾驶系统打包在一起。举个实际例子,老款车机卡顿的问题应该能解决,因为新平台支持更快的芯片处理速度,据说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能升级到L3级别。不过各位可别被参数忽悠,实际落地能不能用还得看法规审批。
外观改动挺大,前脸格栅改成多边形鱼鳞片设计,远看有点像鲨鱼鳃。这种设计争议肯定不小,喜欢的人觉得够霸气,保守派可能觉得太激进。最让我感兴趣的是前保险杠两侧加了激光雷达,虽然官方没明说,但八成是为了实现高速领航功能。不过现在激光雷达成本降了不少,奥迪敢上说明他们对这套系统有信心。就是不知道实际效果能不能比过小鹏G9那套XNGP。
侧面变化不算颠覆,但细节处理到位。轮拱内凹的设计既提升肌肉感,又能藏住一些空气动力学套件。轴距加长这点最实在,后排能多出两指腿空间,带娃出行终于不用挤儿童座椅了。不过要提醒各位,加长轴距可能会影响过弯灵活性,喜欢越野的车主得权衡下。
内饰部分虽然没官图,但参照新A6L的三联屏设计基本实锤了。11.9英寸的虚拟座舱能显示更多驾驶信息,14.5英寸的中控屏支持手势控制,副驾的10.9英寸屏幕还能独立投屏追剧。不过这种设计也有隐患,副驾看剧会不会分散司机注意力?奥迪的隐私模式能物理遮挡屏幕,这点比奔驰MBUX的分屏设计更实用。
动力总成是奥迪的强项,新2.0T发动机加上VTG可变截面涡轮,最大马力应该突破250匹。重点说说这个VTG技术,简单理解就是涡轮叶片角度能自动调节,低转速时增大进气量,高转速时减少涡轮迟滞。配合48V轻混系统,城市拥堵路况下启停会更平顺。不过油耗表现还要看实际测试,现在标称的百公里7.3L数据,在北方冬天开暖风估计得再加点。
说到竞品对比,奔驰GLC L的内饰豪华感确实更胜一筹,但双联屏容易反光的问题依旧没解决。宝马X3的采埃孚8AT调校确实平顺,但车机系统反应速度总被诟病。奥迪这次升级的MMI系统据说能支持连续对话,比如"打开天窗"接着说"调低温度",不需要重复唤醒词,这对开车族来说挺实用。
用户需求这块,奥迪明显在做差异化竞争。年轻消费者看重大灯组里的激光雷达和贯穿尾灯的动画效果,家庭用户更在意后排空间和PM2.5过滤系统。不过有个细节值得注意,新Q5L的电池组布局在底盘下方,既降低了重心又保护了电池安全,这对新能源转型是个聪明做法。
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力的较量。看看隔壁沃尔沃XC60拼命堆安全配置,凯迪拉克XT5降价冲销量,奥迪既要维持品牌溢价,又得应对国产新势力的智能化冲击。这次升级的激光雷达和三联屏,本质上是在补齐智能化短板,但车机系统能否流畅运行安卓应用,还得等实测报告。
说到价格,参考现款Q5L终端优惠后35万起,新款预计涨幅控制在2-3万。这个价位如果标配L2+级辅助驾驶,确实比宝马X3的纯视觉方案更有诚意。不过要注意,带激光雷达的版本可能要选装,算下来落地价可能接近40万,这时候就要考虑理想L7这样的新能源竞品了。
最后给各位提个醒,买车不能只看参数。建议去4S店重点体验三点:一是后排地台是否全平,二是车机导航的离线地图包容量,三是座椅加热通风的速度。特别是家里有老人小孩的,后排舒适性比前排科技配置更重要。
你对奥迪Q5L的升级有什么看法?觉得新增的激光雷达实用还是鸡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要是对内饰材质或者四驱系统有疑问,也可以直接发问,咱们一起探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