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光灯下的展台上,一台双色车身微型车正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 有人蹲下观察保险杠的毫米波雷达,有人对着外后视镜下方的摄像头指指点点,更多人举着手机拍摄轮毂里的传感器细节。
这是发生在2025上海车展的真实场景,奇瑞全新推出的智能驾驶版小蚂蚁正在颠覆人们对微型电动车的认知。
当微型车的价格门槛被拉到3万元区间,奇瑞却反其道推出售价6.59万元的智驾版本。
五颗毫米波雷达、十二颗超声波雷达、五个高清摄像头的配置清单,让这台三米出头的微型车在感知硬件上追平主流智能汽车。
那些曾经只在二十万级车型上出现的组合式辅助驾驶功能,此刻正藏身于比普通停车位还短的车身里。
打开无框车门,双辐式方向盘后的悬浮屏仍在原位,但底层系统已悄然升级。
支持多品牌手机互联的中控屏,现在需要处理来自车身四周的感知数据。 主驾座椅头枕处的语音识别麦克风,可能正在等待唤醒词“打开自动泊车”的指令。 保留机械门把手的传统设计,与遍布车身的传感器形成微妙反差。
工程师在微型车底盘塞入36千瓦电机的同时,还要解决传感器供电与散热问题。 251公里与321公里两种续航版本,在开启辅助驾驶功能时的实际能耗尚待验证。
当车身长度仅够容纳三门四座布局时,毫米波雷达的安装位置是否会影响儿童安全座椅的固定,成为现场观众争论的焦点。
展台对面的五菱宏光MINIEV以3.28万元的起售价吸引着家庭用户,长安Lumin用圆润造型收割女性市场。
奇瑞小蚂蚁智驾版却在尝试给微型车装上L2级辅助驾驶系统,这个定价策略让部分业内人士直呼“看不懂”。
但展车周围持续不断的人流证明,愿意为智能配置买单的微型车用户群体正在形成。
现场技术人员演示自动泊车时,围观人群发出阵阵惊叹。 这台轴距不足2.2米的微型车,在狭小空间里的转向动作比人工操作更为精准。 超声波雷达对障碍物的识别距离,在微型车常见的胡同使用场景中展现出特殊优势。
有观众当场计算,多花3万元获得的智能配置,是否比同价位燃油车的天窗、真皮座椅更具实用性。
动力参数表上的95牛·米峰值扭矩,在满载四名成年人的情况下是否够用? 当组合辅助驾驶功能运行时,车载电脑的运算负荷会不会影响空调系统的功率输出? 这些技术细节的答案,或许要等到实车路测才能揭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微型电动车市场的竞争维度,从此多出了智能驾驶这个全新战场。
展台大屏幕滚动播放着传感器工作示意图,十二颗超声波雷达的探测范围在车侧形成密集的蓝色光点。
有观众尝试用手遮挡前保险杠的毫米波雷达,中控屏立即跳出传感器异常的警示图标。 这种直观的交互体验,让原本抽象的智能驾驶技术变得触手可及。
当其他车企在微型车市场比拼萌系外观和多彩配色时,奇瑞选择用科技配置开辟细分市场。 2878辆的3月销量数据背后,是否隐藏着对智能微型车的真实需求?
定价接近普通版两倍的智驾版本,究竟会沦为技术展示的噱头,还是开启微型车智能化的新纪元? 这些问题,正随着展台旋转台上的小蚂蚁智驾版缓缓转动,在观众心中激起层层涟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