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五菱汽车又有了新动作,放出了一款全新纯电动小SUV的内饰官方图片,这款车名叫五菱缤果S。
消息一出来,网上讨论的人可不少。
大家都在说,五菱这几年真是越来越懂咱们老百姓的心思了,从最开始的神车五菱宏光,到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宏光MINIEV,每一款车都好像踩在了大家的需求点上。
现在这款缤果S,光听名字就感觉不一样,特别是那个“S”,官方说是“Shift”的缩写,意思是“切换”,好像在说这车能帮我们的生活换个新模式。
据说这车今年第三季度就要正式上市了,那它到底长什么样,有什么真本事,能不能真的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点不一样呢?
我们先从大家最关心的车里头说起。
这次五菱给缤果S的内饰起了一个听起来特别高级的名字,叫“静奢栖居美学”。
这个词听着可能有点绕,说白了,就是想让车里的环境既安静舒服,又带点低调的豪华感,让你坐进去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样放松。
从图片上看,它确实做到了。
整个中控台和车门的设计是连在一起的,形成一个环抱式的感觉,人一坐进去,就被温柔地包围着,很有安全感。
颜色搭配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柔和的白色,一种是温暖的棕色,这两种颜色都不刺眼,看起来很舒服,也显得车里很上档次。
最让人惊喜的是用的材料。
这个价位的车,很多人可能觉得内饰大部分都会是硬邦邦的塑料,但缤果S不一样。
它在车门、中控台这些我们手经常碰到的地方,都用了软软的皮质材料包着,摸上去手感很好。
为了不显得单调,还加了一些有立体感的木纹装饰板和亮闪闪的镀铬条来点缀。
这么一弄,整个车里的质感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完全不像是一台普通的代步小车,反而有点像一个装修精致的移动小客厅。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用这么好的料,车价会不会很贵?
这其实就是咱们国产品牌现在厉害的地方,依靠强大的生产和供应链能力,能把成本控制得很好,让我们普通消费者花不多的钱,也能享受到以前合资车甚至更贵的车才有的品质。
光好看还不行,用起来方便才最关键。
缤果S车里装了两块大屏幕,一个是方向盘前面的8.88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一个是中间的12.8英寸中控大屏。
这两块屏幕组合在一起,车速、电量、导航、音乐这些信息都看得清清楚楚,操作起来也跟用平板电脑似的,科技感很足。
而且,五菱还很贴心地保留了方向盘上的实体按键,开车的时候想切个歌、调个音量,手不用离开方向盘,动动手指头就行,安全多了。
说到贴心,储物空间绝对是五菱的拿手好戏。
这台缤果S全车上上下下设计了整整25个放东西的地方。
比如中控台下面,设计了两个杯架,旁边还有个不小的储物格,放手机、钱包、钥匙正合适。
它还标配了一个50瓦的风冷无线充电板,手机放上去就能充电,还不用担心发烫,再也不用被各种充电线缠得心烦了。
还有一些小设计,比如副驾驶前面的小挂钩,可以挂早餐或者小包;车门把手那里也掏空做成了储物格,放点零钱、票据特别顺手。
这些小细节,可能不起眼,但真正用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设计师是真的站在我们普通人日常用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了。
再来看看它的“块头”和空间表现。
缤果S的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是4265毫米、1785毫米、1600毫米,轴距是2610毫米。
这个尺寸,已经不能算是一台小轿车了,它妥妥地进入了小型SUV的行列。
变成SUV有什么好处呢?
最直接的就是车身更高了,视野更好,走一些坑洼路面的时候底盘也不容易被磕到。
更重要的是,车里的空间也更宽敞了。
特别是后备厢,它的地板是往下凹的设计,本身就能装不少东西。
如果需要拉一些大件,比如搬家、去宜家买家具,或者周末想带上帐篷、折叠桌椅去露营,只要把后排座椅放倒,整个后备厢的容积可以一下子扩展到1450升,那空间就相当可观了,几乎能当个小货车用了。
这种灵活性,正好就对应了它名字里那个“S”的含义,平时在城里上下班通勤,周末又能轻松切换到郊游模式,一台车就能满足多种生活场景。
最后我们来看看这车的外观和动力。
缤果S的外观设计也完全跟上了现在的潮流。
车头因为是纯电车,所以是封闭式的,看起来很简洁。
两边的大灯造型很特别,圆润的轮廓里又带点棱角,像一对展开的翅膀,晚上亮起来特别有神。
车尾用的是现在很流行的贯穿式尾灯,一条红色的灯带横贯整个车尾,不仅拉宽了视觉效果,也让车子在晚上很有辨识度。
车身颜色也很有意思,起了像“松弛灰”、“自在蓝”这样的名字,听着就很年轻、很个性。
总的来说,这车开在路上,绝对不会让人觉得是“老头乐”,它是一台能展现年轻人个性和审美的时尚单品。
动力方面,它用的是一台最大功率75千瓦的电机,提供了两种不同容量的电池包,分别是31.9千瓦时和41.9千瓦时。
对应的续航里程是325公里和430公里。
这个动力和续航水平对于一台家用小SUV来说,是完全足够了。
75千瓦的电机,在市区里开,红绿灯起步、并线超车都非常轻快。
而430公里的续航,基本上可以保证在城市里开一周充一次电,就算偶尔跑个短途长途,也基本没有什么里程焦虑。
这个组合可以说是在性能和用车成本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既保证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又不会给家庭带来太大的经济负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