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季度小车销量榜,海鸥丢冠令人意外,飞度跌至第33

最近这车市可真是热闹得不行,尤其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那种买菜代步小车市场,简直是上演了一出“乾坤大挪移”的好戏。

就在前几天,一份所谓的2025年第三季度的微小型车销量排行榜单在网上传开了,这榜单一出来,好家伙,直接在车友圈里炸了锅。

很多人看完榜单的第一反应都是揉揉眼睛,再三确认自己没看错。

第3季度小车销量榜,海鸥丢冠令人意外,飞度跌至第33-有驾

为啥?

因为这份榜单上的排名,彻底颠覆了我们过去十几年的认知。

曾经我们闭着眼睛都会选的大众Polo和本田飞度,现在竟然被挤到了几乎快要看不见的位置,而一群我们前几年还叫不上名字的国产电动小车,却浩浩荡荡地占领了整个榜单的头部。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说,属于燃油小车的时代,真的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吗?

今天,咱们就当一回“吃瓜群众”,好好扒一扒这份榜单背后,咱们中国汽车市场正在发生的这场深刻变革。

咱们先来看看这份榜单最吓人的地方,那就是排在前面的那些“优等生”。

你从第一名往下看,一直看到第十名,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全都是挂着绿牌的新能源车,一个燃油车的影子都找不到。

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分庭抗礼了,这简直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围剿”。

排在第一名的,是咱们的老熟人,五菱宏光MINIEV。

这位曾经开创了微型电车时代的“神车”,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后,现在又强势回归了王座,一个季度就卖出了11.6万辆,这个数字实在是太恐怖了。

紧跟在它身后的,是吉利汽车旗下的熊猫家族,也拿下了10.8万辆的惊人成绩,跟第一名几乎不相上下,形成了“双雄争霸”的局面。

再往下,之前势头很猛的比亚迪海鸥,这次虽然没能保住冠军,但和长安Lumin一起,也都卖了超过5万辆,稳稳地站在了第一梯队。

还有像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这些热门车型,销量也都超过了3万辆。

可以说,光是这几款车,就已经把整个微小型车市场的大部分蛋糕给瓜分干净了。

这阵势,就好像是班级考试,前十名全被一个小组给包揽了,让其他同学连争个单科状元的机会都没有。

那么,就在这群新能源“学霸”们高歌猛进的时候,我们曾经心目中的那些“老牌优等生”,比如大众Polo和本田飞度,它们又在哪里呢?

第3季度小车销量榜,海鸥丢冠令人意外,飞度跌至第33-有驾

你得有点耐心,把榜单使劲往下拉,一直拉到快要垫底的位置,才能找到它们那两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大众Polo,排在了第29位,一个季度卖了多少呢?

区区501辆。

你没看错,就是一个季度三个月,在全中国这么大的市场里,只卖了五百多台。

更让人唏嘘的是本田飞度,这位曾经被车迷们爱称为“平民超跑”的明星车型,直接被甩到了第33名,销量更是只有一百多辆。

这是什么概念?

平均下来,一天在全国卖不到两台车。

这数字,可能还不如一些热门商圈里一家奶茶店一天的销量多。

想当年,这两款车可是无数年轻人都市代步的首选,是品质和保值率的代名词,哪个4S店门口不是排着队等提车?

现在却落得如此境地,真是让人感慨万千,时代的一粒灰,落在它们身上,就成了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这背后巨大的反差,其实归根结底,就是一场消费观念和产品价值的彻底洗牌。

咱们不妨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如果你现在手握七八万块钱,想买一辆日常代步的小车,你会怎么选?

在过去,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走进本田或者大众的4S店,因为它们的品牌、技术和口碑摆在那里,买着放心。

但是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

同样的预算,你走进一家国产品牌新能源车的展厅,你会看到什么?

你会看到设计更新潮、颜色更活泼的内外饰,一块比你家平板电脑还大的中控智能大屏,各种语音控制、在线导航、影音娱乐功能应有尽有。

你一脚踩下“油门”,那种安静又迅猛的提速感,是同价位燃油车给不了你的。

第3季度小车销量榜,海鸥丢冠令人意外,飞度跌至第33-有驾

而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使用成本。

现在油价动不动就破八冲九,开燃油车每个月加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这些电动小车呢?

在家里充个电,一度电几毛钱,就算去外面的充电桩,成本也远低于油费。

对于每天只是上下班通勤、接送孩子买买菜的普通家庭来说,一年下来能省下好几千甚至上万块钱。

这种实实在在的经济账,远比那些所谓的“驾驶乐趣”和“品牌情怀”来得更有说服力。

当一个新事物在价格、体验、成本等全方位都优于旧事物时,消费者的选择自然就会发生倾斜。

国产新能源车正是用这种“降维打击”的方式,让传统合资燃油小车的优势荡然无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新能源车市场内部的竞争也是异常激烈的,并不是所有挂绿牌的车都能卖得好。

从这份榜单的中后段就能看出来,销量的分化非常严重。

比如排在第九名的广汽埃安AION Y,虽然在网上热度很高,但1.6万辆的季度销量,和头部那几位十万辆级别的选手比起来,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再往下,从第14名的纳米01开始,销量就掉到了万辆以下,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

甚至在榜单的末尾,我们还能看到像五菱Air ev晴空这样,一个季度只卖出1辆的极端案例。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市场已经过了那个只要是电动车就能卖出去的野蛮生长期了。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也越来越挑剔。

一款车如果没有精准的定位、过硬的产品力,或者没有足够吸引人的性价比,哪怕它顶着新能源的光环,也一样会被市场无情地抛弃。

这场变革,不仅是在革燃油车的命,同时也是在新能源车内部进行着一场优胜劣汰的“大逃杀”。

最终能够生存下来并活得滋润的,一定是那些真正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用心做好产品的品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