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

今日车圈,有桩事儿,得跟大伙儿好好说道说道。

最近网上那叫一个热闹,老生常谈的“新能源汽车续航焦虑”又被翻出来炒了又炒。

不过这回,可不是简单的冬天续航打几折那么简单了。

这事儿,牵扯到咱们普通老百姓最关心的“出行自由”,甚至有点…

怎么说呢,像是在给这自由加了道看不见的锁。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咱开车,图个啥?

方便,省钱,心里有底。

以前油车,加满一箱油,那感觉,心里踏实,跑个五六百公里,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换了电车,尤其是那些号称“长续航”的,心里还是有点悬。

尤其是一开高速,或者碰上冬天,那续航里程,刷刷往下掉,看着仪表盘上的数字,跟股票跌停似的,真让人心慌。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这不,最近就有人爆料,说有的新能源车企,为了让续航数字更好看,在软件上做了点“手脚”。

怎么个“手脚”法?

我听说的说法是,车子刚出厂的时候,显示的续航里程,可能比实际能跑的要“乐观”那么一点。

然后呢,等车子开了一段时间,或者需要“深度体检”的时候,厂家可能就会通过OTA升级,把这个“乐观”的数字给“修正”回来。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这听着,是不是跟咱们手机用着用着就变慢,然后厂家说“升级一下系统就好了”有点像?

只不过,这回可不是手机卡不卡的问题,这是实打实影响咱们出门的“命脉”啊!

想想看,你辛辛苦苦攒钱买台新能源车,看中的就是它科技感强、省钱环保。

结果呢?

开出去没多久,就发现这续航没那么“给力”了。

你去找厂家,他们可能就说:“这是正常现象,电池会损耗,冬天温度低也会影响。”

这些话,咱都能理解,毕竟电池技术还在发展,客观规律咱也得尊重。

但是,如果一开始就“虚标”或者说“预留”了一部分电池容量,等到用户“深度绑定”之后才慢慢释放,这性质就变了。

这就好比你买件衣服,商家说这是XX品牌的高端面料,结果你穿了段时间才发现,这料子好像没那么“高档”。

而且,这次的“释放”还不是你想什么时候要就要,而是厂家说了算。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这事儿,真不是小事。

咱老百姓买车,图个实在。

续航这事儿,就像是汽车的“心跳”,直接关系到你的出行半径和安全感。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长途旅行的时候,一个不靠谱的续航,那是要命的。

你不能指望每次都能提前规划好充电桩,也不能保证每次都能找到充电的地方。

我有个朋友,刚提了一辆号称“续航破千”的新能源SUV。

那阵子别提多得意了,逢人就说:“我现在开车,基本上不用考虑续航了。”

结果呢?

开了不到半年,他跟我抱怨,说这车跑高速,续航直接缩水一半。

“以前跑个五六百公里没问题,现在三百公里就得找充电桩,你说这正常吗?”

我当时就问他:“你有没有觉得,刚提车的时候,那续航显示好像比现在要‘精神’一些?”

他一拍脑袋,说:“好像是有点!

当时我记得,满电能跑个六百多,现在最多就五百出头。”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你看,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厂家真的像一些传言说的那样,在软件层面“藏”了一部分电池容量,那么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优化”,更是对消费者信任的“透支”。

咱得掰开了揉碎了说。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就像是它的“粮仓”。

这个粮仓有多大,能装多少“粮食”(电量),直接决定了它能跑多远。

而厂家通过软件来控制这个“粮仓”的实际可用容量,这就像是给了你一个“定量配给”的系统。

一开始给你多一点,让你觉得“哇,续航真牛!”

,等到后面,再慢慢给你“减量”,美其名曰“保护电池”或者“优化性能”。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那咱来看看,这“保护电池”的说法到底站不站得住脚?

从技术层面讲,过充、过放确实会对锂电池造成损害,缩短其寿命。

所以,在电池管理系统(BMS)中,设置一定的安全阈值,不让电池完全充到100%或者完全耗尽,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但是,这跟“预留”一部分容量,然后通过后续升级来“释放”是两码事。

如果是出于电池保护的目的,那厂家应该在购车时就明确告知消费者,例如“为了延长电池寿命,我们建议您在充电时不要充满到100%”,或者“车辆出厂时,实际可用容量为XX”。

而不是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觉得自己的车“缩水”了。

而且,这种做法还可能引发另一个问题:公平性。

如果说,厂家是为了让所有用户都能有更好的用车体验,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公开透明地告知?

为什么要把一部分“性能”藏起来,让一些用户先体验到“不完整”的产品?

这不就跟咱们玩游戏,人家说这游戏有隐藏关卡,结果你玩了半天,才知道这个隐藏关卡需要氪金才能解锁,而且人家还美其名曰“这是对忠实玩家的奖励”一样吗?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更何况,对于很多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来说,续航里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购车指标。

他们可能就是冲着“长续航”来的,如果厂家在续航方面有所保留,那岂不是涉嫌虚假宣传?

咱得想想,当初新能源汽车是怎么一步步走进咱们老百姓生活的?

靠的是什么?

不仅仅是政策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它所代表的“未来出行”的愿景,以及它在性能、成本上的优势。

如果现在,一些厂家为了短期的数据好看,或者为了所谓的“用户粘性”,就开始玩这种“藏猫猫”的游戏,那无疑是在动摇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任。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想想看,一旦这种做法被普遍接受,那未来咱们买车,是不是还得担心,这车的“隐藏性能”什么时候能被“解锁”?

是不是还得看厂家的“脸色”?

这可不是咱老百姓想要看到的。

我一直觉得,汽车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兴领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消费者的信任。

一旦信任崩塌了,那再好的技术、再漂亮的宣传语,都可能变得苍白无力。

所以,这事儿,关键在于一个“真”字。

厂家应该拿出真诚的态度,坦诚地面对消费者。

如果你真的有技术上的考量,有电池保护的必要,那就大大方方地告诉大家,解释清楚其中的道理。

而不是用一些模棱两可的说法,或者通过“技术手段”来“管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当然,我也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还在快速迭代,厂家也在不断摸索和优化。

但这种优化,应该是基于对消费者的尊重和对行业规则的遵守。

咱作为消费者,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

咱有自己的判断,也有自己的需求。

咱希望买到的是一辆真实可靠的车,而不是一个充满“惊喜”或者“惊吓”的“盲盒”。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宫阙别一家。”

咱们当初选择新能源车,是看中了它的进步与革新,而非被“技术”的迷雾所笼罩。

当我在高速上,看着续航里程一点点下降,那种焦虑感,如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般,让人心生凄凉。

而如果知道,这焦虑感有一部分是人为制造的,那滋味,就更不好受了。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所以,我在这里,也是代表咱广大车友,想对那些还在犹豫,或者已经买了新能源车的消费者说一句:擦亮眼睛,多留个心眼。

如果你的车续航表现和宣传不符,不妨多去了解一下,多跟车友们交流交流。

而对于那些车企呢?

我只能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消费者不是傻子,市场的口碑,才是你最硬核的竞争力。

别让那些所谓的“技术优化”,变成“消费者信任的萎缩”。

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汽车承载的不仅仅是咱的出行,更是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别让那些不透明的操作,给这份美好蒙上阴影。

那么,你觉得,厂家这样做,到底是为了“保护电池”,还是另有隐情呢?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一起聊聊,说不定,下一个“爆料”,就来自你我!

新能源续航长?软件藏电真相曝光,厂家是保护还是骗局?-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