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7月#
腾势的诞生:比亚迪与戴姆勒的技术+豪华联姻
2010年,比亚迪与戴姆勒(奔驰母公司)以50:50股比合资成立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本达23.6亿元。这一合作被视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里程碑——比亚迪贡献核心三电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戴姆勒则注入豪华品牌基因与整车制造工艺。首款概念车于2012年北京车展亮相,定位30万级以上高端市场,试图填补当时新能源豪华车的空白。
合资困局:高开低走的十年挣扎
尽管背靠两大巨头,腾势初期发展并不顺利。2014年推出的首款量产车因定价过高、品牌认知度低等问题销量惨淡,后续腾势300/400/500系列及2019年推出的腾势X均未达预期。这段时期暴露了合资品牌的典型困境:技术整合与市场定位的失衡,以及双方决策效率的掣肘。
股权变局:比亚迪的逆袭控股
2021年12月,比亚迪突然增持腾势股份至90%,掌握绝对话语权;2024年9月完成剩余10%股权收购,腾势彻底成为比亚迪全资子公司。这一转变标志着两大关键趋势:一是中国新能源车企技术自信增强,比亚迪通过刀片电池、e平台3.0等技术已建立全球竞争力;二是合资模式在新能源时代的式微,本土企业更倾向独立主导高端化布局。
独立后的爆发:D9现象与品牌重生
比亚迪控股后,腾势迎来产品大年:2022年5月推出的腾势D9一炮而红,2023年以12.78万辆销量击败别克GL8,登顶豪华MPV市场;后续N7/N8等车型完善产品矩阵。这一成功印证了比亚迪战略——将腾势作为高端化核心载体,整合集团最强技术(云辇智能车身控制、易四方平台等),同时保留奔驰遗留的豪华设计语言。
启示录:中国品牌的技术换市场新范式
腾势从合资到独资的演变,折射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深层变革。早期以市场换技术的合资逻辑已被颠覆,比亚迪通过全资控股腾势,展示了以自主技术开拓高端市场的新路径。未来,腾势或将成为比亚迪对抗BBA豪华阵营的关键棋子,其发展轨迹值得整个行业持续关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