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开车跑高速时,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没开空调,出风口却呼呼地吹出热风?方向盘被晒得发烫,胳膊肘又被暖风烘着,整个人像是被困在蒸笼里。去年我和朋友自驾去西北,刚上高速就碰上了这糟心事。朋友一边擦汗一边抱怨:“这车是不是成精了?空调都没启动,热风哪来的?”后来我们停车检查才发现,问题出在一个平时根本不会注意的小按钮上。
车窗紧闭却“漏风”,秘密藏在挡风玻璃下
很多人以为关上车窗就能完全隔绝外界,其实汽车在设计时就留了个“呼吸通道”。掀开前挡风玻璃下方的塑料盖板,能看到一个类似百叶窗的进气口。这里就像汽车的鼻孔,负责在行驶时“呼吸”外界空气。当车辆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车头撞风产生的压力,足以让气流从这个小孔钻进来,顺着空调管道直达出风口。这就好比骑电动车时,即便不踩油门,迎面而来的风也会灌进头盔缝隙。
内外循环切换:汽车空调的“智能门卫”
方向盘左侧那个画着小车和箭头的按钮,藏着解决问题的钥匙。按下它开启内循环,相当于给进气口装上了防盗门,外面的热空气再也进不来。去年我同事老张开车去杭州,全程开着外循环,结果在钱塘江大桥堵车时,尾气味熏得他直咳嗽。后来切换成内循环,车内瞬间清净了。这个原理就像家里开空调,紧闭门窗才能快速降温,要是总敞着阳台门,冷气早跑光了。
发动机余热:藏在管道里的“隐形暖气”
车头发动机工作时的温度能煮鸡蛋,这些热量可不会乖乖待在机舱里。打开外循环时,发动机舱的热气会顺着空调管道“溜”进驾驶室。我表弟刚买车时总疑惑:冬天开暖风要等水温上来,夏天没开空调怎么也有热风?其实就是发动机余热在作怪。这就像住在老式筒子楼,楼上邻居做饭的油烟总会从公共烟道倒灌进来。
三个妙招告别“自动暖炉”
遇到出风口自动送暖风别着急,试试这三招:第一,检查仪表台左侧的内循环指示灯是否亮起,没亮就赶紧按下按钮;第二,把温度旋钮转到蓝色低温区,相当于给暖风管道装上“隔热帘”;第三,关闭前挡风玻璃除雾模式——这个模式会强制开启外循环,就像给热风开了绿色通道。上次我在沪昆高速上开着除雾模式,热风呼呼往外冒,关掉之后两分钟就凉快了。
现在你明白了吧?汽车出风口这个“自动送风”功能,其实是工程师精心设计的通风系统在默默工作。就像家里的新风系统既要保证空气流通,又要隔绝灰尘噪音。下次再遇到类似情况,不妨把内外循环按钮当成空调遥控器,根据路况灵活切换。毕竟开车不仅要握紧方向盘,更要懂得和爱车的“呼吸系统”打交道。
全部评论 (0)